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代称有
天地、
天下、
此岸、
世间、
万物、
世上等,在许多场合,也以
全球、
寰球(环球)、
寰宇(环宇)、
国际等词作为代称,通常指人类现今所生活居住的地球,在某些方式解读更
广义的世界指的是全
宇宙。
5.世界是人性中所形成的一种格式: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自己对所在
宇宙的
诠释。人类以世界作为某种格式,把宇宙划分了不同的区域—范围。如:矿物世界、植物世界、动物世界、多重世界、虚幻世界和现实世界等。世界的不同,表示不同的活动区域。宇宙中各种不同形态的物质,它们的活动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在自己的世界进行相互的作用,从而来完成宇宙的整体运行。
人们对世界的描述,就是对以自然形式而存在的环境里存在的一切事物的范围描述。世界有起始,可以用时间来描述的条件;世界有范围,就有了可以用
空间来描述的条件。在生命的时空概念里,人类就有了
历史、有了
文化、有了
社会、有了
民族、有了
国家、有了世界范围内一切的概念区分。
世间一切事物无论是以概念的形式存在,或是存在着的概念,都可用
有无来表达,因不同阶段的认知认识而体现出不同的价值,组成有价值的世界。世间万物皆有价值:如自然存在的自然事物,社会存在的社会事物,历史存在的过去事物,知识造就的未来事物,文化产生的事物,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差异,生物的演化,人类的文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等。
“古往今来曰世,上下四方曰界”,世界就是全部时间与
空间的总称,通常指人类所生活居住的地球。地球表面可以用一张世界地图来描述。到16世纪
哥白尼建立
日心说后才普遍认识到:地球是绕太阳公转的
行星之一,而包括地球在内的
八大行星则构成了一个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系──太阳系的主要成员。世界,其他名称有天地、天下、人间、世间、万物、世上等,通常指人现时正在生活居住的地球,地球表面可用一张世界地图来描述。
世界人口总数是人类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在地球上生活的数目。根据
联合国宣布,
世界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这天达到80亿。世界
人口在15世纪的
黑死病后不断增长,最快的世界
人口增长率(高于1.8%)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据世界人口预测,世界人口将继续增长直到2050年。
全球变暖指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世界范围内认为主要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排放过多所造成。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四次波动,总体趋势为气温上升。进入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
物理、
生物或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
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现象。水污染主要由于人类排放的各种外源性物质(包括自然界中原先没有的),进入水体后,超出了水体本身
自净作用(就是江河湖海可通过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方法来消除外源性物质)所能承受的范围,就算是水污染了。
此外,全球人口数量也呈现爆炸性的增长:从
1820年的10亿,到1927年的20亿,1960年达到30亿,1974年的40亿,1988年的50亿,2000年达到60亿,2011年达到70亿。
21世纪,科学技术仍然呈现出指数性的增长趋势,这既给人类带来了希望,例如医学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恐惧,例如战争中越来越多致命武器的出现。关注的议题则有
全球变暖、
流行性感冒、
可再生能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