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军事政治大学 (后改称
中南军事政治大学)1945年10月,遵照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
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总校之大部及第1、第3分校离开陕西省
延安,同年12月到达吉林省
通化,改建为东北军事政治大学,隶属
东北民主联军建制,
林彪兼任校长,
彭真兼任政治委员
1946年6月,林彪兼任校长,罗荣桓任政治委员,何长工任副校长。下设东满、南满、西满、北满、冀察热辽五所分校及第一、第二支队。
1946年5月,东北军事政治大学迁到北安。
1946年9月1日又迁至齐齐哈尔,不久建立了东、南、西、北满、翼察热辽五个分校。
1947年春节,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事政治大学专门组织了数百人的秧歌队和高跷队向当地的老百姓拜年,受到热烈欢迎。
1947年5月1日,东北军事政治大学西满分校在齐齐哈尔成立并举行了第一期开学典礼。倪志亮任校长,李敏任副校长,张驾伍任政治委员。12月,东北军事政治大学由北安迁到齐齐哈尔。东北军事政治大学为了集中办学,将各分校和教导团全部收归齐齐哈尔总校。林彪兼任校长,倪志亮任副校长,吴溉之任副政委,曾国华任教育长。
1949年8月,东北军事政治大学校部及第一、二、三、五团随四野总部机关南下武汉,改称华中军政大学,12月又改称中南军政大学。8 月 25 日,留下的第四团与辽东、辽西、热河三个省军区教导大队及四野后方第一、第三医院合并,在原址改建为东北军区军政干部学校。伍修权兼任校长,周恒兼任政治委员,刘子仪任第一副校长,彭施鲁任第二副校长,朱士焕任副政治委员,吴殿甲任政治部主任。
1951年1月,军政干部学校改称第二十七步兵学校,直属中央军委。1953年又改为第七步兵学校。
1955年6月,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齐齐哈尔步兵学校。1956年初,划归沈阳军区代管。1959年4月15日,齐齐哈尔步兵学校移驻辽宁省锦州市,改称锦州步兵学校。
东北军政大学共培养和训练了数十万军事、政治干部。她就像一座革命大熔炉,使有志青年在这里得到了陶冶和锻炼,对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在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有 120 位牺牲在东北解放的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