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安镇,隶属贵州省赤水市,地处赤水市中部,东、东南与
葫市镇、
元厚镇接壤,南与
两河口镇相连,西与
复兴镇毗邻,北与天台镇交界,东北与旺隆镇连接。镇人民政府驻地距赤水市区25千米。总面积125.89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至清,属仁怀县(厅)河西里。
民国十八年(1929年),属赤水县二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建丙滩乡。
1953年1月,设丙安乡。
1958年9月,改丙安公社。
1984年1月,复为丙安乡。
2016年1月,撤销丙安乡建制,设置丙安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辖古景1个社区和丙安、艾华、三佛3个村,下设3个居民小组、16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丙安镇辖1个社区、3个行政村:古景社区、三佛村、艾华村、丙安村,镇人民政府驻丙安场古景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丙安镇地处赤水市中部,东、东南与
葫市镇、
元厚镇接壤,南与
两河口镇相连,西与
复兴镇毗邻,北与天台镇交界,东北与旺隆镇连接。镇人民政府驻地距赤水市区25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3.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7.7干米,总面积125.8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丙安镇境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属益地。山地相结合的切制溶蚀地说。最高点位于野猪坪,海拔1256米;最低点位于狗狮子,海拔228米。
气候
丙安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8.1℃,极端最低气温-2.5℃,极端最高气温41.5℃。无霜期年平均340天。
水文
丙安镇境内主要河流为东水河,从东挂扣子入境至西北狗狮子处出境。另有三佛沟,水狮溪等,流域面积9.6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丙安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洪涝、霍灾、虫灾等。最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2011年,农作物受灾面积5628亩,经济损失1500多万元。
自然资源
2011年末,丙安镇有耕地面积16678.4亩。
人口
2011年末,丙安镇辖区总人口683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76人,城镇化率8.4%。另有流动人口48人。总人口中,男性3645人,占53.3%;女性3191人,占46.7%;14岁以下1505人,占22%;15—64岁4820人,占70.5%;65岁以上;511人,占7.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6770人,占9%;苗族66人,占1%。2011年,人口出生率10‰,人口死亡率8.4‰,人口自然增长率1.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1人。
截至2018年末,丙安镇户籍人口6670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丙安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952元。2011年,丙安镇财政总收入570.5万元,比上年增长123.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3万元。
截至2018年末,丙安镇有工业企业4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1个。
农业
2011年,丙安镇农业总产值4000万元,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32.4%。
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4022吨,其中水稻300吨,玉米500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2011年,蔬荣种植面积2500亩,产量500吨。
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2000头,年末存栏700头;家禽饲养量25000羽。年末存栏10000羽。
工业
丙安镇形成以竹木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丙安镇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万元,工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20.3%。
邮政业
2011年,丙安镇邮政业务收入6万元。
电信业
2011年,丙安镇电信业务收入13万元。
交通运输
2011年,丙安镇境内赤水河航道和习本公路各长10千米,另有通村公路60千米。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丙安镇有文化服务中心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3个;各类图书室4个,藏书4万多册。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300户,入户率95%。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丙安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08人。专任教师5人;小学3所,在校生710人,专任教师5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8.9%;初中1所,在校生263人,专任教师1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80.9%,小升初升学率98.7%,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18.7万元,比上年增长10.5%。
科学技术
2011年末,丙安镇有专业技术人才60人,经营管理人才30人,技能人才40人,农村实用人才190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丙安镇有门诊所7个,专业卫生人员8人。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8%。
体育事业
2011年末,丙安镇有学校体育场地2处,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4%。
社会保障
2011年,丙安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8户,人数126人,支出26.6万元,比上年增长11号;城市医疗救助10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32人次,支出2万元。比上年增长2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30户。人数617人,支出61.2万元,比上年增长29%。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0.4万元,比上年增长15倍。敬老院1家,床位1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8人。社区服务设施11个,其中社区服务站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0.6万元,使60人(次)困难群众收益。
基础设施
2011年末,丙安镇有邮改支局1个。移动网点1个,联通网点1个,电话用户普及率96%,移动电话用户289户,宽带接入用户54户。
风景名胜
丙安古镇
丙安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贵州省历史文化名镇,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地之一,以丙安古镇为中心的丙安风景名胜区也是赤水八大景区之一。古镇内有红一军团纪念馆、古寨门、丙滩渡、迎客瀑、悬空吊脚楼群、赤水河吊桥等景观。
红一军团陈列馆
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位于赤水市丙安乡丙安古镇内,紧靠赤习公路,距赤水市市中区25千米,陈列面积390平方米,是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05年3月,丙安红一军团指挥部旧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点之一。2006年5月,赤水市政府将红一军团指挥部旧址辟为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供游客参观。2008年10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对其修缮,将“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更名为“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
双龙桥
双龙桥位于丙安村正安组一条河沟入赤水河的河口,始建于清代,面积约120平方米。双龙桥东西走向,桥长368米,宽1.7米,水面至桥面高3.2米,河中有九礅,礅宽3米,桥面分为九段,每段均为长4米,宽0.85米,厚0.5米的条石铺砌,中间两礅凿有一雌一雄两条龙昂首向上流方向,龙头高出桥面1.1米,桥中间另外三墩上有被破坏的雕刻痕迹,据附近居民讲是狮子造型,文革期间被打破丢弃河中,两端桥长14.4米,东端桥长3米。该桥是通往岳溪口、川风坳的必经之路,在未通公路以前,是赤水通往土城的官道。
摩岩石刻
惠及乡邻摩岩石刻位于丙安村正安组柑子湾,民国时期所刻,面积约2.4米。材质为青石凿刻于一块离地面高4米的大岩石上。碑高2.4米、宽1米。碑体正中竖直刻有“惠及乡邻”四个行书大字,字体宽0.45米、长0.55米,是民国十一年(1922年)二六保绅商士庶为了彰显王禹绘为乡邻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刻碑文。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古称内滩, 系赤水河险滩之一,经整治后, 化除险恶,改为丙安。
民族文化
著名人物
郗仁杰
郗仁杰,中共党员,生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贵州省赤水市丙安村人,生长在革命家庭,他的大哥郗仁永(中共地下党员)与中共川南工委书记廖林生是战友,工委古蔺中心县委中心联络站曾设在他家,进行秘密组织发展工作。解放初,仁杰投笔从戎,报名参军,效忠国家,奔赴朝鲜战场,郗仁杰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中,经过血与火的战斗,荣立三等功,赢得金日成元帅颁发的军功章,成为祖国人民“最可爱的人”。从朝鲜凯旋回国后,1971年调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在《转业军官风采》一书中,荣获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亲笔题词“延伸的长城”的高度赞扬。仁杰同志返回赤水家村,先任赤水一中校长。随后,仁杰同志调到赤水市人大常委会任教科文卫科科长、办公室主任。
荣誉称号
丙安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贵州省历史文化名镇。
2020年7月29日,丙安镇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