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告别
韩江创作的长篇小说
《不做告别》是韩国作家韩江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21年。
内容简介
《不做告别》以第一人称展开,名为庆荷的叙述者是一名作家,因为在2014年出版了一本关于城市屠杀的作品后饱受折磨,时常会做关于这座城市的噩梦,无法安睡。她因此离开家人独居,一度在失去活着的信念下写好遗书。随后,庆荷接到了曾经的友人仁善的求助电话,前往医院照看她,在接受仁善的委托后她又迎着暴雪来到仁善位于济州岛村落里的老屋。在这个被暴雪、黑暗和寂静遮蔽的地方,庆荷遇到了仁善死去的鸟、本应在首尔医院却在此现身的仁善。小说也在这种亦真亦幻、生死被抹去界限的环境下迎来高潮:济州岛屠杀的记忆被层层揭开,而承载它之一的正是仁善死去的父辈。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2014年,在关于城市屠杀题材的作品《少年来了》出版后,韩江自述在创作该小说时,噩梦或死亡已深入自己的内心。随后,韩江用时7年完成《不做告别》,她自称创作该小说是自己从死亡走向生命的经历,认为该小说拯救了自己。
人物介绍
庆荷
小说家庆荷曾经计划和摄影师朋友仁善一起拍摄和梦境有关的纪录片,但后来仁善为了照顾母亲而回到济州岛。冬季的某一天,因意外住院的仁善,请求庆荷立即前往济州的家里照顾她的小鸟。庆荷在暴风雪中历经千辛万苦后终于到达仁善的家,她在那里看到了仁善的家族史,那是七十多年前在济州发生的平民大屠杀,即济州四三事件。
作品鉴赏
《不做告别》是一部以大屠杀为核心的作品,韩江并未采取道德层面上更加安全的报道式或非虚构写法,也并未从事件亲历者的角度去展开讲述。小说的前半部分,大量的文字记录了叙述者庆荷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摆脱的噩梦、莫名颤抖的身体,胃痉挛、偏头痛,让她感到窒息的水汽和湿透后贴在脊背上的棉衬衫。在尚未知晓历史事件的全貌下,这些经由一个人的身体所累积的不适感正是它现身的前兆。它几乎剥夺了庆荷原本的生活,重新塑造了她对生活只剩下无力、痛苦和绝望的感官,也从侧面印证了大屠杀记忆带来的伤害是如此的持久和强有力。即便它已过去多年,即便庆荷并非事件的亲历者而只是一个在多年后目睹过它的旁观者,却依旧无法从中幸免。她为此感到惊讶:“我既然下定决心要写屠杀和拷问的内容,但怎么能盼望总有一天能摆脱痛苦,能与所有的痕迹轻易告别?”
在韩江笔下,雪这种自带易逝特性的洁白之物似乎象征着消失,同时又能如此轻巧地将过往与记忆覆盖,而一旦想要穿过它,寻回覆盖之下的过去与记忆,却要付出艰巨的代价。纵使《不做告别》是韩江在创作主题上的转型之作,依旧沿用了从其创作早期至今常用的这一元素。在该小说中,穿过暴风雪赶往济州岛的路途,“湿黑的柏油路上,我每一瞬间都在横穿数千朵的雪花落下、消失的人行道”,伴随着雪而来的还有黑暗,“我睁着湿润的眼睛环视周遭的黑暗,那是和闭上眼睛时一样的黑暗。看不见的雪花掉进瞳孔,我眨着眼睛”。这几乎是对庆荷在小说前半部分那些经由身体传达的“历史后遗症”的再现,它们幻化为白雪和黑暗,干净但同时散发出刺骨的痛感,只有再度穿过它们才能来到历史真相的面前,与仁善一道从漆黑的书架上翻开那些不被知晓的死者的档案。
所谓的“历史后遗症”还出现仁善的母亲身上。作为济州大屠杀的亲历者,母亲在儿时目睹哥哥被抓走后失踪,她后来的丈夫是军警手下的幸存者,余生里手部因颤抖无法接过水碗,“双手发抖也是拷问的后遗症”。至亲的遭遇成为母亲记忆深处的顽疾,她几乎从未向女儿仁善提及这些。反而是在晚年患上阿尔兹海默症后,在包裹顽疾的记忆从脑海中剥离时,它留下的后遗症开始显现,“妈妈精神极度清晰的瞬间像闪光一样降临,如锐利刀子般的记忆袭击妈妈的瞬间。每当那个时候,妈妈总会不间断地说着。就像被手术刀切开身体的人一样,就像血淋淋的记忆不断涌出一样”,母亲不断地呼唤女儿救救她,言下之意是她想要从济州岛大屠杀的记忆中解脱。但如此讽刺,它甚至不会放过一个失去记忆的人,反而要在她垂老濒死时如回光返照般涌现。
作品影响
荣誉表彰
2022年,《不做告别》获得韩国大山文学奖、韩国金万重文学奖。
2023年,《不做告别》获得法国梅迪西斯外国小说奖、美第奇奖外语小说奖。
2024年,《不做告别》获得第七届法国埃米尔·吉美亚洲文学奖。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韩江,女,1970年生人,毕业于延世大学国文系,现任韩国艺术大学文艺创作系教授,当代韩国文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有《素食者》《失语者》《少年来了》《白》等,她曾获得《首尔新闻报》年度春季文学奖、韩国小说文学奖、今日青年艺术家奖、东里文学奖等奖项。2024年10月10日,韩江获得202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5 08:31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