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始创于1923年成立的国立东南大学电机系,是东南大学最早设立的三大工程学科之一,历经国立中央大学电机工程系、南京工学院电气工程系等重要发展时期。
办学历史
1923年,
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并入国立东南大学。同年,由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博士倡导创立电机工程系。
1927年,国立东南大学、河海工大等九所高校组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1928年,第四中山大学改名
江苏大学。同年4月,又定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其工学院下设电机工程科。
1932年,国立中央大学电机工程科改称电机工程系,下设电力工程组和电信工程组。
1937年,国立中央大学西迁重庆。工学院的系科虽有一些调整,但电机工程系却始终是工学院最重要的系科之一。
1946年,国立中央大学回归南京,电机工程系分为电力组、电信组,
陈章担任系主任。
1949年,国立中央大学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
1950年,国立南京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
1952年,国家对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成立南京工学院,合并了原南京大学、金陵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的电机系以及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学校的其他相关专业,设立
电力工程系,设置发电厂配电网及联合输电系统专业和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专科)。后来将电力工程系的电信组分出成立电信工程系,1954年更名为无线电工程系(4系)。
1954年,南京工学院电力工程系将机械系的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并入,更名为动力工程系,吴大榕担任系主任。
1955年,原工业企业电气化(专科)改为本科专业。
1957年,南京工学院动力工程系的发电厂配电网及联合输电系统专业更名为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同时设有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工业热能学专业。
1962年,自动控制系(8系)由动力工程系分出,并增设3个专业。
1962年,动力工程系开始招收电机、发配电专业研究生。
1965年,南京工学院动力工程系设有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工业企业电气化及自动化专业、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工业热工专业。
1966年,南京工学院停止招生。
1972年,南京工学院恢复本科招生。动力工程系招生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
1973年,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从动力工程系分出,并入自动控制系。
1977年,南京工学院动力工程系的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改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
1978年,南京工学院恢复招收研究生。
1979年,南京工学院动力工程系在全国率先设立电气技术专业。
1981年,南京工学院动力工程系获批设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
电厂热能动力及其自动化两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第一批)。
1984年,南京工学院动力工程系获批设电厂热能工程博士学位授予点和电机硕士学位授予点(第二批)。
1985年,南京工学院将动力工程系所属电工学科各组、室及专业分出,成立电气工程系,周泽存担任系主任。设有电工基础、电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技术四个教研室。设置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技术专业、
电气工程专业(专科),并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硕士学位授予点。
1986年,南京工学院电气工程系获批设电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博士学位授予点;设电力拖动及其自动化硕士学位授予点(第三批)。
1988年,南京工学院复更名为东南大学。
1991年,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增设电磁测量技术及仪器硕士学位授予点。
1994年,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
1997年,根据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电气工程系的学科名称进行了调整,博士一级学科电气工程下设电机与电器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两个学科。硕士一级学科电气工程下设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三个学科。
1999年,设立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并增设电工理论及新技术硕士学位授予点。
1999年,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技术专业整合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2000年,电气工程学科正式获批为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
2004年,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
2005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被批准为江苏省品牌专业。
2006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全国第一家接受教育部组织的专业认证,并顺利通过。
2006年,在电气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电气工程学院,设有电力工程系、电机与控制系、电力电子技术系。“电机与电器”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个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2007年,获批建设伺服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电力工程实验中心。
2007年,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
2008年,电气工程一级学科被评为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被批准为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2009年, 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入选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
2011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2011年,新设立的新能源发电和利用学科入选江苏省优势学科。
2012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入选江苏省高校重点专业类。
2013年,东南大学隆重纪念电气工程学院办学90周年。
2024年12月30日,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学院有专任教师96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56人,博士生导师61人(含兼职5人),硕士生导师35人。专任教师中97.92%具有博士学位,77.08%具有海外研修经历。有兼职院士2人,IEEE Fellow 1人,IET Fellow 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项目(海外)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教师4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秘书长1人,香江学者计划资助人选2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人,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人,江苏省特聘教授1人,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10人(18次)、“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19人,“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6人,“青蓝工程中跨世纪学术带头人”2人,“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8人,江苏省“SC”资助人选18人,南京留学人员科技创新项目拟择优资助项目5人,东南大学首席教授3人,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4人,东南大学青年特聘教授2人,东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8人,东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特设岗位-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人才专项”资助人选1人。
院系设置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现设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本学科现为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含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应用电子与运动控制、电气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二级学科,其中,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两个二级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设有电气工程
博士后流动站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
电气工程学院是国家“
211工程”、“
985工程”一期、二期的重点建设单位,是教育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副主任单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是
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2006年6月又首个通过教育部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科建设
电气工程学科为江苏省优势学科、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和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
学院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含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应用电子与运动控制、电气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八个二级学科,其中“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两个二级学科为江苏省二级重点学科。
教学建设
学院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会单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是中国首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学院《电机学》教材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2本入选“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本入选“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智能电网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验”获得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建有《电机学》国家精品课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电机学》入选江苏省线上一流课程, “新能源并网的电力系统调度虚拟仿真实验”入选江苏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电力系统分析》为江苏省精品课程。依托学院建有“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东大-金智科技电气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有“东南大学西门子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东南大学美国国家仪器公司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以及28个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
近5年,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一等奖1项。获国家一级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0篇。学生在国际国内各类竞赛成绩优异,获教育部“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国际大学生数模竞赛特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合作交流
学院与瑞典皇家工学院KTH、日本早稻田大学等高校签署“3+2”联合培养协议,与伯明翰大学签订并实施“东南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双学位培养项目”,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诺丁汉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悉尼科技大学、香港大学等境外知名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互派学者讲学、交换留学生、开展联合科研等。设有1个研究生全英文课程专业,博士生实现全员出国学习、研究或交流;建有本科生国际暑期学校,形成包含9门全英文课程的培养体系。近5年,相继承办了2022 IEEE国际电气与能源大会(CIEEC)、2021国际可持续电力与能源大会(iSPEC)、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国际学术论坛等国际高水平大型学术会议;聘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T. M. Jahns院士、英国伯明翰大学Xiaoping Zhang教授等7位海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低碳电力”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筹建取得实质性进展。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学院建有智慧建造与运维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先进电机与电能变换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电力工程实验中心、南京市电气设备与自动化工程技术中心、东南大学智能电网研究中心、东南大学风力发电研究中心,有智能电网动态模拟实验室、智能变电站实验室、Rockwell自动化实验室、三菱电机自动化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电机实验室、微特电机实验室、高电压与放电等离子体实验室。学院重视政产学研合作,与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共建了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东大-江苏省电力设计院研发中心等研究机构。
科研成果
近5年,主持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4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率2019-2021年连续3年位居全国电气工程学科前5;发表SCI收录论文1070余篇,EI收录论文95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52篇;授权发明专利97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1400余项。牵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等省部级科技奖共计14项。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9年度):高效高可靠风力发电机组关键技术及应用
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2019年度):低压非隔离逆变器及其并网应用关键技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
现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