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洲坳东周墓葬,位于江西省宜春市
靖安县水口乡水口村李家自然村,占地面积约1100平方米,是东周时期的古墓遗存。
历史沿革
2006年12月30日,发现李洲坳东周墓。
2007年1月6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开始抢救性发掘,田野工作至10月25日基本结束。
遗址特点
综述
李洲坳东周墓葬是一座带封土的大型土坑竖穴基葬。原封土高约12米,底部为圆形,直径30~35米,占地面积约1100平方米。
封土堆积
封土堆积可分为五层,第1层为黄色土,厚约0.1~2.6米;第2层为黄色土,夹杂青膏泥,厚约0.5~0.7米;第3层为黄色土,夹杂砾石,厚约1.7米;第4层为黄色土及青膏泥,厚约4.6米;第5层为黄色土、砾石及青膏泥,厚约1.75米。
墓葬形制
墓坑位于封土的正下方,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南北长14.5米、东西宽11.3~11.7米,墓口至底部深约4米。墓坑四壁陡直,表面均涂抹一层青膏泥作为保护。在墓坑东壁南端挖建一条东西向斜坡墓道,与东壁基本垂直,墓道宽3.2米,方向为85°。由于现代公路的破坏,墓道残长约5米。
墓坑底部最初为东南高,北部低,总体呈锅底状,不甚平整。填埋时,先在墓底铺垫厚约0.4~0.6米的青泥,使底面平整。发掘情况表明,在底部的这层青膏泥之上,还普遍垫有一层竹席,竹席错落交叠,使墓底成为一个整体。下葬时,47具木棺依次从墓道进入,在墓坑内由北往南排列放置。木棺的摆放位置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城。墓底北部为A区,共摆放有32具木(G1~32),多数为东西向,仅靠近西壁的两具为南北向。B区位于墓底的西南角,共摆放有14具木棺(G33-~46),南北向与东西向者各有7具。在墓坑底部的青膏泥之上,A、B两区紧密相连,没有明显间隔。C区位于墓底东南一角,仅见G47,其南侧还有一处未置木棺的空穴(G48),此区为单独分布,正对着墓道口。
木棺情况
木棺中,16具已朽坏(G1、G3、G9、G20~22、G31、G32、G38、G39、G41~44、G46、G47),3具被盗(G35、G36、G37),其余28具保存基本完好(G2、G48、G10~19、G23~30、G33、G34、G40、G45)。木棺多数呈东西向放置,少量为南北向(G31、G32、G40~46),排列密集。棺的大小基本一致,一般长为240~280厘米、宽50~80厘米。除G47为单棺单椁外,其余均为单棺。木棺均为上下半圆形结构,是将圆形整木对半剖开后,用斧、锛类工具挖制成棺身与盖,未发现用锯加工的痕迹。木棺有圆形榫卯套合型、凹面套合型和平面套合型三种不同类型,以圆形榫卯套合型加工最为精细、工艺最复杂。棺身内空为长圆形或长方形,以长方形者居多。木棺两端各留有4个圆柱状抬手,棺盖与棺身各2个,抬手长7~21厘米、直径约3~7厘米,下时有的抬手被砍断。根据南京林业大学的初步鉴定结果,木棺的材质多为杉木,仅一例为楠木。
依据木棺内的人骨遗骸及竹笥出土位置(竹笥通常在足部出现)可判断,棺内死者的头向大致可分为东向和西向。其中头向朝东者居多,包括G4、G7、G8、G10、G12、G13、G15~19、G23~30、G33;头向朝西的为G6、G11、G3,其余头向不明。47具木棺中,有22具发现有人类遗骸,主要包括人体骨骼和脑髓组织等。其中12具骨骼上发现有绿色的结晶体,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这类结晶体主要是磷酸铁盐类物质。人类遗骸能够检测的个体均为女性,年龄在15~25岁之间。葬式多数为仰身直肢,少量为侧身屈肢。在一些头骨上保存有头发,可见到清晰的发髻以及捆扎头发的发带。发现5具内保存有服饰,由此推测,有的死者入殓时似未穿戴服饰,只是用纺织品匹料或竹席包裹。一些死者身上佩戴有小件玉饰或组玉器。有10具木棺(G7、G11、G15、G17~19、G26、G28、G29、G33)内死者为仰身直肢葬。例如,G7是以竹席裹尸,头向东,左手环抱于胸前,右手直放在髋骨旁;在棺内发现有方孔纱。G26的死者头向东,面朝北,右手环抱于胸前,左手直放在髋骨旁;头部保存有用织物包扎的发髻,面颊部位有结晶体,在棺内发现了朱黑双色锦。有4具木棺(G6、G8、G25、G34)内死者为侧身屈肢葬。例如,G8的死者头向东,面朝北,双手肘交叉环抱于头部,右腿斜直,左腿屈膝,头骨上保存有头发;棺内发现方孔纱和绢。
文物遗存
综述
李洲坳东周墓葬共发掘出土各类珍贵文物600余件,有纺织品、竹木漆器、玉器、金器、陶瓷器等;还有大量的人体遗骸。其中大量的纺织品文物,品种丰富、色彩鲜艳、工艺较高,是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数量最多的纺织品,改写了中国纺织史;直径达30厘米的金龙神徽是中国考古已发现的同时期体量最大、结构最为繁复的金器。彩绘木剑、竹扇、竹席等,年代最早、保存完好。
纺织品
李洲坳东周墓葬出土纺织品共300余件。质料可分桑蚕丝和麻两种,包括各种不同密度的纱、绢、绮、织锦、刺绣,以及编织组带等。其中,G11出土的一块方孔纱,长188厘米、宽150厘米,是中国考古已发现的时代最早、面积最大的整幅拼缝织物。G26出土的织锦保存较完好,由朱砂矿物颜料染线织造花纹,有各式几何纹和动物纹样;密度较高,每厘米有经线240根。此外,还发现了服装实物,以及几种复杂的纺织物新品种。
竹扇
李洲坳东周墓葬发现的竹扇是单柄刀形,以精细竹篾编成,长37厘米,宽25厘米,是中国出土最早最完整的竹扇。
竹席
李洲坳东周墓葬发现的竹席用料为精致的上等竹篾,采取正、反“人字纹”交错编织法编织而成,1.8米x0.8米见方,表面还经过了碳化处理,使之不褪色、不腐烂。
金质神徽
双圈陶环内镶嵌金质神徽,直径48厘米,酷似方向盘,表示掌握着巨大权力的领袖人物。金质神徽(直径30厘米)龙形纹样经捶揲而成,分里、中、外三圈装饰。里层三组简体龙纹、中圈五组卷尾龙纹,外圈七组龙纹。该器是中国考古已发现的同时期体量最大,结构最繁复,反映等级最高的代表政治权力的金器。按周代礼制,天子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使用七鼎六簋,使用“七”组龙纹的级别应该相当于诸侯王一级。所以G47的主人就是当时靖安这一带最高级别的行政首领—诸侯王。
主要展览
李洲坳东周墓葬遗址馆
2009年12月,陈列馆区改造基本完工,并对外免费开放。新改造的陈列馆设置有三个展厅、文物库房、文物修复室、监控室、学术报告厅、贵宾室、观众服务中心。博物馆立足于本馆馆藏文物的优势和特色,特别是李洲坳东周墓葬出土文物,举办有两大固定的基本陈列:《迷失的王国》《靖安文明之光》。
价值意义
李洲坳东周墓葬出土了大量的纺织工具和纺织品,是中国考古已发现的时代最早、面积最大的整幅拼缝织物,印证和丰富了古代文献关于这类纺织品的记载,具有重要价值。李洲坳东周墓葬发现保存较完好的人类遗骸,包括脑髓组织及头骨、牙齿、毛发等。这是在江南酸性红壤地区首次发现数量众多、保存完好的人类遗骸,填补了中国南方地区先秦人类学研究的空白,意义重大。许多人体骨骼上长满翠绿色的磷酸铁盐类结晶物也是罕见的发现,在科技考古领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人头骨上发现的发辫,对于中国早期服饰史的研究县有重大价值。从考古学层面分析,李洲坳东周墓葬的许多随葬品与江西贵溪崖墓发现的同类器物基本一致,与湖南地区越人墓葬的随葬品组合也相似,反映了南方越人集团所具有的特殊文化现象。同时,从墓葬结构以及漆器等器物的特征分析,又具有某些早期楚文化的因素。因此李洲坳东周墓葬所代表的应是一支具有深厚越文化因素、又受到某些楚文化风格影响的新型青铜文化。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李洲坳东周墓葬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获荣誉
李洲坳东周墓葬被评选为200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李洲坳东周墓葬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水口乡水口村李家自然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李洲坳东周墓葬,路程约10.5千米,用时约16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