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南街街道,隶属于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地处碑林区东部,
西安城墙长乐门外,东与
新城区韩森寨街道毗邻,南至咸宁西路与
太乙路街道为邻,西起护城河和
柏树林街道相接,北至东关正街、柿园路、互助路和
长乐坊街道接壤。总面积2.11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因辖区内有贯穿南北的东关南街而得名。
建置沿革
1955年7月,设东关南大街街道。
1958年12月,伍道什字街道并入。
1959年3月,又分为东关南大街街道、伍道什字街道。
1960年5月,改公社,属灞桥区。
1962年7月,复属碑林区。
1963年7月,改称东关南街公社。
1966年11月,更名挺进公社。
1972年4月,复称东关南街公社。
1979年3月,改设东关南街街道。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东关南街街道辖东关、古迹岭、卧龙、曹家巷、永宁、仁厚、互助、金花、理工大、工程大10个社区;下设203个居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东关南街街道辖10个社区。办事处驻东关南街大新巷169号。
地理环境
东关南街街道地处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东部,西安城区长乐门外,东与新城区
韩森寨街道毗邻,南至咸宁西路与
太乙路街道为邻,西起护城河和
柏树林街道相接,北至东关正街、柿园路、互助路和
长乐坊街道接壤。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3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0.94千米,总面积2.11平方千米。其中陆地2.01平方千米,占95.3%;水域0.1平方千米,占4.7%。距区人民政府4.9千米。
人口
截至2011年末,东关南街街道总人口6.75万人,城镇化率100%。另有流动人口10287人。总人口中,男性35102人,占52%;女性32398人,占48%;18岁以下6540人,占9.7%;18—35岁27206人,占40.3%;35—60岁23042人,占34.1%;60岁以上10712人,占15.9%。2011年,东关南街街道人口出生率6.2‰,人口死亡率3‰,
人口自然增长率3.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1991人。
经济
综述
明清时期,辖区为东郭城的南半城。到民国时期,东郭城仅留少部残垣断壁,郭门均已荡然无存。辖区多为农田和村落,小部分为居民农民共居区。但东关正街和南街的药材、山货店和客栈林立,交易也极为兴旺。与此同时,两街的车店、饭铺、钉掌炉也颇多。
1962年,街道劳动服务站成立。组织社会闲散人员,开办了缝纫组、纳鞋底组、糊纸盒组等生产自救工厂。1965年,有生产厂(组)11家,职工380人。1966—1970年,新发展工厂21家,职工191人。1970年底,共有工业企业32家,从业职工571人,其中粗具规模的工厂有14家。是年完成工业产值367.8万元。1973年交碑林区工业一科、二科工厂9家,交市管工厂2家。1976年,辖区内由开办的生广、服务企业41家,与企业挂钩的服务队150个,当年完成营业额49万元。1979—1986年,东关南街的街道企业和所办企业都有了长足发展。1986年底,街道有工业、商业、建筑、运输等企业87家,实现社会总收入2100万元,利润210万元。1993年,街道工商企业发展到129家,居(家)委会的“十小”企业发展到94家。是年完成社会总收入6747.81万元,实现利润496.5万元。其中街道企业社会总收入6559.81万元,利润479.5万元;居(家)委会企业社会总收入188万元,利润17万元。其中独立核算工业企业3家,职工167人,资产合计469.4万元,产值1416万元,产品销售收入198.6万元,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11.5万元,利润负25.5万元。
第二产业
2011年,东关南街街道工业总产值达到5.6亿元,比上年增长62%,
工业增加值1.6亿元。2011年,东关南街街道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职工1200人,实现工业总产值5.6亿元。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2家。
第三产业
2011年,东关南街街道有2家大型超市相继落户境内。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9.1亿元,比上年增长35.2%。
截至2011年末,东关南街街道有邮政网点27个。电信服务网点26个。
交通
东关南街街道境内
西安地铁1号线通勤。主干道有兴庆路、环城东路、东二环路、咸宁西路等。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东关南街街道有独立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4个,各类科技人才54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436人,经营管理人才70人,在建筑工程、纺织、印染工程设计、标准化信息科研服务、大中型轻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取得很大成就。主要科研机构有国家林业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
陕西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
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陕西省轻工业工程院等。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东关南街街道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1546人,专任教师158人;小学5所,在校生3584人,专任教师19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306人,专任教师7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501人,专任教师44人;
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生1349人。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东关南街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个。专业卫生人员105人,其中执业医师37人,执业助理医师6人,注册护士4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6人、执业(助理)医师0.64人、注册护士0.67人。2011年,东关南街街道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9.93万人次。2011年,东关南街街道
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63/10万。
劳动就业
2011年,东关南街街道新增就业人员4009人,有132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1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40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
社会保障
2011年,东关南街街道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9908人,比上年末增加352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5554人,参加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4354人。
社会福利
2011年,东关南街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15户,人数2794人,支出1062.4142万元,比上年增长1.3%;城市医疗救助569人次,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7人次,支出3.192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5人。社区服务设施36个,其中
社区服务中心10个,社区服务站10个,其他社区服务设施16个;社区日间照料床位数15张,社区留宿照料床位数15张。经常性社会救助工作站、点和慈善超市8个。
风景名胜
兴庆公园
西安市兴庆宫公园建于1958年,是在原唐兴庆宫部分遗址上兴建起来一座集文化娱乐与遗址保护于一体的西安市内最大的城市公园。中国公园协会副会长单位;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西安市重点旅游窗口单位。
公园位于古城西安明城墙东面,在西安环城南路延伸线——咸宁路西段北侧,正门与知名学府——西安交通大学北门相对。占地面积750亩,其中湖面150亩,绿地面积30.2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近90%。园内有珍稀树木14种约370株。现有植物约300余种,其中乔木约1万4千余株,灌木约6万4千余株。
公园于2006年7月实行免费开放,年接待游客约900万人次。公园设计上采用大写意的手法,泼墨挥洒,取西北高东南低之势,三山植林木,湖中立三岛,以龙池为中心,在郁郁葱葱,山水相依之中,按原兴庆宫的方位,布设了沉香亭、南薰阁、花萼相辉楼、长庆轩、五龙坛、彩云间等仿唐景点建筑。后来还为日本遣唐使
阿倍仲麻吕修建了纪念碑。在各风景点与古建筑之间,架设有形态别致、命题清新的多个拱桥,整个园林与周围自然环境遥相辉映又各自成趣。兴庆湖和山丘也都和园内建筑融为一体。公园建筑上整体吸收了唐代的营造艺术,在继承中国园林布局、建筑方法上都有一定的创造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