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公约》是由
法国顶尖法律智库“法学家俱乐部”(The Club des Juristes)发起,由其环境委员会(Environmental Commission)及委员会主席Yann Aguila具体负责的
公约,旨在通过确立
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来巩固全球环境治理的框架。
该项目缘起于2015年
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之后,法国法律界人士希望在全球有效实施《巴黎协定》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Yann Aguila先生领导的项目组建立了国际委员会和全球专家网络,联合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80名法学界人士起草。
经过多轮磋商后,形成了《公约(草案)》,提交专家组内部会议讨论定稿并通过。《世界环境公约》的目标是成为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旨在通过确立
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来巩固全球环境治理的框架。项目组期待,该草案能够通过世界各国法学专家的共同努力,获得
联合国大会的通过。
从2017年6月份的版本来看,由“法学家俱乐部”该公约草案文本共包含26项条款,重申了“谁污染谁付费”原则、公民享受健康生态环境的权利等,并强调了非国家行为主体的重要角色。最大的意义是环境权的提出。
如果公约草案在联大获得通过,将成为继1966年《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后第三份综合性的世界公约,为环境权作为第三种基本权的确立奠定基础。一旦《世界环境公约》成为国际公约,将对公约的缔约国产生法律效力。
2016年7月,法比尤斯先生提出要搞一个《世界环境公约》。Yann领导的法学家俱乐部和法比尤斯进行了讨论,决定起草一个文件。当时有多种不同的想法。当时想过几种方案,一是建议制定《世界环境公约》,但是不提供草案;二是也提供草案。在
法语中这个叫做“劣势文本”,供未来被各方不断修改、充实入新的内容。
2017年6月23-24日,在法国
巴黎索邦大学举行了“《世界环境公约》起草专家组内部会议”。会议主席是曾任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席的
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法比尤斯(Laurent Fabius),他在会上正式将该草案提交总统马克龙。来自法国和世界各界人士4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法国总统马克龙、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前州长
施瓦辛格、IUCN主席章新胜巴黎市长伊达尔戈等国际环保行动倡导者。会议成果是,确定了《世界环境公约》(草案)。在闭幕致辞中马克龙明确表示,他将把这个公约草案带去9月份举办的联合国大会。
当地时间2018年5月11日,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一项决议,为制定《世界环境公约》建立框架。该决议由法国总统马克龙2017年9月提出。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143个投了赞成票,美国、俄罗斯、叙利亚、土耳其和菲律宾5个国家反对;7个国家弃权,其中包括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