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左手》是
池莉创作的一篇散文。一个精妙的充满吸引力的题目,将读者的心紧紧抓住,让人好奇感油然而生,不读不快。 文章开头以自己的弱小和面对学生时的害怕,自然地引出中心人物王老师,一个外貌就能镇住学生的威严的中年男人,一个深受广大贫下中农欢迎的好老师,而很有特色的就是他的那只左手。文章精巧的构思,至此也就拉开了帷幕。 首先,文章满足读者最初的好奇感,告诉读者王老师左手的秘密。王老师的左手是对付最顽皮学生的法宝,“一向只用一只手,左手”,“不是左手力气大,是力气不大,主要轻重感觉好”。这只左手还是贫下中农的指望,对于“不爱念书的调皮小子”,爷娘老子都指望王老师整治。“这左手的一扔”,还帮王老师建立起了多年的威信。至此,文题的含义已略见一斑。
作品原文
17岁那年秋天,我下放农村做知青,几个月之后,被选拔到大队小学教书。第一天上课,学生就不怕我。三年级的学生就有与我同年出生的。五年级毕业班的
音乐、
体育、美术课,我都没有办法顺利进行,两三个完全无组织无纪律的男生,个子比我高,下巴上都长了胡子,这个冬季就要娶亲了。
校长鼓励我不必怕学生。他说:怕什么怕?他们再大,你总是老师,他们总是学生,天下还有学生大得过老师去不成!校长从打扫操场的大扫帚上抽出一根最长的竹条子,交给我,要我向王老师学习。
我们学校的王老师,男,中年人,大个子,宽肩膀,胡子拉碴,少言寡语,非常威严。王老师走路总是甩开膀子迈大步,模样好生坦然潇洒,好像条条道路都是为他开的。我们大队的广大贫下中农,凡路上遇见王老师,都要抢先问候,都要为他让路,还要夸他教书教得好。王老师的书,就是教得好,他班里毕业的学生,珠算打得风流水转,出了校门就可以当一个小队会计。对付最顽皮的男生,王老师一向只用一只手,左手。王老师不是左手力气大,是力气不大,主要轻重感觉好。王老师用左手把调皮学生的后颈脖子拎起来,从窗口轻轻扔出去,从来没有把学生摔出事情来。偶尔也有意外,也会发生一点皮肉伤,后来总是被时间证明没有大碍。贫下中农谁家有一个甚至多个不爱念书的调皮小子,爷娘老子也都是不怕的,大家便都是指望王老师整治。王老师只这左手的一扔,多年的威信就建立起来了。
然而,作为教师,仅有武力是不够的,在乡村学校,尤其不够。最终人人都是要看你有没有本事。有本事的人,随你打骂,那是替爹娘管教孩子;没有本事的人,你弹他孩子一个指头,那就是欺负孩子的爹娘了。最初,我以为王老师的威信就是来自于他的左手和珠算。后来,我慢慢发现,王老师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板书,语文、数学、体育、美术,他可以一个人包班,门门功课都教得好,除了唱歌——贫下中农不认为唱歌是一门功课,因此非常认可王老师的班级不唱歌。同时,王老师还会修雨伞、做木工、打草鞋、箍水桶、烧锡补焊。王老师有一只工具箱,那简直就是百宝箱,他想要钉子就可以掏出钉子,他想要铁皮就可以掏出铁皮,任何困难都难不住他。要过春节了,村里家家户户请王老师写对联。也总有一些人家会贴别人写的对联,这就更是为王老师提供了比较物,贫下中农过春节有的就是时间,又没有什么娱乐,大家成群结伙到处闲逛,挨家挨户比较对联。这一比较,显然还是王老师的字好。四村八里的人家婚丧嫁娶,也都要请王老师去做司仪,如果发生了什么意外,厨子来不了,王老师也当厨子,王老师从打豆腐到红案,都做得得心应手。一般凡有人请,王老师是有求必应。但凡王老师应了的事情,一概都做得利索漂亮。而他自己呢,则又有一条人生的座右铭,便是:万事不求人。王老师是从来不去麻烦任何人的。他自己什么都会做。他就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于是,王老师的威信怎么能够不高?谁家的孩子他不敢打?打了家长还要感谢,因为他们认为这就表示王老师重视了他们的孩子。
我17岁的时候,见识了王老师,也是十分佩服的,觉得他做人做得好生响亮和牛气啊!但是,真正认识到王老师的价值,却是在多年之后了。那是在我大学毕业了,工作了,成家了,在扑面而来的现实生活面前常常捉襟见肘的时候,便一次又一次地想起了我那乡村小学的王老师。在琢磨中,我终于明白,一个人想要掌握自己的生活,想要骄傲,又淡定,是何等不容易啊!在那赤贫的年代,王老师仅凭一只小小工具箱,创造与修补着他自己的生活、学校的生活和乡亲们的生活,他该付出了多少智慧、勇气、精力与辛劳!30年过去了,王老师依然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唯一一个有气魄、有能力掌握自己全部生活的人,唯一一个最贫穷却最有志气的人。有志才可以帅气,有气才可以帅体,因此一个贫穷的乡村小学教师,才是那么地神气,那么地体面,那么受人尊重,一年四季中有三个季节他都是打赤脚或者穿草鞋,但是好像条条道路都是为他开的,条条道路都恭候着昂首挺胸的他。
从王老师身上理解和领会到的道理,成了我人生最重要的教诲。由此我懂得,一个人,无论穷与富,都应该做一个有志气的人。有志气才有体面与高尚。有体面与高尚才有真正的美丽。这美丽是那种大美丽,仿佛太阳、月亮、森林与鲜花,天然大方,超凡脱俗,使自己怡然自得,让懂得它的人赏心悦目。一个人这么活一辈子,便够了。
作品鉴赏
“不仅仅是左手”,一个精妙的充满吸引力的题目,将读者的心紧紧抓住,让人好奇感油然而生,不读不快。
文章开头以自己的弱小和面对学生时的害怕,自然地引出中心人物王老师,一个外貌就能镇住学生的威严的中年男人,一个深受广大贫下中农欢迎的好老师,而很有特色的就是他的那只左手。文章精巧的构思,至此也就拉开了帷幕。
首先,文章满足读者最初的好奇感,告诉读者王老师左手的秘密。王老师的左手是对付最顽皮学生的法宝,“一向只用一只手,左手”,“不是左手力气大,是力气不大,主要轻重感觉好”。这只左手还是贫下中农的指望,对于“不爱念书的调皮小子”,爷娘老子都指望王老师整治。“这左手的一扔”,还帮王老师建立起了多年的威信。至此,文题的含义已略见一斑。
之后,文章继续展开,用详尽的语言让人明白“不仅仅”的含义。文章写到,“然而,作为教师,仅有武力是不够的,在乡村学校,尤其不够”,也就是说,王老师的威信不仅仅是来自于他的左手和珠算。作者慢慢发现:王老师写一手漂亮的板书,可以一个人包班;王老师心灵手巧,任何困难都难不住他;王老师给人写对联时的字最好,做司仪同时还能救急帮厨且做得得心应手;王老师的品行也好,“有求必应”且做得“利索漂亮”;王老师从来不麻烦别人。这样,我们就感到王老师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威信也就更高了,形象也就丰满了。至此,文题的含义已大体展现出来,原来真的“不仅仅是左手”,还有右手,还有头脑。
随后,文章继续深入,用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多年的感悟来阐述文题的深层含义。当年仅仅知道佩服王老师做人的“响亮和牛气”,多年后,王老师的价值才被真正认识到,“我终于明白一个人想要掌握自己的生活,他该付出了多少智慧、勇气、精力与辛劳”。写到这里,王老师的形象更鲜明高大了,因为他是作者30年来见到过的唯一一个虽然贫穷但有气魄、有能力用双手掌握自己全部生活的人,这样的人活得神气、体面、受人尊重,活得昂首挺胸。
作者围绕内涵丰富的文题,在塑造鲜明人物的过程中,逐步展开,层层深入,自然而不露痕迹。
在这样的铺垫下,作者又推进了一层 ,这就是从王老师身上理解和领悟到的道理——“无论穷与富,都应该做一个有志气的人”,有志气才有体面与高尚,才有真正的美丽,大美丽。至此,主题的升华已水到渠成,深远的立意也就凸显出来了。
此文的风格正如作者池莉自己所说:“世界上的至真至善至美都天然存在,只是被积年的岁月风尘所掩盖。我的写作,为的是拂去那些灰尘,让真善美显露出光芒来。”
作者简介
池莉,当代作家,湖北
仙桃人, 1957 年生,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74 年高中毕业,为下放
知青; 1976 年就读于冶金医专, 1979 年毕业,任职于武钢卫生处流行病医生。 1983 年参加成人高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成人班,就读于汉语言文学专业, 1987 年毕业,任武汉市文联《
芳草》编辑部文学编辑。 1990 年调入武汉文学院,为专业作家。 1995 年,任文学院院长。 2000 年,任武汉市文联主席。 1979 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池莉文集》(七卷)、小说《烦恼人生》、《不谈爱情》等,长篇小说《
来来往往》、《小姐,你早》以及散文随笔集多部。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鲁迅文学奖以及《人民文学》、《十月》、《当代》、《小说月报》等各种文学奖 50 余项。有多部小说被改编为电影、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