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野生动植物日
2013年联合国设立的节日
“世界野生动植物日”(World Wildlife Day,WWD)是为了提高人们对世界野生动植物的认识,2013年12月,第68届联合国大会一致决定将每年的3月3日设立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
历史沿革
设立背景
1972年6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与环境大会全面讨论了环境问题,特别是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问题,提议由各国签署一项旨在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国际贸易公约。1973年2月下旬至3月初,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世界野生动植物大会(the World Wildlife Conference)上,就有关事宜进行了深入磋商讨论,并于3月3日签署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文本。到1975年7月1日得到第10个缔约国批准后,该《公约》正式生效。
正式设立
2013年3月上旬,在泰国曼谷召开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第16次缔约国大会,讨论了由泰国提议的提案,并通过专门决议(Resolution Conf. 16.1),确定将CITES签署日(3月3日)作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邀请联合国全体大会宣布每年的3月3日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邀请各缔约国、CITES秘书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及对野生动植物感兴趣的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加强合作和信息交流,支持将3月3日定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2013年12月20日,第68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A/C.2/68/L.48),决定将每年的3月3日设立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提高人们对野生动植物的意识。决议指出:联合国大会注意到CITES第16次缔约国大会通过的16.1号决议,将3月3日定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以肯定野生动植物的作用,提高人们的意识,以及认识到CITES在确保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活动不对这些物种造成威胁。截至2023年3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案已经审议通过,将于2023年5月1日正式实施。
历届主题
世界主题
中国主题
相关活动
世界活动
全球环境基金(GEF)支持的项目
全球老虎恢复计划 (GTRP): 一个由政府、国际组织、民间社会、保护和科学界以及私营部门组成的全球联盟,旨在扭转野生老虎的快速减少,并努力到 2022 年将 13 个分布国的野生老虎数量翻一番。
全球野生动植物计划 (GWP): 由世界银行牵头,全球野生动植物计划是全球环境基金的一项 1.31 亿美元投资,用于在非洲和亚洲 19 个国家的整个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供应链上部署资源。它旨在通过当地社区的参与以及养护和保护野生动物自然栖息地来减少偷猎;通过有效的执法控制野生动植物犯罪和减少贩运;以及通过提高认识和改变行为来减少对非法野生动物的需求。
作为其生物多样性战略的一部分,全球环境基金一直站在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最前沿。全球环境基金的投资帮助解决了物种面临的许多威胁,包括栖息地破坏和破碎化、过度开发以及外来入侵物种的引入。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摄影展
苏门答腊虎项目:UNDP支持的、GEF资助的苏门答腊虎项目,旨在通过整合有效的管理和资金充足的保护区网络,确保苏门答腊的森林、野生动物和生态系统服务。
犀牛保护项目:UNDP还发布了关于犀牛保护的摄影展,强调了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对犀牛种群的巨大压力,并介绍了犀牛影响投资(RII)计划,旨在通过创新的融资机制吸引慈善和影响力投资者的资金,以改善犀牛种群的管理。
国际大型猫科动物电影节
由杰克逊霍尔野生动物电影节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秘书处联合举办的国际大型猫科动物电影节,旨在通过电影展示大型猫科动物的保护现状。
联合国总部活动
纽约联合国总部活动:2018年3月2日,联合国总部举办了一场特别活动,由加蓬、德国、吉尔吉斯斯坦和泰国的常驻代表团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毒品和犯罪办公室(UNODC)、African Parks、Panthera、WCS和WWF共同组织。
高级别演讲: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米娜·穆罕默德(Amina Mohammed)在活动中强调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度是自然速度的千倍,并指出贫困、饥饿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之间的内在联系。
中国活动
保护虎豹
2018年3月1日,全国2018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广东省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启动。活动主题为“保护虎豹,你我同行”,长隆动植物保护基金会向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捐赠了红外线相机和资金,用于虎豹资源监测和巡山清套活动。
熊猫取名
2022年3月3日是第9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为了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中来,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选择了2021年出生的一对熊猫宝宝为第九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代言并进行网络征名。经过投票,熊猫中心2021年出生的“家美二崽”和“冰冰二崽”作为第九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代言大熊猫,正式命名为“青宝”和“冰宝”。“青宝”取父亲大熊猫“青青”一字,又有“绿水青山”之意;“冰宝”取母亲“冰冰”一字,又含“冬奥冰雪”的纪念;两只幼崽共用“宝”字,即大熊猫是大家共有的宝贝,也是同音“保”,呼吁全社会保护野生动植物,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价值影响
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尤其是动员世界各地的人们庆祝世界上众多美丽多样的野生动植物,并展示野生动植物给人带来的众多益处,提高人们对于迫切需要加强打击对经济、环境和社会具有广泛影响的野生动植物犯罪的认识。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呼吁所有缔约方利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的机会庆祝并提高公众对全球野生动植物的认识;努力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的实施来减少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的需求,并认识到野生动植物以不同方式对贫困乡村和社区生计作出的贡献。
保护成效
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截止2013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1864只,与第三次调查结果相比,种群数量增长了16.8%;栖息地面积达到258万公顷,增长了11.8%。
2025年3月3日,新闻报道称,根据最新监测结果,大熊猫野外种群总量由20世纪80年代约1100只增长至近1900只,雪豹恢复至1200多只,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分别由2017年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初的27只、42只增长至70只、80只左右,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数量由40年前仅存2群、不足10只增长至7群、42只,朱鹮由发现之初的7只增长至7000余只,亚洲象野外种群由150余头增长至300多头,藏羚羊野外种群由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6、7万只恢复至30多万只。野生攀枝花苏铁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23.4万株增长至38.9万株,成为欧亚大陆自然分布纬度最北、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株数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天然苏铁群落。德保苏铁、杏黄兜兰、报春苣苔、猪血木等206种濒危植物实现了野外回归,华盖木、云南蓝果树等多个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恢复。华盖木由6株增长至1.5万多株,被发现时仅存3株的百山祖冷杉已野外回归4000余株,被发现时仅存1株的普陀鹅耳枥已野外回归4000余株,人工苗数万株。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4 15:4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