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
东北抗联军的主力部队
东北抗联军的主力部队之一。1936年11月,由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第四团扩编而成。军长陈荣久,参谋长崔石泉,政治部主任郑鲁岩。下辖3个师:第一师(师长陈荣久)、第二师(师长李学福)、第三师(师长景乐亭)。全军1500余人。主要活动于虎林、密山、宝清、富锦、同江、抚远等地。1938年春编入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1940年4月编入东北抗日联军第二支队。1942年转移至中苏边境整训。8月编入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该军在虎饶地区10余县坚持抗战十余年,作战数百次,歼灭日伪军数千人。
发展历史
1932年10月,中共饶河中心县委创建抗日武装特务队。1933年4月,特务队改称饶河农工义勇军,共40余人。11月,编为东北国民救国军第1旅特务营,100余人。1934年2月3日,特务营改编为饶河民众反日游击队。6月3日,游击队攻占日伪据点爆马顶子后,以此为中心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部队发展到250余人。1935年9月,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4军第4团。1936年3月,第4团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第2师。11月15日,第2师扩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7军陈荣久任军长,崔石泉崔庸健)任参谋长,辖3个师,共700余人。1937年3月6日,陈荣久在天津班战斗中牺牲。崔石泉代理军长,率第7军进行了西林子、二龙山、七星河镇等战斗,部队迅速扩展到1500余人。9月29日,第7军编入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李学福任军长,崔石泉任参谋长。1938年9月28日,崔石泉带领40余人到挠力河西风嘴子伏击日军船只,击毙伪满军政部人员39人。不久,李学福病逝。1939年3月,景乐亭代理军长,王效明任政治部主任。至1940年1月,第7军仅剩200余人。4月,改编为抗联第2路军第2支队,部队化整为零,在乌苏里江沿岸和完达山区坚持游击活动。11月,部队在弹尽粮绝的困境中转入苏联境内。1941年7月,第2支队重返虎(林)饶(河)地区开展游击活动。1943年3月,再次转移到苏联境内整训,并编入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
编制
东北抗日联军第7军的前身是饶河农工义勇军。1933年4月21日,中共饶河县委创建了饶河农工义勇军,崔石泉任队长,金文亨任政治部主任。1934年2月3日,改编为饶河民众反日游击大队。1935年9月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4军4团。李学福任团长,朴振宇任副团长,李斗文任政治部主任,崔石泉任参谋长。全团250人。1936年3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4军4团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第2师。郑鲁岩任师长,李学福任副师长,崔荣华任政治部主任,崔石泉任参谋长。部队在同江、饶河一带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10月,以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第2师组建东北抗日联军第7军。军长陈荣久、参谋长崔石泉。全军编制3个师,共700多人。1师师长陈荣久(兼)。2师师长李学福,参谋长金铎。3师师长景乐亭,政治部主任金铁宇,参谋长阎敬山。1937年3月,7军军长陈荣久在战斗中牺牲,7军党代会决定崔石泉任代军长,并对7军进行整编。1师和2师合并为第1师李学福任师长,原5团扩编为新第2师,邹其昌任师长,云鹤英任政治部主任,景乐亭任3师师长,李一平任政治部主任。到1937年底,部队发展到1500人。1937年9月29日,第7军编入东北抗联第2路军。1938年1月,中共吉东省委书记、东北抗联第2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在饶河主持召开下江特委扩大会议,决定李学福任7军军长,崔石泉任军参谋长、代理军长,郑鲁岩任军政治部主任。王汝起任1师师长,姜克智任副师长,何可人任政治部主任。邹其昌任2师师长,金世昌任副师长,金铁宇任政治部主任。景乐亭任3师师长,云鹤英任副师长,刘延仲任政治部主任。1940年3月28日,第7军改编为东北抗联第2路军第2支队,第7军的番号取消。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16:31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