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世界史(World History)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历史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发展历程
1998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中,世界历史专业专业代码由060103变更为060102*。
2001年,首都师范大学设置世界历史专业。
2004年,山东师范大学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世界历史专业。
2011年,在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一轮修订并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世界史被提升为一级学科。
2012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中,世界历史专业变更为世界史专业,专业代码由060102*同步变更为060102。
2013年,河北大学获批设立世界史专业。
2014年,西北大学获批设立世界史专业。
2015年,安徽师范大学获批设立世界史专业。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上海纽约大学获批设立世界史专业。
201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昆山杜克大学获批设立世界史专业。
2019年,西交利物浦大学获批设立世界史专业。
2020年2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世界史专业属于历史学类,专业代码为:060102。
培养目标
世界史专业教育教学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理论基础、广博的历史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敏锐的问题意识与思辨能力,掌握历史信息搜集、考证与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在历史过程和现实处境中考察特定的历史现象,记录、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形成合理的见解,以开放和包容的眼光理解人类社会生活及其价值观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在高等和中等学校及相关科研部门从事历史学教育与研究,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培养规格
世界史专业本科专业学制一般为4年。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弹性学制,但最短不得少于3年,允许学生因创新创业而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总学分为150学分左右,每16学时折算为1学分。各专业的总学分按照学校规定实施,但专业类课程的学分所占比例不得低于60%。对按规定修满学分并符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可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素质要求
拥有优良道德品质;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时代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知识要求
掌握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对相关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亦有所了解;熟悉并掌握历史学的核心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国内外史学界的重要动态;能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观察和认识历史问题,具备一定的哲学思辨能力和文学素养。
能力要求
掌握资料分类、检索、甄别等基本技能,具备提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拥有较强的古代汉语解读能力,能够查阅和利用相关外文资料,可用外语进行学术沟通与交流;熟练掌握电脑及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具备以书面、口语和多媒体方式向社会传播、普及历史文化与知识的能力。
世界史专业学生除了通用外语之外,还应学习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相关历史时期的一门主要语言,具备直接利用外文文献的能力。师范类院校学生应具备相应的教师教育技能。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课程框架总体上包括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设计)。理论课程主要由通识类、公共基础类和专业类三类课程组成。实践教学包括专业技能训练、专业实训和专业实习。
各高校可选择一些反映学科前沿、学校特点和地域特色的课程作为选修科目。有条件的学校可制订并实施国内(外)学生交换计划,进行各种形式、层次的联合培养,开展双语教学或纯外语授课,还可以引进外籍教师。
各专业最后形成的课程结构,应覆盖专业知识体系的主要领域。
理论课程
通识类课程主要包含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艺术教育类和创新创业类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艺术品位和创新创业意识。其中,修读自然科学类和创新创业类的课程原则上不少于2门。师范类院校学生须修读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和教师教育系列课程。
公共基础类课程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大学外语、大学体育等。
①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指关于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课程,含通史课程、基础理论课程、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如师范类院校应开设历史学科教学论、历史教学技能训练等课程。
世界史专业还应开设世界史通论、专业外语等课程。
②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主要指深化专业知识,反映学科前沿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含断代史、国别史、区域史、民族史、专门史等。
世界史专业可开设外国历史史料选读和相关研究领域的语言类课程。
实践教学
专业技能训练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课程有历史文献检索、史学论文写作、田野调查与考古发掘报告撰写、博物馆陈列设计训练、公众历史策划等。师范类院校应开设教学案例设计与研析等课程。
专业实训主要指专业考察(如文化遗址考察、博物馆研习)、社会调查(如口述历史)、大学生自主科研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师范类院校还可进行教学见习等活动。
专业实习主要包括教育实习、田野考古实习、博物馆工作实习、社会实习(如新媒体历史传播实习)等。各类实习应有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具体要求。实习总时间一般不少于2个月。
(1)选题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完成专业学习的必要环节,可采取学术论文、案例分析、专题设计、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选题力求立足于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前沿,对相关史料和已有研究成果有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了解。能够明确选题的意义,力求在理论与方法上有所创新。学生拟定选题后,须经指导教师审定和同意,方可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选题。
(2)写作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应以史料为基础,立论明晰,表达准确,文意通顺,逻辑严密,论证合理,力求达到一定学术水准;在理论和方法上,力求有所创新;鼓励使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开展研究。写作须符合学术规范,章节划分、图表注释、参考书目的格式等应符合各高校教务管理部门要求。
(3)指导要求
为保证和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各专业应为本科生指定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在选题、开题、撰写等各个环节的指导和检查,强化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并指导学生进行论文(设计)答辩。必要时,可聘请专业实务部门相关人员共同指导。
教学条件
教师队伍
世界史专业的师资队伍,应根据专业的学科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授课时数等需要确定。各专业的专任教师一般不少于13人,另可根据专业需要在相关部门聘请一定数量的主讲教师。各专业生师比不高于18:1。
专任教师的专业结构合理,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或专业带头人和数量适宜的骨千教师。专任教师队伍的学科背景应涵盖专业类课程体系所含的知识领域,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低于30%;55岁以下的中青年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总数的2/3。
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提倡师德自律。系统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开阔的学术视野,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能捕捉前沿性的学术问题并具有研究这些问题的能力。能结合学术前沿,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参加教研室或教学团队对课堂教学的集体研讨,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精心设计课程教学计划,认真备课,组织课堂教学,进行课外辅导和教学质量自我评价。与学生积极互动、教学相长,处理好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研究,进行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
学校与院系应重视和发挥教研室组织教学的作用,加强教学研讨,鼓励和支持教师进一步深造,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并在时间、经费等方面予以支持。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知识,应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参加相关培训及研修,追踪学科前沿,更新知识结构,开阔学术视野,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设备资源
具备基本的教学办公场所和设备,能满足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有较为丰富的历史学类图书、期刊、专题文献、音像资料、电子书和数据库等,覆盖相关知识领域。应及时增加国内外最新专业图书资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需要。
根据自身条件和专业教学需求,建立1~2个专业实验室(如历史数据统计与分析实验室、历史文化创意实验室、科技考古实验室),并配置必要的仪器设备。
购买和自建若干专业知识数据库,能够为师生提供便捷的文献检索、科技查新、代检代查、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服务。积极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学术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专业前沿信息。有条件的院校,可建设专门的教学信息资源平台,或若干门在线开放课程等数字化教育资源。
建设至少2个相对稳定和开放的校内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如师范类院校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教学实习基地。
世界史专业还应以协议等形式建立稳定的对外交流关系,健全教师、学生的对外交流制度,有计划地派遣学生出国实习或考察。
世界史专业应提供必要的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经费,保障实践教学和教育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教学经费
新开办的世界史专业,应有充足的经费保障,以购置图书资料及进行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
各高校应保证为世界史专业提供不少于学校其他人文学科专业的教学经费,且逐年有所增长。
质量保障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专业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与评估办法及实施细则。对专业定位、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管理评审、教学评估、公众监督,以及教学质量监控机构、责任人及职责等予以明确规定,在教务运行、教学过程、教学经费、设施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计划修订、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建立起全方位、分层次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定期进行全面的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估。
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督导组的作用,建立领导听课、专家督导、同行评议和学生评教相结合的机制,融日常管理、定点管理和定期管理于一体,以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
培养模式
(一)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制定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1)加大课程体系中的外语教学量,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并增加语种的多样性。语言是制约中国世界史学科整体水平提高的瓶颈,这不仅表现在已经成为国际语言的英语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还表现在中国国内懂得非英语语言的外国史学工作者人数极少,因而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国内对非英语国家和地区历史的研究。
(2)增加专门史、地区国别史和专题史课程和课时量,优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史学研究的精髓在于具体,因而对专业化训练要求很高。
(3)重视学生对西方经典著作的研读,提高学生的西学修养。经典研读不仅是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的必要训练,而且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西方社会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消除文化隔膜和理解误区,提高西学修养的重要途径。
(二)按照国际化和开放式办学要求,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努力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和专业素质,多渠道、多途径利用国内外优质师资,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和水平。
(1)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现有专任教师的外语水平和专业素质。
(2)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创立“校外专家授课制度”,定期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学生授课。
(3)与国外多所高校签订教师和学生交流互访协议,将“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推进国际化办学的重要途径。
(三)将“学术导师制”引入本科生培养模式中,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世界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在欧美的高校,“导师制”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方式对锻炼学生的阅读、思辨、写作和科研能力极为有效。参照这一先进做法,我们将国内在研究生阶段才实行的“学术导师制”引入本科生的培养中,设立“学年论文制”,并以“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为引导,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1)建立“学术导师制”,对学生实行一对一的辅导,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每3~5名学生配备一位学术导师,学术导师设立专门的“面谈时间”(Office Hours),对学生实行一对一的多方面指导,包括选修课程、课外阅读、学习方法、论文写作等,让学生能尽快适应大学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创立“学年论文制”,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对于文科学生而言,论文写作是全面提升其阅读、思辨、写作能力及专业素养的有效方式。因此要求学生在本科阶段必须在学术导师的指导下完成2~3篇学年论文,每篇按1个必修学分计入毕业总学分。同时要求学术导师对学生提交的每篇学年论文进行不少于两次的修改,让学生通过撰写学年论文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3)设立“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调动学生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要求论文选题好,学生能利用外文数据库资源,对学术前史有较为准确的把握,必须使用档案文献。
数据统计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普通高校世界史专业毕业生规模为500-600人。
发展前景
考研方向
世界史专业本科毕业生相近考研方向有国际法学、法律(非法学)、学科教学(历史)、新闻传播学等。
就业方向
世界史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业方向有事业单位人员、中小学教师、教学或教务管理人员、公务员、培训/招生/课程顾问、助理、秘书、文员等。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基本信息.阳光高考-专业知识库.
世界史-开设院校.中国高校之窗.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07 14:36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