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
国际棋联举办的国象个人赛
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也称国际象棋世界棋王赛,是世界国际象棋联合会(国际棋联)组织的最高水平的国际象棋个人大赛。该赛事正式创办于1886年,原先采取逐级选拔的办法,先从区域赛开始,再到区际赛,然后候选人赛,产生世界冠军候选人,最后与上届世界冠军进行对抗赛,产生新一届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从办赛历史、项目普及度、奖金数等多角度看,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堪称世界第一棋战。
赛制沿革
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创办于1886年,大致上每两三年举行一届,但并不固定,还因为世界大战等原因,中断过几次。从1948年到1990年,基本上每三年举行一届。从1993年到2005年,职业棋协(PCA)和国际棋联(FIDE)各自举办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世界国际象棋锦标赛)。2006年举行统一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此后大致上每一两年举行一届。
比赛采取逐级选拔的办法。其初赛为区域赛,此后分别为区际赛和候选人赛。候选人赛的决赛优胜者即为世界冠军候选人,获得与上届世界冠军进行对抗赛的资格。对抗赛赛制经历了多次变化。最早的对抗赛不限局数,先胜10局者为世界冠军;后一度改为20局制,先得10.5分者为世界冠军;后又改为不限局数先胜10局、8局、6局者为世界冠军,或改为24局制、20局制、16局制、14局制、12局制等。
现行赛制是14局制,双方进行14盘慢棋的较量,先得7.5分者为世界冠军。慢棋用时规定:第一时限每方120分钟走40步,第二时限每方60分钟走20步,第三时限每方15分钟包干,从第61回合起,每步棋加30秒。
如果14轮比赛结束后战成7比7平,那么双方通过快棋加赛决出胜负。加赛规则为:双方先进行(抽签定先后手)4盘25+10快棋(每方25分钟,每步加10秒),如果未分出胜负,再进行(重新抽签)两盘5+3超快棋(每方5分钟,每步加3秒);如果仍是平手,再加赛(重新抽签)两盘5+3;如果仍是平手,加赛(最后一次抽签)一盘3+2(每方3分钟,每步加2秒);如果弈和,双方换先,继续加赛一盘3+2;如果还是和棋,继续换先加赛3+2,直至分出胜负。
发展历史
早期的世界冠军赛
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有着上百年历史。奥地利棋手斯坦尼茨被普遍认为是第一位现代国际象棋大师,他于1886年在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上击败德国棋手阿道夫·安德森而荣登王座,成为第一位正式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1894年,德国棋手拉斯克击败斯坦尼茨,成为新冠军,直到1921年他被古巴人卡帕布兰卡打败。1927年,卡帕布兰卡被法国棋手阿廖欣拉下王座。阿廖欣在1935年输给荷兰棋手尤伟而丢失了1届冠军,但两年后他又从尤伟手中夺回了冠军,并一直保持到他1946年去世为止。
1946年,已经成立22年的国际象棋联合会(FIDE)开始全方位管理世界上的国际象棋比赛,制定了一系列统一的国际象棋比赛规则,并开始举办“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大赛”以及各种级别的锦标赛。战后的世界国际象棋锦标赛几乎成了前苏联棋手的一统天下。从1948年起,除了1972年美国棋手费舍尔拿下1届冠军外,其余冠军宝座都被前苏联棋手鲍特维尼克斯梅斯洛夫、塔尔、彼得罗相斯帕斯基所占据。其中亚美尼亚籍棋手彼得罗相保持世界冠军称号达6年之久,被称为“铁棋手”;而两位俄罗斯籍的超级大师卡尔波夫卡斯帕罗夫从1975年起就长期占据着世界冠军宝座。
两大对立的棋王赛
1993年,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格局被打破,从1993年到2006年,国际象棋界一直存在两个世界冠军。这两个世界冠军分别来自两个对立的国际组织,一个是历史悠久的国际棋联(FIDE),这也是唯一的官方组织,拥有170多个会员国。另一个组织则是由卡斯帕罗夫和肖特于1993年脱离国际棋联后自立山头成立的职业棋协(PCA)。
追述世界棋坛的混乱起源,要从1984年卡斯帕罗夫挑战老棋王卡尔波夫,争夺世界棋王称号开始说起,人们将他们称之为“小卡”和“大卡”。自1984年至1990年的6年多的时间里,“二卡”共进行了5次争霸,交锋144局,小卡以胜20负18和106的总战绩略微领先。
没有胜者的世界棋王赛
在老棋王费舍尔悄然隐退棋坛后,卡尔波夫背着不战而胜的遗憾独霸国际象棋世界棋坛9年之久。直到1984年,卡尔波夫“独孤求败”的辉煌历史终于在年仅21岁的卡斯帕罗夫的挑战下遭到最大的威胁。这一战就进行了5个多月,两人大战48盘,连和17盘,创下了国际象棋历史上比赛时间最长的纪录。
1984年9月10日,卡斯帕罗夫和卡尔波夫在莫斯科开始了首次碰撞。此番大战规定,和棋不计分,对局数不受限制,两人中先胜6局者便可获得世界冠军的称号。
当比赛进行至第42局时,“二卡”均已达到了身心所承受的最大限度,此时总和局达到了35局。对此,前世界冠军塔尔指出,为了避免再发生类似“无限”和棋现象,国际棋联应启用原有规则,即最多下24局,先得12.5分者为胜。
沉闷的和棋一直延续到第48局,卡斯帕罗夫出人意料地连扳2局,就在卡尔波夫提出要推迟第49局的比赛的时候,当时的国际棋联主席,弗罗伦西奥·坎波马内斯站了出来。1985年2月15日,坎波马内斯在莫斯科一家旅馆中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结束“二卡”正在进行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在同年按照最高局数24局的旧规则重新在“二卡”之间开始世界冠军争夺。
坎波马内斯的决定立即在棋界引起轩然大波。对于坎氏的决定最为愤怒的是卡斯帕罗夫,而应该是“受益一方”的卡尔波夫也同样对“决定”表示了强烈的反对。为了平息“二卡”的不满,坎波马内斯与他们协商了1个多小时。最终,坎氏宣布卡尔波夫接受了这一决定,而卡斯帕罗夫将服从决定。愤怒的卡斯帕罗夫指责卡尔波夫和坎波马内斯串通一气。这一事件在卡斯帕罗夫心中种下了对于国际棋联不满的火种。
1985年9月2日,“二卡”第二次世界冠军争霸赛在莫斯科拉开战幕。经过24局鏖战卡斯帕罗夫最终夺得冠军,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男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自此之后,卡斯帕罗夫称霸棋坛15年,即使丢掉了世界冠军的称号后,他仍是国际棋联等级分最高的棋手。1986年、1987年和1990年,卡尔波夫三度发动复辟之战,尽管依旧杀得风云激荡,但卡斯帕罗夫的地位已难以撼动。卡尔波夫的复辟之战均以失败告终。
特级大师协会中途夭折
在1987年“二卡”第四次大战之后不久,国际棋联这一世界国际象棋领导机构的权威性受到了严重挑战。卡斯帕罗夫和比利时嗜好棋艺的百万富翁科克联手成立了“特级大师协会”,宗旨是争取在高级别的比赛中让棋手有更多的自主权。“国际象棋国际特级大师协会”创办之初只有8名成员,虽说人丁稀疏,但各个都是世界棋坛中呼风唤雨的人物。在这个与国际棋联分庭抗礼的组织中,卡斯帕罗夫自任主席。至1989年5月时,协会已经扩大到了243人,并于1989年创办了首届世界杯国际象棋个人冠军系列赛。
可是,卡斯帕罗夫引为自豪的“特级大师协会”并未如他所愿那样发挥职能。最终,坎波马内斯凭借老辣的外交“铁腕”,轻而易举地使特级大师协会变成了只能是在国际棋联手下得到某种程度自由的下属组织。愤然之下,卡斯帕罗夫辞去主席之职并退出“特级大师协会”。
两个棋王共同现世
在与国际棋联长期不能“和平共处”后,1993年,卡斯帕罗夫和肖特“揭竿而起”,发表联合声明,拒绝国际棋联对他们两人间世界冠军赛的安排,并在脱离国际棋联后自立山头成立了国际职业棋协(PCA)。对于卡斯帕罗夫和肖特的行为,多年来一直统治着国际象棋界的国际棋联自然不能等闲视之。3月23日,国际棋联宣布正式由卡尔波夫与候选人赛亚军蒂曼来参加当年的世界冠军赛。两个月后,国际棋联又宣布取消卡斯帕罗夫和肖特的世界冠军称号和挑战者资格。1993年秋天,两场世界冠军争夺赛便在这种前提下产生出来,出现了两个国际象棋男子世界冠军赛几乎同时举行的新鲜事。9月7日,卡斯帕罗夫与肖特在伦敦进行了首局交锋,而在此前一天,卡尔波夫与蒂曼的战斗已于荷兰兹沃勒打响。卡斯帕罗夫成为职业棋协世界冠军,卡尔波夫成为世界棋联世界冠军。
2002年布拉格协议
2002年初,极富外交才能的前美国棋王塞拉万主动承担起卡斯帕罗夫与国际棋联和解的中间人。按照权威人士的说法,卡斯帕罗夫此时与国际棋联走到一起的时机已经成熟。
为了结束国际象棋界这种混乱的局面,2002年,国际棋联(FIDE)与职业棋协(PCA)在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达成的统一协议(也称“布拉格协议”),宣布组织国际象棋统一棋王赛。最初按照布拉格协议的规定,统一棋王赛应于2003年10月或11月举行。比赛的一方由是2002年多特蒙特大赛的胜利者与职业棋协世界冠军克拉姆尼克争夺;另一方则由2001年国际棋联世界锦标赛冠军波诺马廖夫和世界等级分最高的棋手卡斯帕罗夫争夺。但是由于波诺马廖夫后来拒绝在比赛协议上签字,导致这场比赛一拖再拖。2004年,国际棋联又宣布由2004年男子世锦赛冠军卡西姆扎诺夫与卡斯帕罗夫交锋,胜者将与当时职业棋协(PCA)的世界冠军克拉姆尼克进行一场对抗赛,以决出“真正的世界冠军”。然而,此计划又屡次出现波折。
2005年1月,卡斯帕罗夫宣布退出统一棋王赛。又过了两个月,这位叱咤棋坛20余年的“国际象棋巨无霸”又出人意料地宣布退出职业生涯,转向政坛。
2005年阿根廷圣路易斯市市长阿尔博托与国际棋联经过协商后共同签署了主办协议,宣布于2005年9月27日至10月16日举办由8人参加的统一棋王赛。
然而,职业棋协世界冠军克拉姆尼克对外宣布他将不参加在阿根廷圣路易斯市举行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理由是国际棋联未能履行布拉格协议所规定的义务。他还提到,愿意与此次圣路易斯世界冠军赛的胜者举行一场对抗赛,争夺统一的世界冠军头衔。同时还表示,如果国际棋联无意再继续履行布拉格协议,他将另找他人组织一对一的世界冠军对抗赛。
由于职业棋协世界冠军克拉姆尼克拒绝参加此次世界冠军赛,统一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暂时搁浅。
统一的世界冠军赛
经过多方努力,2006年9月底至10月初,统一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俗称统一棋王争霸战)在俄罗斯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首府埃利斯塔成功举行,国际棋联世界冠军托帕洛夫对阵职业棋协世界冠军克拉姆尼克。双方在慢棋比赛中打平,最后克拉姆尼克通过快棋加赛战胜了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保加利亚棋手托帕洛夫,成为国际象棋界自1993年以来首位统一的无争议的世界冠军。
2007年在墨西哥城举行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中,俄罗斯棋手克拉姆尼克负于印度棋手阿南德,失去世界冠军。阿南德2007年登上世界国际象棋棋王宝座后,又先后在2008年、2010年、2012年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上分别击败了克拉姆尼克、托帕洛夫、格尔凡德三位挑战者,三次成功卫冕世界冠军。
2013年11月7日至22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在印度钦奈举行,世界排名第一的挪威棋手卡尔森挑战印度棋手阿南德。根据比赛规则,慢棋12局棋先得6.5分者获胜,若打平则进行快棋加赛。最终卡尔森以胜3局平7局、总比分6.5比3.5的成绩击败阿南德,提前两轮结束对抗赛,成为无争议的第16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同时他又保持着最高等级分的历史纪录,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棋王。后来卡尔森又在2014年、2016年、2018年、2021年分别击败挑战者阿南德、卡尔亚金、卡鲁阿纳、涅波姆尼亚奇,四次成功卫冕世界棋王,达成五连冠。2022年,卡尔森表示不再捍卫世界冠军头衔。
由于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尔森不参加2023年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根据国际棋联规定,由2022年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候选人赛前两名——俄罗斯棋手涅波姆尼亚奇和中国棋手丁立人——参加2023年世界冠军赛,争夺棋王头衔。2023年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4月7日举行开幕式。4月9日第一轮,丁立人执黑后手与涅波姆尼亚奇握手言和。4月10日第二轮,丁立人执白不敌涅波姆尼亚奇。4月12日第三轮,丁立人后手战和涅波姆尼亚奇。4月13日第四轮,丁立人执白胜,扳平比分。4月15日第五轮,丁立人执黑48回合不敌涅波姆尼亚奇。4月16日第六轮,丁立人执白44回合完胜涅波姆尼亚奇,再次扳平比分。4月18日第七轮,丁立人不敌涅波姆尼亚奇,冠军赛前半程过后,丁立人3比4落后。4月20日第八轮,丁立人执白,以和棋收场。4月21日第九轮,丁立人执黑,进行至82回合战和涅波姆尼亚奇。4月23日第十轮,丁立人执白先手战和涅波姆尼亚奇。4月24日第十一轮,丁立人执黑与涅波姆尼亚奇连续第四盘和棋。4月26日第十二轮,丁立人执白在落后局面下上演大逆转,第三次扳平比分。4月27日第十三轮,丁立人后手与涅波姆尼亚奇战和。4月29日第十四轮,丁立人先手与涅波姆尼亚奇战和,双方14局慢棋战成7比7,通过快棋加赛决定世界冠军归属。4月30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快棋加赛,在四盘25分钟每步棋加10秒的快棋中,前三盘均战和,最后一盘丁立人执黑胜,以2.5比1.5的比分战胜涅波姆尼亚奇,成为国际象棋历史上第十七位世界冠军,也是首位获得国际象棋世界棋王的中国棋手。5月1日,举行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闭幕式。
2024年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于2024年11月25日至12月12日在新加坡举行,卫冕冠军中国棋手丁立人与挑战者印度棋手古克什进行14轮对抗赛。卫冕冠军和挑战者均来自亚洲,这在138年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历史上是第一次。11月25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揭幕战在新加坡圣淘沙战罢,现任国象世界冠军丁立人执黑42回合战胜挑战者古克什。11月26日第二轮,丁立人执白对阵古克什,在第23回合双方在三次重复局面下不变作和。丁立人以1.5比0.5暂时领先。11月27日第三轮,丁立人执黑对阵古克什,最终在第37回合认输。双方1.5比1.5战平。11月29日第四局,丁立人执白与古克什再次握手言和。双方总比分2比2。11月30日第五局,丁立人执黑与古克什再次握手言和,五局过后双方比分2.5比2.5。12月1日第六盘,丁立人执白中局获得微弱优势,最终于44 回合三次重复局面形成和棋。12月3日第七盘,丁立人执黑,经过近六个小时70多回合的较量,冷静弈和古克什。12月4日第八局,丁立人执白与古克什再次和棋,八局过后双方比分4比4。12月5日第九局,丁立人执黑与古克什在平稳局面下再次握手言和,九局过后双方比分4.5比4.5。12月7日,2024年第十盘,丁立人与古克什两位棋手落子简洁明了,仅两个半小时36回合,两人便三次局面重复而成和棋。12月8日第十一局,丁立人执黑负于古克什。该局比赛过后古克什以总比分6比5暂时领先。12月9日第十二局,丁立人执白战胜古克什,将总比分扳成6比6平。12月11日第十三盘,双方弈和。12月12日第十四轮,古克什战胜丁立人。古克什以7.5比6.5的总比分荣登国际象棋棋王宝座,成为国际象棋历史上第十八位世界冠军,同时也是最年轻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历届比赛
历届赛果
历任冠军
历届奖金
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是国际象棋界最具影响力的比赛,以下是历届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奖金的增长情况。
1886年,威廉·斯坦尼茨VS祖克维特:总奖金800英镑。奖金平分,斯坦尼茨赢得了比赛。
1891年,威廉·斯坦尼茨VS冈斯伯格:总奖金3000美元。斯坦尼茨赢得了比赛,并获得了2000美元冠军奖金。
1921年,卡帕布兰卡VS拉斯克:总奖金25000美元。卡帕布兰卡赢得了比赛,但只获得了12000美元的奖金,拉斯克却得到了13000美元。
1927年,亚历山大·阿廖欣VS卡帕布兰卡:总奖金10000美元。阿廖欣赢得了比赛,冠军奖金8000美元,卡帕布兰卡只得到了2000美元的出场费。
1935年,尤伟VS阿廖欣:奖金10000美元。尤伟赢得了比赛,获得10000美元奖金。
1966年,提格兰·彼得罗相VS斯帕斯基:奖金2000美元。在苏联时代,世界象棋世界冠军赛只是内部事务,所以彼得罗相赢得这场比赛只有2000美元的奖金入账。
1972年,鲍比·费舍尔VS斯帕斯基:总奖金25万美元。鲍比·费舍尔给世界象棋锦标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兴趣和金钱。除了巨额奖金,费舍尔还要求获得比赛电视转播权和入场券的30%。费舍尔赢得了比赛,冠军奖金为156250美元。
1978年,卡尔波夫VS科奇诺伊:总奖金56万美元。卡尔波夫赢了这场比赛,获得35万美元。
1990年,卡斯帕罗夫VS卡尔波夫:总奖金300万美元。卡斯帕罗夫获胜,赢得187.5万美元。
1995年,卡斯帕罗夫VS维希·阿南德:总奖金150万美元。卡斯帕罗夫击败阿南德获得世界冠军,夺取了100万美元。
2000年,卡斯帕罗夫VS克拉姆尼克:总奖金200万美元。克拉姆尼克赢了卡斯帕罗夫,赢得了133万美元。
2006年,克拉姆尼克VS托帕洛夫:总奖金100万美元。奖金被安排平均分配,每人50万美元,克拉姆尼克获胜。
2008年,维希·阿南德VS克拉姆尼克:总奖金150万欧元(190万美元)。阿南德夺冠,每位棋手都获得了相同的95万美元奖金。
2010年,维希·阿南德VS托帕洛夫:总奖金200万欧元(280万美元)。阿南德获胜,赢得了168万美元的冠军奖金。
2012年,维希·阿南德VS鲍里斯·格尔芬德:总奖金255万美元。阿南德获胜,赢得153万美元。除此之外,阿南德还获得了印度政府40万美元的奖励。
2013年,马格努斯·卡尔森VS阿南德:总奖金265欧元(250万美元)。卡尔森赢得冠军,奖金150万美元。
2014年,马格努斯·卡尔森VS阿南德:总奖金100万欧元(125万美元)。比赛优胜者卡尔森得到75万美元,阿南德得到50万美元。
2016年,马格努斯·卡尔森VS卡尔亚金:总奖金100万欧元。取胜的卡尔森本应获得55万欧元奖金,由于他此前在一次赛后发布会里提前离场,而被处以10%奖金的罚款,最终拿到49.5万欧元。卡尔亚金获得45万欧元奖金。
2018年,马格努斯·卡尔森VS卡鲁阿纳:总奖金100万欧元(125万美元)。卡尔森赢得55万欧元(625100美元)的冠军奖金,卡鲁阿纳获得45万欧元(511400美元)。
2021年,马格努斯·卡尔森VS涅波姆尼亚奇:总奖金200万欧元。冠军卡尔森获得60%(120万欧元),亚军涅波姆尼亚奇获得40%(80万欧元)。
2023年,丁立人VS涅波姆尼亚奇:总奖金200万欧元。冠军丁立人最终获得110万欧元奖金,亚军涅波姆尼亚奇获得90万欧元奖金。
2024年,丁立人VS古克什:比赛总奖金250万美元,棋手每赢一盘可获20万美元,剩余奖金两位棋手均分。如果比赛通过加赛决出优胜者,优胜者获得130万美元,亚军获得120万美元。古克什以7.5比6.5取胜,收获135万美元的奖金。
高奖金的背后也是高强度长时间的付出,参加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的棋手往往要经过半年的备战,漫长的赛期基本上是个人棋类赛事中最长的。
参考资料
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日程确定.国家体育总局.2023-03-27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0 19:27
目录
概述
赛制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