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雷公藤
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
东北雷公藤是卫矛科雷公藤属的藤本灌木。株高可达4米,小枝棕红色;叶椭圆形至卵形,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形,边缘有细锯齿;圆锥聚伞花序较窄小,花白色,萼片先端急尖,花瓣长方卵形,边缘微蚀,雄蕊插生花盘外缘,花柱柱状,柱头稍膨大;翅果长圆状,中央果体较大,种子细柱状;花期6-7月;果期7-8月。
形态特征
卫矛科雷公藤属的藤本灌木,茎枝呈圆柱状,直径2-6mm。藤状灌木,株高可达4米。枝褐色,小枝棕红色,常呈六棱状,无毛,有小疣状皮孔。老枝灰褐色或褐色,节间长4-9cm;表面具突起的圆点状或纵向的长圆点状皮孔,叶互生;有5-6条纵向的棱线,叶痕隆起,互生,半圆形或近肾形,叶柄长1-4cm;叶腋常有芽,卵状三角形,有时可见灰绿色叶,常破损,完整者展平后长圆形、卵形或倒卵形,长6-15cm,宽3-10cm,或为分枝;叶椭圆形至卵形,长5-20m,宽3-12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边缘有细锯齿;基部阔楔形或圆形,先端急尖或长尾状。顶生聚伞圆锥花序,圆锥聚伞花序较窄小,长10-30cm,花杂性,白色,白绿色,径约5mm;花萼5;花瓣5;雄蕊5,萼片先端急尖,花瓣长方卵形,着生于浅杯状花盘的边缘靠外部;两性花的子房有3棱;雄蕊插生花盘外缘,茎质硬,较难折断,断面皮部薄,淡褐色,木部宽厚,黄白色;髓宽大,淡褐色或近白色。气微,味淡。花柱柱状,柱头稍膨大;蒴果具3薄膜质翅,翅果长圆状,中央果体较大,种子细柱状,暗红色;长2-1.5cm,边缘微蚀。花期6-7月;果期7-8月。
产地生境
东北雷公藤分布于中国吉林、辽宁、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东北等省地,在朝鲜、日本等国家均有栽培。生于1100米-2100米的山地林内阴湿处或生于山地林边、路旁、针叶或针阔叶混交林缘或林中。
生长习性
东北雷公藤喜光,喜冷湿环境及肥沃土壤。
繁殖方法
繁殖方式一般为播种或分根繁殖。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吉林中草药》:“消积利水,活血解毒。痞积,黄疸,疮毒,瘰疬
东北雷公藤根或全株药用,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膨胀水肿、跌打损伤、疮疡肿痛、头癣、皮肤瘙痒、毒蛇咬伤等症状。
入药部位
根或全株。
性味
味苦、辛,性凉,大毒。
归经
归肝、胆、脾经。
功效
祛风除湿,利水消肿,杀虫解毒。
主治
类风湿性关节炎,臌胀水肿,黄疸,痞积,跌打损伤,瘰疬,疮疡肿痛,头癣,皮肤瘙痒,毒蛇咬伤。
相关配伍
治风湿性关节炎:东北雷公藤根、茎叶,捣烂外敷。30min后即去掉,免得起泡。(《东北药用植物》)
治疮疖:东北雷公藤9g,乌贼骨15g。共研细末涂之。疮干者以香油调敷。(《吉林中草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敷;或捣汁涂。
使用注意
内服宜慎,外敷时间不宜超过30min。
《长白山植物药志》:“内服宜慎。”
采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根切片或剥皮晒干,藤切段晒干。
经济价值
东北雷公藤因枝干韧性大,色美,可制手杖,茎皮纤维可造纸。
药理作用
对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
参考资料
雷公藤.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04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