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1910被命名为
阿尔茨海默病。在这一天,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将组织一系列活动。中国有老年痴呆患者500万人之多,占世界总病例数的四分之一,而且每年平均有30万新发病例。中国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已随着年龄的升高呈显著增长趋势:75岁以上达8.26%,80岁以上高达11.4%;老年痴呆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60岁以上妇女患老年痴呆,通常是相匹配男性的2到3倍。每年在全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要举办这个宣传日活动,使全社会都懂得老年痴呆病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节日介绍
世界老年性痴呆宣传日
9月21日是“
世界老年性痴呆宣传日”,也有人将其简称为“
世界老年痴呆日”,在这一天,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将组织一系列活动。“世界老年痴呆日”是国际老年痴呆协会1994年在英国
爱丁堡第十次会议上确定的。每年在全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要举办这个宣传日活动,使全社会都懂得老年痴呆病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老年性痴呆,多发生于中年或老年的早期,症状是短期记忆丧失,认识能力退化,逐渐变得
呆傻,甚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1906年德国神经病理学家
阿尔茨海默(Alois Alzheimer)首次报告了一例具有进行性痴呆表现的51岁女性患者,1910年这种病被命名为
阿尔茨海默病。
中国老年痴呆日
9月17日是“中国老年性痴呆宣传日”。
为了更好地普及宣传预防老年痴呆的基本知识,传播科学的生活方式,使“关爱健康、防治痴呆”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2007年,根据中国科协普发综字〔2007〕28号文件精神,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C)设立每年的9月17日为我国的“中华老年痴呆防治日”。
全世界约有2430万老年痴呆患者(其中一半在亚太地区),且每年以460万新增病人速度增长,相当于每7秒钟就增加一位新病例。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老年痴呆人群已达800万以上(指老年性痴呆)。预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2.02亿,2030年将达到人口的25%,2030年,我国将有1000万以上的老年性痴呆患者,而80岁以上的老年性痴呆
患病率将达到30%,即每3人当中就有一位。
发展现状
国内形势
中国有老年痴呆患者500万人之多,占世界总病例数的四分之一强,而且每年平均有30万新发病例。中国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已随着年龄的升高呈显著增长趋势:75岁以上达8.26%,80岁以上高达11.4%;老年痴呆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60岁以上妇女患老年痴呆,通常是相匹配男性的2到3倍。
疾病介绍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严重的智力致残症,病人从轻度记忆与
认知障碍到最后的
植物状态,要经历几年甚至几十年,这对病人和家属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老年性痴呆像一种“
流行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上升较快。
社会影响
更令人担忧的是,绝大部分患者就诊不及时或根本不到医院诊治,生活质量低下,这一现象应引起社会、家庭的关注。调查显示,中国轻度
痴呆症患者的就诊率为14%,中度痴呆症患者的就诊率为25%,重度痴呆症患者的就诊率为34%。47%的痴呆症老人照料者认为,病人的状况是
自然衰老的结果。
众所周知,美国前总统
里根因患老年性痴呆而死亡。但你或许并不知道,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增长,预计到2015年,一对夫妻赡养的4位80岁以上老人中,可能就有一位是老年性痴呆患者。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研究员盛树力今天告诉记者,此病集身体、精神、神经和社会于一身的特点,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我国关于老年痴呆的基础性研究十分薄弱,引发出的相关问题令人担忧。
疾病研究
美国、日本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十分重视老年性痴呆的基础性研究,仅美国就有29个专业研究中心,2005年其研究经费达11.6亿美元,欧洲此项的经费投入也达1亿欧元,但我国没有一家专门从事此病的研究机构,专项的研究经费更是少之又少,既没有规模性的、稳定的研究队伍和长远的研究与防治规划,也没有可供科研人员交流的专业期刊。
老年痴呆复杂的发病机理,导致人们对其知晓率低。调查显示,有半数以上的痴呆病人亲属认为,老年性痴呆只是
自然衰老的结果,而不认为是一种疾病。特别是在发病率很高的农村,接受治疗的人很少,而采取早期防治,恰恰是世界公认的延缓老年性痴呆发病的有力措施。阻碍这些患者治疗的因素中,除了没有正确判断病情外,高额的治疗费用是带给家庭的主要负担。在中国,一个老年性痴呆病人一个月仅药费的支出就达900元,在美、欧国家每个病人每年的费用高达1万多美金。在中国此类药物没有列入医保目录,但是在一些商业保险公司的
重大疾病保险中已经有老年性痴呆保障。没有商业保障的家庭,如果有痴呆病人的家庭将陷入难以想象的困境中。
专家提醒
“世界老年痴呆日”是国际老年痴呆协会1994年在英国
爱丁堡第十次会议上确定的。每年在全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要举办这个宣传日活动,使全社会都懂得老年痴呆病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由于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严重的智力致残症,病人从轻度记忆与
认知障碍到最后的
植物状态,要经历几年甚至几十年,这对病人和家属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而良好的心理、生活护理,能够延缓患者的病程,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中国北方患老年痴呆的平均年龄为75、76岁,患
血管性痴呆的年龄多在68岁左右。65岁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达5%以上,而到80岁,此比率就上升到15-20%。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他们不认识配偶、子女,穿衣、吃饭、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还有幻听幻觉,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
老年痴呆病人的平均生存期为5.5年,老年痴呆症继
心血管病、
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成了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痴呆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四五十岁就痴呆的人,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不只是老年人,50岁的女儿陪同80岁老母亲看病,竟然双双被诊为老年痴呆;47岁妇女丢三落四,同样是老年痴呆惹的祸。
老年期痴呆是一组由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脑
器质性疾病,具有不同程度的痴呆表现和明显的生活自理能力减退;因此康复措施的侧重点应置于个人生活能力的照顾和支持,尽最大努力促进功能改善。
尽可能安排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如必须住院者则应准备类似家庭生活的条件。由于大多存在生活自理困难,除耐心护理照顾外,要反复多次示范和手把手带教,并反复训练以养成习惯。努力培养认知功能,反复地训练定向力、记忆力、辨认力及日常简单事务操作力。
世界老年痴呆日专家讲预防
对早期患者,可使用支持心理治疗。尽量安排平静安稳的环境,以避免产生紧张不安的体验,也要注意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以增进其安全感。尽可能安排恰如其分的作业训练内容和项目,一般以不费体力、不费目力、不计效率,没有危险性和较易接受的简单操作为妥。
由于患者多半有
注意障碍,应开展一些新奇多样化的活动,目的在于投其所乐、吸引注意和消除忧愁与孤独感。努力使这类老年患者能安渡余生,安排好他们的休闲活动更具有深刻的康复涵义。
在可能范围内也要给予适当的体力活动和锻炼同时关心饮食和营养状况,注意确保营养和水分的摄入,以支持躯体功能并可以适当参加生活活动。
这些都在显示,患老年痴呆的年龄在提前。老年痴呆逐步呈现年轻化趋势,血管性因素在发病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事实上,老年痴呆在中年就开始有症状和反应,如果不提早发现和治疗,等发展严重了就无法治愈了。痴呆早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了。专家说,早期的痴呆能治好,可要真等到六七十岁时就无法治疗了。
历年主题
“世界老年痴呆日”是国际老年痴呆协会1994年在英国
爱丁堡第十次会议上确定的。
2001年9月21日,我国首次举办“世界老年性痴呆病宣传日”。
主题是:诊断痴呆:有效帮助的第一步。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2002年主题为:“衰老还是疾病,正确认识老年痴呆。”
2003年主题为:“携手互助,直面老年性痴呆。”
2004年主题为:“关注痴呆,刻不容缓”。
2005年主题为:“行动改变未来”。
2006年主题为:“关爱健康、防治痴呆”。
2007年主题为:“正确认识老年痴呆症”,“关爱老年人、防治
痴呆病” 。
2008年主题为:“医患互助,默契配合”。
2009年主题为:“诊断痴呆,早行动早受益”。
2010年主题为:“痴呆,是时候行动了!”(“Dementia. It's time for action!” )
2011年主题为:“认识痴呆,不懈努力”。
2012年主题为:“防治痴呆,你我同行”(“Dementia: Living together”)。
2013年主题为:“防治痴呆 关爱相伴”。
2014年主题为:“减少风险 预防痴呆(Dementia: Can we reduce the risk)”
2015年主题为:记忆与爱同行
2016年主题为:关注记忆 关爱老人
2019年主题为:积极预防干预,守护爱的记忆
2020年主题为:从容面对,不再回避
2021年主题为:知己知彼,早诊早智
2022年主题为:知彼知己 早防早智——携手向未来
2023年主题为:提高公众意识,支持患者与照顾者
2024年主题为:即刻行动:点亮记忆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