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物理学院
东南大学下设二级学院
东南大学物理学院是东南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
历史沿革
1904年,三江师范学堂设立格致科,先后更名为理化科、理化数学部、数学理化部等。
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时期的数学理化部与国文史地部合并为文理科,下设物理系等8个系。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南京工学院设立物理教研组,物理系从此中断。
1983年,成立物理化学系。
1989年,更名为物理系。
2017年1月,成立物理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2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2个本科专业: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师资力量
据2022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物理学院有教职工114人,其中专任教师91人(教授41人,副教授42人,讲师8人),实验技术人员15人(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级12人),机关管理人员8人。专任教师队伍的博士学位比例达到97%,有博士生导师35人,硕士生导师84人。学院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人1,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8人,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江苏特聘教授2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入选者6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入选者5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入选者6人,江苏省双创团队1个,江苏省双创人才3人,江苏省双创博士8人,东南大学首席教授1人、特聘教授1人,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4人、青年特聘教授1人。
国家级教学团队:物理实验教学团队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王金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施智祥
教育部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董帅、倪振华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董帅、倪振华、陈华星
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顾佩洪、吕俊鹏、赵伟杰、张永超、李升、江云峰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杨永宏、施智祥、王金兰、徐庆宇、董帅、倪振华、邱腾、范吉阳
江苏特聘教授:林维维、苗霖
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王金兰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入选者:杨永宏、徐庆宇、王金兰、吕俊鹏、陈殿勇、李泽军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入选者:施智祥、杨永宏、徐明祥、倪振华、吕俊鹏
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入选者:徐明祥、王金兰、汪军、陈世华、吕准、董正高
江苏省双创人才:吕俊鹏、陈华星、马亮
江苏省双创博士:管杰、李强、苗霖、郝祺、仲帆、张嘉霖、巨明刚、张永超
学科建设
据2022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有1个省重点学科。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物理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物理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物理学
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物理学
教学建设
教材建设:
马文蔚教授主编的精品教材《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及与之配套的多种(纸质和电子)学习指导书、习题分析与解答、专题系列片、物理学原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现代工程技术物理基础专题等教辅用书,形成了在全中国有重要影响的立体化精品系列教材,被中国国内80余所高校长期使用,并曾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奖等。另外,马文蔚教授主编的《物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曾获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奖和国家精品教材奖,长期使用的高校达30余所。钱锋教授主编的《物理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曾获江苏省精品教材奖及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奖。董科老师主编的《工科基础物理学》获“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建设立项。
课程建设:
网络课程:叶善专教授主持的“大学物理网络课程”2000年率先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4A平台向全中国开放,曾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国家电子出版物奖。在此基础上创建的“叶善专大学物理教学工作室”可供学生自主学习、快速答疑、自我检测、师生交流等,曾获得江苏省高校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一等奖。
计算机TA:物理实验课程的计算机TA系统是物理实验中心自主研发的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网络多媒体学习资源和教学管理系统,计算机TA着重与学生一般性问题交互,教师侧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该系统自1999年开始陆续应用于预备实验、基础实验、课题实验、现代专题实验等各模块教学中,曾获得江苏省高校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一等奖。
预备实验:该课程于1999年在东南大学推出,是一门集补课、自主、体验于一体的课外开放课程,改变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自由度,引导新生从应试教育的学习模式向大学的自主学习模式转变。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
国家精品课程:双语物理导论
江苏省“十三五”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大学物理专题MOOC、预备性物理实验
中心建设: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中心
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物理实验课程“多重交互”教学新模式的创建与实践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双语物理导论”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创新
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勇于实践——工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8月,学院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2个校级科研平台。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分子铁电科学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校级科研平台:东南大学低维材料物理实验室、东南大学量子信息研究中心
科研方向
仪器设备
研究成果
据2022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每年承担国家级和部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每年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曾与兄弟院校合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各1项。
文化传统
院徽呈蓝色,为圆形,内环为一螺旋倒三角,将三个粒子分开,结构与学校校标相似,外环上下方分别为中英文院名。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本院简介.东南大学物理学院.
党政领导.东南大学物理学院.
优秀师资.东南大学物理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9 17:4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办学条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