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交民巷
北京市文物保护街区
东交民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建造于中国13世纪的元朝鼎盛时期。胡同全长1.6千米,从天安门广场的东路一直延伸到崇文门内大街,是老北京胡同中最长的一条。早在元大都时期,这里就是运送粮食的重要小巷,因此称之为“江米巷”。
历史沿革
东交民巷,明代属南薰坊,称东江米巷。据传,此地曾是出售江米(糯米)之处,故名。清代属正蓝旗,沿称。光绪时称东江米巷,亦称交民巷,宣统时称东交民巷。民国后沿称。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汇丰夹道、大华街、三关庙、公安后街并入。“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反帝路,后恢复原名。
据《京师坊巷志稿》载:明代这里有会同馆、上林苑监以及藩育、嘉蔬、左典察、右典察、前典察、后典察等十署。清代有太医院等衙署,户部的银库和一些王府宅第,如肃王府、梁公府、庆公府等。乾隆嘉庆年间,巷之中段曾辟一地建“迎宾馆”,供外国使臣临时居住。清大学士徐桐府第曾在此。在西面靠近棋盘街一带,还有明代建造的“天街游廊”,是做买卖最热闹的地方。
清咸丰十年(1860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败后,直到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英、法、美、德、意、奥、比、荷、日等国相继在东交民巷设立使馆。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将东交民巷划为外国“使馆界”,界内一切事务由各国自行处理,中国政府一概不能过问。
民国十七年(1928年),各国大使馆迁往南京,这一带仍驻有各国公使馆,直到北平和平解放。现巷内有东交民巷派出所等单位,余为居民住宅。
1950年1月6日,北京军管会颁发布告,庄严宣布收回北京市内帝国主义兵营的占领地,其建筑全部征用。从1959年开始,各国使馆先后迁往北京东郊建国门外。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历史从此结束。
建筑风格
东交民巷是老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曾为使馆区,因此里面建有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是一个集使馆、教堂、银行、官邸、俱乐部为一体的欧式风格街区。现存建筑有法国使馆、意大利使馆、花旗银行和国际俱乐部等,建筑均保留其原状,保持了20世纪初欧美流行的折中主义风格,因此它是北京仅存的20世纪初的西洋风格建筑群。
主要建筑
英国使馆旧址位于东长安街14号公安部大院内。这里原来是康熙皇帝第七个儿子允祐的王府。传到贝子奕梁时,王府被俗称为梁公府。清咸丰十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军抢占王府后,以王府建筑为中心,四周布以中国传统和西洋古典风格的建筑群。大门仿罗马凯旋门风格,是一座两层三间的门楼。
法国使馆旧址位干东交民巷15号。使馆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前后,大门有砖砌的壁柱和拱券,配楼对称排列,为法国乡村别墅式,现存大门和4栋配楼。
德国使馆旧址位于东交民巷路南、洪昌胡同北口西侧,与法国使馆隔街相对。德国使馆1862年设立。现已改建成首都大酒店。
美国使馆旧址位于前广东大街23号,现存主楼1栋,配楼4栋。现为钓鱼台国宾馆。
意大利使馆旧址位于台基厂大街1号。最初的意大利使馆设在东交民巷东口路北,与其他外国使馆相隔较远。义和团运动兴起后,意大利使馆首当其冲被攻克。清宣统二年(1910年)前后,在现址建新使馆。现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荷兰使馆旧址位于前门东大街11号。荷兰使馆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原来大门开在东交民巷路南40号。现门洞早被封砌了,山墙面的装饰物也被剔除,但其轮廓痕迹仍可见。整个使馆外貌为16世纪尼德兰地区荷兰风格,即用红砖砌墙,以白石做墙角隅石、门窗套及水平线脚。
比利时使馆旧址位于崇文门西大街9号、台基厂十字路口东北角。主楼为英国都铎式风格,4栋配楼对称分布,为乡村别墅式。现为紫金宾馆。
奥地利使馆旧址位于台基厂头条6号。西洋古典式建筑,立面大门作两层外廊,檐上用三角山花。现仅存大门与主楼。
日本使馆旧址位于正义路2号。现存主楼与大门,主楼地上两层,立面为欧洲古典式。大门中间为砖券大门,两边装饰粗大壁柱,并建有券廊和柱廊。现为北京市人民政府所在地。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东交民巷,明代属南薰坊,称东江米巷。据传,此地曾是出售江米(糯米)之处,故名。清代属正蓝旗,沿称。光绪时称东江米巷,亦称交民巷,宣统时称东交民巷。民国后沿称。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汇丰夹道、大华街、三关庙、公安后街并入。“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反帝路,后恢复原名。
相关历史
东交民巷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耻辱,也记录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抗争。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义和团攻打东交民巷使馆,还将街名改为“鸡鸣街”。因为《推背图》中有“金鸡啼后鬼生愁”的谶言,改为“鸡鸣街”,其中就含有蔑视洋鬼子的意思。
民国四年(1915年),大总统袁世凯为了当皇帝,派代表在日本使馆的一座小楼内,签订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进一步出卖国家利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和会否决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收回德国在山东利益、废除“二十一条”和各国在华侵略利益的提案,中国人民被激怒了。民国八年(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集会抗议,会后游行队伍义愤填膺,在东交民巷向列强使馆提交了抗议书。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盛大规模入城式,特意从东交民巷通过,以洗刷中国武装人员不得进入东交民巷的耻辱。
荣誉称号
1992年,北京市政府将其定义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民巷的整体风貌进行重点保护,意在警示人们勿忘国耻。
2000年7月,北京市划定了北京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其中东交民巷作为北京唯一一处近代历史地段位列其中。
旅游信息
东交民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
乘车线路:25路、2路、39路、41路、106路、108路、2路、5路、22路、120路等
自驾线路:从前门向正东方向出发,沿前门东大街行驶160米,左转直行进入广场东侧路,沿广场东侧路行驶190米,右转。
参考资料
五一玩转北京城——文化篇.北京市人民政府.2017-04-20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1 21:4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