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创办于1978年,是由
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主办,是中国国内世界史研究领域的顶级核心期刊。该刊主要反映世界史研究最新成果,刊登研究论文、史学理论探讨、评述世界史研究动态等。
历史沿革
1978年12月,在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大背景下,《世界历史》正式创刊。
1988年,为适应学科不断发展的需要,《世界历史》从原来的128页增加到160页。
2014年12月,《世界历史》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世界历史》设有国别史、地区史、断代史和专门史专栏、主题笔谈、史学理论、史学史、问题讨论、研究述评、读史札记、学者论坛、会议综述、书评、书讯等栏目。
人员编制
据2025年3月《世界历史》官网数据,《世界历史》编辑委员会共有编委27人。
学术交流
据2025年3月《世界历史》官网数据,《世界历史》编辑部定期主办“全国青年世界史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和“世界史研究前沿论坛”,同时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召开各类小型专题研讨会。
1983年至1998年间,《世界历史》同几所中国高等院校和学术团体举办了五次“全国青年世界史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分别是1983年在北京,1987年在上海,1991年在江苏南京,1995年在湖南湘潭,1998年在广东广州。
2018年11月17日至18日,《世界历史》编辑部和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联合主办的“纪念《世界历史》创刊四十周年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世界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福州召开。
制度保障
《世界历史》始终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的党中央现行的基本方针政策、基本的历史事实、专家学者的基本看法这几种要素来审理和选择稿件,以求做到政治上旗帜鲜明,学术上严格把关,同时解放思想,促进学术繁荣。
办刊成果
收录情况
《世界历史》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PubMed生物医学检索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平台收录,并入选北京大学《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2020年版、2023年版)、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99、2000—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来源期刊(含扩展版)、武大RCCSE核心期刊。《世界历史》也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2022年)历史学类核心期刊。
出版发行
据2025年3月11日中国知网数据,《世界历史》共出版文献4910篇。
据2025年3月11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数据,《世界历史》文献量为2521篇。
据2025年3月11日维普资讯官网数据,《世界历史》共载文4900篇。
影响因子
据2025年3月11日中国知网数据,《世界历史》总被下载3550700次、总被引36532次;(2024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689,(2024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471。
据2025年3月11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数据,《世界历史》被引量为15626、下载量为61886;根据2022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世界历史》2022年影响因子为0.63,在全部统计源期刊(7101种)中排名第3946名。
据2025年3月11日维普资讯官网数据,《世界历史》影响因子(2023)为0.504。
荣誉表彰
《世界历史》曾获原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中国优秀期刊奖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的优秀期刊奖等奖项。
文化传统
《世界历史》期刊坚持突出刊物的现实性、学术性和导向性。该刊关注当今中国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理论问题,力求组织和编发稿件从世界史的角度参与讨论。该刊不但注重组织稿件参与现实问题的研究与讨论,还注意追踪学术前沿问题的发展趋势,重视基础研究,特别重视在探索和回答人类社会发展道路、发展趋势、发展方向等根本问题上,展示史学工作者的真知灼见。该刊以专题研究的形式,或者以笔谈的形式,组织关注现实、关注学术前沿和基础研究创新的文章,突出刊物的现实性、学术性和导向性。
现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