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千年史》是2003年11月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英)麦迪森。本书以详细报告
数据处理工作和计算结果,讲述了世界经济千年的发展史。
内容简介
《世界经济千年史》是(英)麦迪森的作品,由伍晓鹰翻译,本书使用了大约一半的篇幅详细报告数据处理工作和计算结果以支持作者的新发现和新观点。当然,这可能只适合那些具有研究兴趣的读者。但是我相信其他读者会发本书正文中对一些国家的案例研究是非常引人入胜的,不但有高度的可读性,而且有很大的启发性。譬如,为什么荷兰曾经具有
欧洲最高的生产率?为什么在文化上有着深刻纽带关系的
中国和
日本却在经济发展上有着极大的差异?又为什么英国的北美殖民地造就了经济强大的美国,而西班牙的北美殖民却造就了落后的墨西哥?
图书目录
导论和总结
第一章 世界发展之轮廊
第一节 人口变化的本质及其福利含义
第二节 人均GDP
第二章 西方发展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1000-1950
第一节 第1世纪到第10世纪期间欧洲的衰落
第二节 西欧的复苏和复苏和振兴,1000-1500
第三节 威尼斯共和国
第四节 葡萄牙
第五节 印度洋的贸易世界
第六节 中国、日本和菲律宾的贸易世界
第七节 葡萄牙人在巴西
第八节 荷兰
第九节 英国
第十节 英国扩张对美洲和亚洲的影响
第三章 20世纪后叶的世界经济
第二节 亚洲的复兴
第三节 东亚的经济困难国家
第四节 西亚
第五节 拉丁美洲
第六节 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转型
第七节 非洲
附录
附录A 基准年份以及1982-1998年世界人口、GDP和人均GDP的增长与规模
附录B 1820年以前世界人口、GDP和人均GDP的增长
附录C 对124个国家、7个地区和全世界的人口、GDP和人均GDP的年度估计,1950-1998
附录D 27个前苏联、东欧国家的收入增长和收入水平
附录F 1987-1998年的出口价值与出口量
参考文献
全书地名索引(外文-中文对照)
全书地名索引(中文-外文对照)
全书人名索引(外文-中文对照)
全书人名索引(中文-外文对照)
正文图表
表1-1 人口规模和增长率:世界和主地区,0-1998
表1-2 人均GDP规模和增长率:世界和主地地区,0-1998
……
作者简介
安格斯·麦迪林现在是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荣誉退休教授以及剑桥大学赛尔温学院的荣誉院士。他于1926年出生在英格兰泰恩河畔的纽上学斯尔,早年在剑桥大学、麦吉尔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先后求学,之后曾短暂执教于苏格兰的
圣安德鲁斯大学。1953年至1962年他担任OECD的前身OEEC经济部的主任,1953年至1962年他任新成立的OECD发展中心研究员.此后,他离开OECD,参与了20世纪研究基金会以及哈佛大学发展顾问服务计划的研究工作。1971年,麦迪森教授返回OECD发展中心主持其中央分析部的工作。直到1987年他被聘为
格罗宁根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在此后的20多年中他创立了格罗宁根增长与发展研究中心,领导了“国际产出与生产率比较”(LCOP)研究计划,发展了生产法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在国际比较中的应用。
编辑推荐
安格斯·麦迪森曾经担任过很多国家政府的经济顾问,其中包括巴西、加纳、希腊以及巴基斯坦。由于他的研究兴趣,他曾经到方过很多发展中国家,他目前主要的研究兴趣是影响各国长期经济发展因素,焦点是经济史的计量分析和国际比较。麦迪森教授本人撰写并与别人合作发表了约30本专著,同时也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
媒体评论
我们每位学者案头的参考书
就长期经济史而言,最主要的变量是资源结构、人口结构、技术结构。这里,时间度量单位是“百年”。因此,更短期的结构都被忽略了。在资源结构概念内,经济学家归入了经济活动的全部
自然环境因素。在人口结构概念内,经济学家归入了经济活动的人力因素。在技术结构概念内,经济学家归入了经济活动的全部知识因素。
长期经济史是我们关注的视角仅次于自然演化与生物演化的人类物质生活的演化过程研究。比这一演化过程的研究视角更短些的,是例如艾利亚斯擅长的社会演化史研究视角,以及经济学家关注的“长周期”研究视角。
只要承认演化的“路径依赖性”,我们就难以回避这样一个基本的方法论问题:如何选择研究视角的长度?在经济学思想史文献里,我们看到,马歇尔引进的“短期”与“长期”这两种不同的经济分析视角引发了许多难以解决的经济学解释的逻辑问题。例如,根据马歇尔的理论,就“短期”而言,某一行业内部的企业生产可以遇到强烈的“外部效应”。而就“长期”而言,一切外部效应最终都不可能存在。我记得,香港大学经济系的张涛教授曾经撰文评论马歇尔经济分析的这一方法论问题,并试图取消“长期”和“短期”之分别,建立统一的经济分析框架。可惜,至今未见到相关论文发表。
近年来,演化理论在经济学主流学派内的长足进展,为解决马歇尔经济分析的方法论基础问题提供了极有希望的方案。那就是,把每一时刻的一般均衡格局看作未来时刻的社会博弈的“传统”的一部分。此处,“传统”应当如韦伯所论,理解为“一切可能历史的集合”。也就是说,传统存在于且只存在于每一社会成员的不断反省着的心智里,这些反省意味着在已经发生了的历史事件之外,还存在无数没有发生但可能发生的历史。沿着这样的多元的颇具伯格森风格的历史时间推演开来,在任一给定的时刻,基于给定的传统,社会成员参与新的博弈并对新的均衡格局提出各自的不同阐释,最后,这些阐释当中能够被足够多数或具有足够影响力的社会成员接受为“共识”的,就进入“分享”的历史。被大众分享的历史不同于一般可能的历史,它为当下的社会博弈的参与者们提供了从一切可能的均衡格局当中选择一个现实可能的均衡的历史依据。
可惜,我们知道,如上所述的演化理论还难以构成逻辑自洽的解释体系。因为,在上述的演化过程中,每一实现了的均衡格局,究竟靠着怎样的力量突破既有的均衡格局向着未来的均衡格局演化呢?博弈均衡的逻辑不能容纳完全开放的“传统”,虽然它已经能够容纳“概然的历史”———即为每一可能的历史事件赋予特定的主观概率。只当传统在概然意义上对博弈者是封闭的时候,从而博弈的参与者们对历史的不同阐释可能包含某种共识的时候,社会博弈才可能有均衡格局。而且,上面的论证表明:一旦进入均衡,这样的社会将永远停留在那里。
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和生物学的进展,伴随着重要的数学进展。无疑地,数学进展对于西方思想进展是至关重要的。伯劳维尔不动点定理的发现,使纳什的博弈均衡存在性定理成为可能,从而使当代经济分析的全部结论最终获得逻辑自洽性。
另一方面,无理数、牛顿或莱布尼兹的研究、以及数学直觉主义者的论证表明:思想的进展对数学进展来说,也可以成为至关重要的。事实上,博弈论的数学进展,在当代,几乎总是由经济学家先提出问题并由数理经济学家实现的。中国的经济学家们,由于历史原因而未能较早提出博弈论问题,故而,在1980年以前的几十年里,只有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的王建华老先生为我们写了一本叫做“对策论”的小册子。
长期经济史的研究,在我看来,很可能为演化理论的突破性进展提供契机。目前,社会演化理论的难题之一,所谓“群体选择问题”,或者类似地,“文化与生物共生演化问题”,就正等待着这样的突破性进展。近年来,结合了新石器时代考古学、认知考古学、
社会心理学与脑功能呈像技术,我们看到在学术刊物上已经发表的不少研究成果展示了这样的突破性进展的希望。
在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以及南京大学中德演化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我们期待着与更多的经济学家和来自其他领域的学者合作,共同推进社会演化理论在中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