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街道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下辖街道
东关街道,隶属于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地处中心城区东南部,东、东南、南与七里街道接壤,西南隔汉江南郑区大河坎镇相望,西邻中山街街道东大街街道,西北和北关街道交错,北、东北与七里街道相邻。辖区总面积8.4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因地处城区东关而得名。
1950年,属原南郑市第二区。
1956年,始建东关办事处。
1960年,改为东关管理区。
1965年,复设东关办事处,隶属于城关镇。
1992年10月,原石马乡东塔村、雷家巷村、工农桥村并入改为东关街道。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东关街道辖陈家营、东塔南路、汉丰、朝阳、南团结、马家巷、北井巷、塔儿巷、东塔9个社区,雷家巷、工农桥2个行政村;下设23个居民小组,16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3年,东关街道辖11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兴汉路牛家桥。
地理环境
东关街道地处中心城区东南部,东、东南、南与七里街道接壤,西南隔汉江南郑区大河坎镇相望,西邻中山街街道东大街街道,西北和北关街道交错,北、东北与七里街道相邻。辖区总面积8.4平方千米。
人口
截至2011年末,东关街道辖区总人口50876人,其中农村人口6527人。总人口中,男性25845人,占50.8%;女性25031人,占49.2%。2011年,东关街道人口出生率为8.0‰,人口死亡率4.0‰,人口自然增长率4.0‰。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057人。
根据汉中市汉台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东关街道常住人口为5551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东关街道财政总收入437万元,比上年增长30%。
截至2011年末,东关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8675元。
第一产业
2011年,东关街道农业总产值961万元,比上年增长22%,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农业耕地面积845亩。
东关街道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2011年,东关街道粮食生产370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2011年,东关街道蔬菜种植面积520亩,产量1137吨,主要品种有叶菜和白菜类,其中油菜126吨,白菜122吨,芹菜112吨。
东关街道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东关街道生猪饲养量442头,年末存栏82头;羊饲养量160只,年末存栏130只;牛饲养量109头,年末存栏99头;家禽饲养量0.87万羽,上市家禽0.65万羽。2011年,东关街道生产肉类40吨,其中猪肉37.7吨,牛肉1吨,羊肉0.3吨;禽蛋12吨,鲜奶223吨;畜牧业总产值28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9.6%。
截至2011年末,东关街道有大型农业机械83台(辆)。
第二产业
东关街道工业以加工业为主。境内有企业16个。2011年,东关街道工业总产值达到3亿元。
交通运输
东关街道境内兴汉路、莲湖路、风景路、滨江路横贯东西,东环路、梁州路、南北团结街纵贯南北,形成“三纵四横”的交通网络格局。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东关街道有文化艺术团体1个,会员28个。电影放映单位1个,年放映20场次,观众达800余人次。2011年,东关街道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东关街道有幼儿园(所)1所,在园幼儿400人,专任教师35人;小学5所,在校生2680人,专任教师19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71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东关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个,其中市中心医院、传染病医院各1个,病床1200张,专业卫生人员683人。
2011年,东关街道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6288人,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东关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519户,人数5793人,月人均300元;城市医疗救助10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2人次,共支出25.9万元;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230人次,支出6.93万元。农村生活保障户数182户,人数418人,月人均10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3人,支出4.94万元;农村医疗救助13人次,支出4.9万元;农村临时救济132人次,支出3.96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6人。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个,安置残疾职工70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4010人,城镇养老保险60岁以上人员587人。
2011年,东关街道新增城镇职工养老保险156人,新增工伤保险45人。完成低保复审2519户,农村低保复审182户,发放城市医疗救助门诊卡300本,救助金9万元。为符合条件的525名高龄老人发放生活补贴,发放抗美援朝补助资金7000元,发放年满60周岁农村义务兵4人一次性生活补助6480元,发放18万元农村独生子女保健费,落实各类奖励扶助资金2.8万元,对18户计生家庭进行奖励扶助。2011年,东关街道新增就业人员956人,有318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安排公益性岗位110人。劳务输出2946人。小额贷款23人192万元,组织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80名,组织各类劳务输出培训518名。
历史文化
汉中东塔
汉中东塔,又称净明寺塔,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东关街道,地处东关正街净明寺院内,是旧时汉中的标志性建筑,曾与饮马池构成“汉中八景”之一,称为“东塔西影”。属于南宋方形十三级密檐式砖塔。
净明寺始建年代不详,明洪武八年(1375年)重建,清代重修,20世纪后半叶曾改设“东塔小学”,2000年维修,恢复寺院格局,由前殿、后殿和东西厢房组成,建筑面积720平方米。塔建于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年),后世有修葺。原为十三级,1953年维修时去除坍塌的顶部两级,恢复塔刹。
现塔十一级,残高16.5米,底边长4.37米。塔身底层特高,正面辟券门,内设小方室,高约3米(今已封堵)。以上各层实心,逐层收减高宽。层间叠涩檐下施一排菱角牙子。二层以上均四面当中辟券龛,内置立砖一块(原当有供奉),龛两侧各砌单层亭阁式小方塔1座。塔顶呈圆形收束,置宝瓶式塔刹。底层东面嵌1953年款修塔碣1方。1953年维修时,发现塔顶(天宫部位)残存压角铁狮1对,其上镌有南宋“庆元四年洋州城西街李子昭谨舍”字样,为确定该塔建造年代提供了物证。洋州,即今汉中市洋县(唐代为洋州治所)。另外,塔砖上还多见“梁”字铭文,今汉中及附近地区在西晋、南朝、隋唐时期均为“梁州”之域,或可证寺及塔均始建于唐或唐以前,现塔或为南宋重建,利用了原塔的部分旧砖。该塔的典型特征:各层券龛两侧砌单层亭阁式小方塔1座,这种装饰手法在关中宋塔中不曾见,但见于唐代小雁塔(第五至十一层南北券窗两侧饰小方塔),此种情况值得研究者注意。
1995年对塔身实施了维护;2000年对寺院配殿进行了维修。
1957年5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汉中市东塔”为第二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4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更名“汉中市东塔”为“汉中东塔”,并公布保护范围。重点保护区以塔为中心,东至东塔小学办公院,西至东塔小学教师宿舍,南至小学厨房,北至小学办公室;一般保护区东至操场边围墙,西至教师宿舍,南至东关正街,北至小学北围墙;建设控制地带同一般保护区。
2013年5月3日,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2 17:4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