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染污无知
佛教术语
不染污无知,即以其性非染污,故称不染污,而於佛法等诸义类差别未能了知,故称无知。
不染污无知(梵aklis!t!a^jn~a^na)
又称不染无知,或不染愚。与「染污无知」合称二无知。即以其性非染污,故称不染污,而於佛法等诸义类差别未能了知,故称无知。亦即虽有此无知,但内心不为烦恼所染,故云。《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九云(大正27‧ 511b)︰「诸无知略有二种︰一者染污,阿罗汉已无;二者不染污,阿罗汉犹有。」
关於不染污无知之体,大乘系以无明为其体,如《大乘起信论义疏》卷下(上)云(大正44‧189c)︰「杂心云︰如来断除二种无知。一者断染污,二者断不染污。染污无知即是五住性结烦恼,不染污无知即是事中无明之心。准验斯等当知,以彼五住性结为烦恼障,事中无知以为智障。」《俱舍论光记》卷一论不染污无知之体时,先将《婆沙》等诸论所说判分为十一种,即︰(1)以未成佛以来钝异熟无记心心所法为体,(2)以未成佛以来钝四无记心心所法为体,(3)以未成佛以来自性无记心心所法为体,(4)以未成佛以来钝众同分为体,(5)以不自在为体,(6)以非得为体,(7)以不勤求不听闻不数息等心心所法为体,(8)以智无为体,(9) 以心心所法所有之习气为体,(10)以令心心所法不自在转之习气为体,(11)以一切烦恼习气为体。
书中对此十一种体,加以一一难破,并出自义,谓不染污无知系以未成佛已来所有一切有漏无染之劣慧为体。在三性中,通于善及无覆无记。菩萨於金刚喻定现在前时,顿时尽断 [P885-b] 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23 18:50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