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00 年前后,从祭司体文字中又演变出一种更为简化的草体,称为“
世俗体文字”。这个术语来源于古希腊文“民间”一词,该词最早也译为“本土文字”,因古希腊文此词也意为“土著” 。早期世俗体在埃及第二十五王朝后期的
下埃及开始发展,位于萨卡拉的石柱上的文字可追溯至公元前650年至公元前400年。在
普萨美提克一世重新统一埃及后,世俗体取代“僧侣异体”(Abnormal Hieratic),这时期的世俗体只用作行政、法律和商业文字,其他文字采用
圣书体和
僧侣体。
中期世俗体在
托勒密王朝约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30年时使用。从公元前4世纪开始,世俗体的地位提高,在文学和宗教文字中的使用率增加。公元前3世纪末期,希腊语成为国家的行政语言,除非附有已经在当局登记的
希腊文注明,否则世俗体写成的契约失去法律效力。
在罗马人统治埃及后,公众使用世俗体的情况逐渐减少。后期世俗体
从约公元前30年开始在文学上出现,数量在公元2世纪急速减少,其后世俗体只用在陶器碎片、木乃伊标签和涂鸦上,最后已知的世俗体文字刻在
菲莱神殿墙壁上,可追溯至公元452年12月11日。
1799年发现的罗塞塔石碑刻有古典
希腊文、世俗体和
圣书体文字,世俗体文字由 Silvestre de Sacy 带头努力下终被解读,较破解圣书体
来得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