下马威,是一则
汉语成语,语出东汉·
班固《
汉书·叙传上》。
成语出处
“定襄闻(班)伯素贵,年少自请治剧,畏其下车作威,吏民悚息。”(东汉·班固《汉书·序传》)
后人据此典故概括出“下马威”这则成语。
成语典故
班固在为祖先作传记时,记叙了其伯祖班伯到定襄担任太守时的场景。班伯为西汉人,家世显贵,是左曹越骑校尉班况之子,幼时在大师司空丹门下学习,少年时就常出入宫中,很受皇帝的信任。汉平帝时,曾数次受命出使匈奴,功绩卓著。
当时,定襄石、李两家大姓对抗朝廷,捕杀地方官吏,弄得定襄一带人心惶惶。班伯正准备出使北方的匈奴,听到这种事,主动向皇上请求去定襄做太守。
定襄的豪绅大姓听说来了一位年少气盛的新太守,认为他走马上任伊始,一定要雷厉风行,大抓大杀,显示一下威风。因此,他们就把犯了罪的人藏起来,然后静观其变。
班伯首先请来了当地的豪绅大姓,恭敬地对他们说:“在座的都是父兄师父,今后有什么事,还需要大家鼎力支持。班伯一人治理不好定襄,所以也不准备在这里待得太久。定襄是在座诸位的,要治理好也是诸位的事。我这次来,只是同大家交朋友。”说完,班伯对年长的行了儿孙礼。
从这以后,班伯果然不问定襄的事,整天只知道广交朋友。日久天长,他结交了不少的人,逐渐了解到那些犯法的人藏匿的地方。于是,班伯召集民吏,分头捕获,不到十天,郡中震动。定襄很快就恢复了秩序。
定襄的豪绅大姓担心班伯初到任时要对下属显示威风,所以有所收敛。后来就用“下车作威”指官员初到任时显示威风。古人有用下马、下车表示官员到任的习惯,因此“下车作威”也叫“下马作威”,并被“下马威”所代替。加上“下马威”读来顺口,意思简约明白,便广为流传。
成语寓意
下马威原先并不是第一次见面就出难题的意思,而是指官吏初到任时,借故严厉处分下属,以显示威风。下马威的“威”,来源于地位的落差。但凡物体从高处落下,必挟其势,令人畏惧,而位高者,总是能找个高地坐着,俯视他物。鲜衣怒马的人居高临下,一个人匍匐其前,当下马石,跃马而下,气势之余,给迎面之人当头一喝,大概多数人都会颤一下。
这个“威”字,力与势连在一起使用,即有物理含义,亦有心理含义,这种气势使人畏惧。想造出威来,大概需要点东西,比如面容严肃,态度严厉,令眼前人惧怕自己受伤害而退缩。例如三国时期的张飞大喊三声吓退敌军,就是用其气势吓破敌胆。下马威在这里是以暴力为基础,让对面来人心虚,因此能奏效。现代文明法治社会,下马威作为一种人治思想,是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下马威”指新官初上任时装腔作势地显示威风,用于比喻一开始便向对方示威,以挫其锐气。作为一则成语,它在句子中可充当宾语。
运用示例
明·
凌濛初《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一:“李彪终久是衙门人手段,走到灶下取一根劈柴来,先把李旺打一个下马威。”
清·
李渔《
蜃中楼·抗姻》:“取家法过来,待我赏他个下马威。”
清·
曾朴《
孽海花》第二十四回:“他既要来螳臂当车,我何妨去全狮搏兔,给他一个下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