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北大鼓因一度盛行于沈阳,而沈阳于清末曾设奉天府,故曾有“奉天大鼓”之称。民国十八年(1929年)奉天省改称辽宁省后,又曾称作“辽宁大鼓”。
历史沿革
起源背景
东北大鼓原名奉天大鼓,也称辽宁大鼓。关于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乾隆年间(1736-1796年)一个叫黄辅臣的弦子书艺人到沈阳献艺,在吸收了东北民歌、东北小调的基础上演化而成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一个人打板击鼓演唱,另一个人弹三弦伴奏,一部书少则说三五天,多则说十天半月。还有种说法是东北大鼓起源于辽西农村,当时的农民买来一些鼓词小唱本,在农困时有人照着唱本用当地的土调唱。那时候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机,男女老少坐在一起,听人来唱“唱本”也是一种乐形式。当时只要是念过一两年书的人就能顺着明唱词的韵律往下唱,有不认识的生字也能顺下来,因此唱“唱本”还能多认识一些字。后来出现了专门叫唱“唱本”的民间艺人,农闲时走乡中户,手操三弦,自弹自唱,老百姓都叫它“电大鼓”。有一些农村的人常以此为生,有时还替人算命、批八字东北大鼓传承人霍大题般是正月里以算命为主,平时则走乡串户赶会,谁家办喜事、寿宴也请艺人去说书唱曲叫“说乐书”。如果某个地方久早无雨,老百姓许愿希望天降大雨,也请说书的艺人去说段,叫“说愿书”。有些艺人出名了,就开始往城市跑。大约在道光(1821-1850年)、咸丰(1850-1861年)年间,在奉天(沈阳)已经有鼓书艺人或摆或走乡串巷去献艺。
发展情况
东北大鼓在光绪末年(1908)已趋成熟。清代末年,随关内移民流入,东北农村已地方化的弦子书,群众称之为“土大鼓”或“电大鼓”。同时,北京、沈阳一批移民来到黑龙江,其中一些书曲艺人也将“奉派”、“南城派”等大鼓带到黑龙江。
20世纪30年代后,是东三省奉天大鼓发展呈现兴盛的时期。在辽宁省地区,奉天大鼓一些著名演员经常去京津一带演出,有些演员还灌制了唱片,对其本人和奉天大鼓在全国曲坛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如去关内演出的先驱人物——老艺人王玉林,在1910年就把奉天大鼓带进了天津,这正是奉天大鼓蒸蒸日上的发展时期。1930年,老艺人傅凌阁领着七个女儿组成傅家班进入北京,专唱短篇段儿书,连续演出两年之久,为奉天大鼓在京城曲坛扩大了影响。1931年左右,被誉为鼓界大王的刘向霞到天津演出奉天大鼓,同样受到津门听众的称赞,百代公司为其灌制了《宝玉探病》、《刘金定观星》等唱片。此后不久,朱氧珍、朱士至、朱雅香等姊妹三人又驻足天津演出,其中朱氧珍在强手如林的天津曲坛占了应有的席位,胜利公司给她灌制了《黛玉望月》、《宝玉哭黛玉》等唱片,广为流传。通过这些演员在京津一带的演出活动,奉天大鼓的声誉和影响日益提高,从而也大大增强了奉天大鼓在全国曲坛的知名度。
20世纪40年代以后,即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沈阳时期,由于日伪的暴政和殖民统治,艺人受尽摧残,由于不得温饱逐渐放弃了书场演出,离开城市又开始了走乡串户的流浪生活,演唱些段儿书,赚些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生存而已,奉天大鼓进入了一个困难的低谷阶段。此后,随着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东北“光复”,大约在1945年解放战争前后,奉天大鼓称谓渐有更名,后约定俗成为“东北大鼓”。1946年至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东北的北部是老解放区,在中国共产党政策的支持下,下江派东北大鼓走上复兴之路。此时期是黑龙江的东北大鼓发展最繁荣的时期,艺人队伍也得到发展。如拉林县(1945年合并到五常县)等地还建立了书曲研究会,涌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演员,如“江南派”的夏尊品、舒焕章、金宝泉等,“江北派”的刘桐玺、孙桐枝、田云海等。
20世纪50年代末,黑龙江东北大鼓的演员队伍有了很大发展,仅五常县就有民间东北大鼓艺人60多名,全省大部分市、县曲艺团(民间艺术剧团)都设有东北大鼓演员、伴奏员编制。同时,一些优秀的女演员也涌现出来,如齐齐哈尔市曲艺团的满素芬、五常县曲艺团的刘淑清、双城县曲艺团的夏秀珍、鹤岗市曲艺团的杨丽芳等都红极一时。进入60年代,在现代题材书段创作上有很大发展,如夏晓华演唱的《江姐进山》、《雷锋》等。
1966年,进入“文革”的历史时期,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可以说给东北大鼓的发展敲了重重的一锤。东北大鼓也同其他曲种一样,受到“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严重推残。“四人帮”贬斥、诬蔑曲艺为“叫花子文艺”,关闭书场,放逐演员,东北大鼓日趋凋零。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虽曾出现短暂的复苏现象,但辽宁东北大鼓界原有演员已弃行改业,疏于技艺,而新一代演员又无从产生。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又受到港台流行音乐的冲击和影响,辽宁省的东北大鼓至此一蹶不振。
艺术特点
表演技巧
“鼓套子”,是东北大鼓艺人的基本功。开书时的鼓套,一是招徕观众;二是暗示观众即将开书。演唱中的鼓板起到调整节奏,烘托气氮的作用。鼓,讲究“打、捻、挑、压”。板,讲究“扬、平、立花”。扬是一种式,平是两头点,上边叫眼下边叫板。扬是唱慢口的,立是快唱时候用,花板是在唱中间的过门使用。鼓,又分过鼓、底鼓、起鼓、落鼓。鼓是指挥,鼓板一点,乐队得跟着走,哪停、哪动都有暗示。鼓一收,响动就停止。所以,鼓不但在打、捻、挑、压中指挥、伴奏,打出套数来,还得打出情来,打出喜、怒、衰、乐。如《宝玉探病》,演员一出场就比较严肃,鼓点也是深沉的。又如《擂鼓战金山》,一点鼓起慢板,三点下去就快,火爆。
表演形式
东北大鼓表演形式大多为演员一人自击鼓、板,配以一至数人的乐队伴奏演唱。
伴奏乐器
音乐唱腔
东北大鼓的音乐结构属板腔体,唱词的基本形式为7字句的上下句式。唱腔板式有大口慢板、小口慢板、二六板、快板、散板等。除此之外,还有悲调、西城调、怯口调等小调为它的辅助唱腔。
唱功特点
唱功是东北大鼓演员叙述故事的主要手段。过去有人认为东北大鼓不讲字正腔圆,那是不正确的。凡是唱功,字不正,口不开,腔不圆,字也就吐得不清楚。尤其是东北大鼓的唱腔,拖腔运用得较多,如果字不正腔不圆,就容易出现音包字的现象。艺人们说:“字半斤,音要四两”,演员在练唱时,一定要叼住字。一个字分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演员吐字也讲究“吐、立、归”。吐,指的是嘴皮子有力,又叫“喷口”。立,指的是字头吐出后,要把口腔打开,不然字就唱扁了。如:“天”字(tian),如果字腹“a”口腔打不开,就唱成了“tin”了,字立不起来,观众不解其意。在“天”的归韵时,要注意韵尾“n”,要归回前鼻韵,才能完成“吐、立、归”三个过程。咬字清楚有力、干脆、尤其在表现金戈铁马段的唱腔中,用的都是大口,如果吐字不清,就会“一道汤”。
艺术流派
东北大鼓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随着地域、风俗、人情的不同,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流派,如20世纪中期出现的“奉调”“东城调”“江北派”“南城调”和“西城调”等,各派都拥有自己的传统节目。以沈阳为轴心的“奉调”唱腔缓,优美抒情,适宜演唱《红楼梦》之类故事曲目,多演出《露泪缘》《忆真妃》等移植子弟书词的短段节目,代表性艺人有霍树棠等;以营口、盖县、岫岩、海城为轴心的“南城调”唱腔慷慨激昂,适宜演唱《三国演义》等铁马金戈类故事的曲目,代表性艺人有徐香九等;以锦州为轴心的唱腔“西城调”哀怨低沉,适宜《孟姜女寻夫》《罗成叫关》等悲壮类故事的曲目,代表性艺人有陈清远等;“东城调”以吉林为活动中心,以演唱《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题材的节目为主,代表性艺人有任占奎等,“江北派”(又称“北城调”)以哈尔滨松花江以北地区为活动中心,代表性艺人有刘桐玺等等。“江北派”和“南城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表演的节目多说唱《呼家将》和《薛家将》等长篇大书。
经典剧目
长篇剧目有《刘秀走国》、《紫罗袍》、《三侠五义》、《五女七贞》、《马潜龙走国》、《巧合奇冤》、《下南唐》、《千里驹》、《施公案》、《十粒金丹》、《回杯记》、《刘公案》、《明英烈》、《烈火金钢》、《红岩》、《节振国》等。
短篇剧目有《孙庞斗智》、《大西厢》、《罗成算卦》、《二进宫》、《杨靖宇大摆口袋阵》、《白求恩》、《渔夫恨》、《毛主席来到十三陵》、《刑场上的婚礼》等。
传承保护
流传现状
东北大鼓大部分的唱段已经无人能唱了,在沈阳,基本没有演出东北大鼓的地方和氛围,有名望的艺人大多谢世,最年轻的艺人也年近花甲,霍树棠当年教的21个学生也都转行了,东北大鼓处于后继无人的窘境。东北大鼓的听众大批转移,传承和演出遇到严重困难,生存出现危机,在此情势下,保护和发展东北大鼓刻不容缓。
东北大鼓在流行地人民的娱乐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曲本和音乐也影响了其他艺术,如《忆真妃》被多种鼓曲移植,唱腔曲牌“慢西城”被二人转吸收等等。但在20世纪末期以来,东北大鼓的听众大批转移,传承和演出遇到严重困难,生存出现危机,在此情势下,保护和发展东北大鼓刻不容缓。
保护措施
吉林榆树市政府采取了多项“非遗”保护措施。比如,由文化部门牵头成立了由相关部门、东北大鼓艺术工作者及民营企业家组成的东北大鼓抢救保护组织;扶持成立了民营的“市民曲艺茶社”;组织开展了“东北大鼓艺术展演”和“东北大鼓艺术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社会团体方面,各级各类文化艺术团体、单位及部门也以各种方式投入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为这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沈阳市群众艺术馆作为辽宁省东北大鼓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的承办单位,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征集资料,设立专室专柜专档保存资料,建立“东北大鼓陈列馆”,开办东北大鼓培训班,制定“活性繁殖”计划等,先后出版发行了《东北大鼓漫谈》(耿瑛著)、《东北大鼓音乐探寻》(张玉梅编著)、《东北大鼓艺术论辑》(金俨编)、《东北大鼓传统曲目大全》(耿瑛、杨微编)等书籍。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沈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沈阳市文化演艺中心)获得“东北大鼓”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传承人物
夏晓华,女,汉族,1954年生,吉林榆树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她出身于吉林省榆树县东北大鼓世家,6岁学艺,8岁登台,先后师从东北大鼓第三代传人马守信、刘玉玺,系“下江派”东北大鼓第四代传人。现为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曲艺部主任、研究员。其演唱声情并茂、刚柔并济,鼓板精到,表演细腻。代表作品有:《呼家将》《杜十娘》等。
入选非遗
2006年5月20日,东北大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1年12月15日,入选吉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评估合格,五常市文化馆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东北大鼓”项目保护单位锦州市文化演艺集团(锦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锦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曲艺价值
东北大鼓在流行地人民的娱乐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曲本和音乐也影响了其他艺术,如《忆真妃》被多种鼓曲移植,唱腔曲牌【慢西城】被二人转吸收等等。
各派东北大鼓在流行地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大鼓的曲目和音乐对当地其他艺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东北地方民俗及历史文化的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江北派东北大鼓”的曲目繁多,据统计,长篇大书有《银合走国》《五代残唐》等100多部袍带书。“江北派东北大鼓”是十分珍贵的中华古曲,发掘、抢救和保护“江北派东北大鼓”,不仅对丰富和完善中国曲艺史有积极的意义,对世界曲艺的发展和进步也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荣誉表彰
2018年5月26日,东北大鼓《学费的“隐情”》在由辽宁省曲艺家协会主办的辽宁省少儿曲艺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参考资料
242 东北大鼓.中国非遗网.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7 22:2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