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法门指
五祖的法门,因
五祖弘忍禅师住在
湖北蕲州黄梅县之
黄梅山,其山在县之东部,因而叫做东山。
历史演进
合浦之有寺庙,以东山寺为始。
秦汉之际,南越王
赵佗驻军合浦,设行宫作大本营,指挥训练水师,筹集军粮,反击入侵的
瓯雒国军队。
汉末三国纷争,
合浦郡时为吴土,时为晋地,战事频繁,南越王行宫由是湮没。
晋兴,郡人在行宫故地建灵觉寺,为广西现存最早的两间寺庙之一,故有“三廉古刹”之称。
南朝萧梁时期,天竺高僧达摩渡海而来,到东山寺参禅礼佛时,赞东山寺有“佛光云霞”之瑞。
隋唐一统,佛教兴盛,灵觉寺一度以
达摩之言改称“云霞寺”。
宋,宝山成禅师拜缘至珠城,因闻
达摩之名及所留圣迹,遂立愿重修扩建寺庙,寺成,以
达摩所创
禅宗传至
五祖弘忍东山开法,史称“东山法门”,故以“东山”为寺名,以示系出
禅宗“东山法门”之源。时为一方胜景,
岭南名刹。
那时,东山寺建成四进,南北两庑。其一山门,其二金刚殿,其三
大雄宝殿,其四
观音殿。供奉
四大天王,佛祖
释迦牟尼及阿难和
迦叶、
十八罗汉,
观音大士,护法天尊诸法相。由是,东山寺佛缘深厚,名声显
于三廉,功德广播八属。
环境
东山寺为历代历朝名人雅士,官宦谪臣、居士僧侣探胜寻踪、抒怀寄情、问禅悟道、皈依佛缘之所,时人或“理屐携琴看舞鹤,邀朋扶杖伴僧间”,或“镇日论诗频击钵,白云深处不思还”。“菩提老树迷孤寺,明镜高台接远山”、“风送梵钟喧上界”、“枯座跏趺老衲间”。三廉古刹,意境精妙,气派超凡,警世脱俗,幽雅辟尘之地,千古传诵。宋礼部尚书,大学士苏东坡居廉时,至寺访僧,欣然留书题句云:“孤云出岫岂求伴,锡杖凌空自要飞。为何庭松尚西指,不知名奘几时归。”极尽古寺禅意精妙。清
鲍俊为之作联:“宝花飞上界,灵鹫起东山。”又书牌匾“三联廉古刹”。护法天尊
韦陀殿亦有联云:“身是将军心护法,志归大士力降魔。”字体庄重凝厚,沉稳储蓄,更添加古寺神韵。清提督
冯子材、廉州知府等也为东山寺修建捐资,碑刻留名。
兴起
东山法门的兴起
达摩(磨)所传的禅,到初唐而忽然隆盛起来。被尊为四祖的
道信,住
蕲州(今湖北)
黄梅县的破头山(约公元六二0──六五一),会下有五百多人。
到了弟子
弘忍。也就是
五祖,在破头山东(所以也称东山)的冯茂山,继续弘扬(六五二──六七四),学众多到七百多人,成为当时中国的禅学中心。杜朏的‘传法宝纪’(七一三──作),形容当时的盛况为:“既受付嘱,令望所归。裾屦凑门,日增其倍。十余年间,道俗受学者,天下十八九。自东夏禅匠传化,乃莫之过”。
达摩的禅门,到这时才成为中国禅学的主流。再经六祖惠能门下──荷泽,南岳,青原门下的阐扬,进一步而成为中国佛法的主流。在中国禅宗的发展中,被称为“东山法门”的五祖弘忍,是有重要贡献的!五祖并没有著作,现有炖煌出土的‘导凡圣悟解脱宗修心要论’,署名“蕲州忍和上”,这也只是弟子们传述而撰集下来的。
修心要论
代表五祖禅的‘修心要论’,主要为:“夫言修道之体,自识当身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方诸佛”。“故知法要,守心第一。此守心者,乃是菩萨之根本,入道之要门,十二 部经之宗,三世诸佛之祖”。
‘修心要论’,大致代表了五祖的禅。然“东山法门”的面目,最好从五祖门人,分化一方的诸大弟子,所表见的禅风去理解。虽然五祖门下,悟入有浅深的不同,应机设化的方便也不必相同,但同承五祖的“东山法门”,在差别中应有共同的部分。从五祖门下的共同部分,来理解“东山法门”当时的情况,应该是更正确的。
五祖门人
五祖门人,有十大弟子,如‘
楞伽师资记’(七二0顷),‘历代法宝记’(七七四──),圭峰‘圆觉经大疏钞’(八二三)卷三之下,都说到“一方人物”的十弟子。还多少可以考见的,有曹溪惠能,荆州神秀,这代表了“南宗”,“北宗”二大系。此外在四川的,还有资州智诜门下的“净众宗”;“宣什宗”。五祖门下,遍布于中国的东西南北,代表中唐时期的禅门。
文殊般若与一行三昧
‘
楞伽师资记’说:“则天大圣皇后,问神秀禅师曰:所传之法,谁家宗旨?答曰:禀蕲州东山法门。问:依何典诰?答曰:依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
近代学者,对于禅宗史的研究,重视‘楞伽经’与‘金刚经’,甚至有人以‘楞伽’及‘金刚’,来区分禅的今古。这是以为:五祖以前,是楞伽禅系;到六祖,才以‘金刚般若波罗蜜’教人,成为般若禅系。
其实,五祖与六祖,五祖与其它门人间,能统一而理解其真意义的,应该是‘文殊说般若经’的“一行三昧”。‘
文殊说般若经’,现有三译:
一、梁扶南三藏曼陀罗仙所译,名‘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分为二卷。
二、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所译,名‘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一卷。
三、唐玄奘三藏所译,编入‘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七会,名“曼殊师利分”,二卷。
在这三译中,惟有曼陀罗仙的译 本,有“一行三昧”一段,如说:“如般若波罗蜜所说行,能速得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 “欲入一行三昧者,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 “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 。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功德,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
“一行三昧”,是般若与念佛的合一。修“一行三昧”的,先要“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在般若修学中,更修“一行三昧”,这是速疾成佛的法门。“一行三昧”,是“系缘法界”的,即缘一法界的无分别相而修。
这与一般的般若观照法界,有什么不同呢?“一行三昧”是以念佛为方便的。“一行三昧”的念佛,“不取相貌”,这是不观佛的相好,而是“专称名字”的。一心称念佛名,如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就能见三世一切佛。“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一切佛都是“乘一如,成最正觉”的。所以这是“系缘法界”──“一如”而称名 ,也就是从持名念佛,而直入实相念佛的。这样念佛的“一行三昧”,与般若相应,是速疾成佛的法门。
梁真谛三藏,也是经扶南国而来的,比曼陀罗仙们,要迟三十多年。在传说为真谛所译的‘大乘起信论’,也说到“一行三昧”:“依是三昧故,则知法界一相,谓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即名一行三昧”。
‘起信论’在说明修习奢摩他(止)时,说到“一行三昧”。基于法界一相,而显示“佛身”,“众生身”的平等不二,这一念佛而契入法界性的法门,正 如‘维摩诘经’所说:“观身实相,观佛亦然”。‘阿!B粊佛国经’所说:“如仁者上向见空,观阿!B粊佛,及诸弟子,并诸佛刹,当如是”。以法界无差别为观,而契入生佛一如,身土一如。“一行三昧”的特性,与此相合,而是以称名念佛与观法界性为修的。
神秀所传之东山法门
神秀所传“东山法门”,宗于‘文殊般若”的“一行三昧”,应重视这一特性──念佛,法性平等的合修。这一特性,‘传法宝纪”也明白说到:“忍、如、大通之世,则法门大启,根机不择,齐速念佛名,令净心”。
忍,是五祖弘忍。如,是五祖的弟子,潞州法如。通,是大通神秀。‘传法宝纪’说:五祖及法如与神秀,开启的禅门,是这样教导的。“念佛名”,“净心”:这二者,就是教授修持的方便,正是‘文殊所说般若经’中,“一行三昧”的修持方便。现在专从这两点,怎样的统一修持,来观察五祖门下,分头宏化的禅门。
北宗
先说北宗。在形式上,这是更近似“东山法门”的学派。一般以神秀为北宗。其实,神秀为北宗的代表人物,而北宗实为五祖门下,以嵩山为中心,而弘化于当时的政治中心──东(洛阳)西(长安)二京的禅系。神会秉承韶州惠能的禅风,以“南宗”为号召,黄河流域的五祖门下,也就被称为“北宗”了。这是五祖的大弟子们,神秀只是杰出的一位而已。从历史上看来,这一系中,以垂拱二年(六八六,五祖去世已十年了),法如在嵩山开法为始。法如于永昌元年(六八九)就去世了,所以不大著名。接着,神秀在荆州玉泉寺宏开禅法,门下盛极一时。久视元年(七00),受则天帝的礼请进京,被推为“两京法主,三帝(则天,中宗,睿宗)国师”,受到了无比的崇敬。神秀宏禅的时代,为六九0──七0六年。五祖的又一位弟子,安州玄赜,也在景龙二年(七0八),奉!1糪入西京,在东都广开禅法,约七二0顷去世。在这一时期中,还有五祖弟子嵩山老安,隋州玄约,资州智诜,都被征召入京,在两京一带宏化。则天帝曾征请了八 位禅师,大都是五祖门下。神秀的弟子中,义福,普寂。尤其是普寂,他奉则天的制命,代统本师神秀的法众。一直在京师宏化,一共三十多年,到开元二十七年(七三九)才去世。在当时的禅师中,享到了神秀那样的尊崇。普寂曾推神秀为六祖,自己为第七祖。这五十年,可说是北宗独占了北方禅门的时代。
北宗的禅风,过去只是从‘坛经’的“时时勤拂拭”,及圭峰的‘圆觉经大疏钞’,略知一二。近代由于炖煌写本,代表北宗的作品的发现,而逐渐明了出来。代表北宗的作品,有关史传的‘传法宝纪’,‘楞伽师资记’而外,重要的有‘大乘北宗论’,‘大乘无生方便门’,‘大乘五方便’(‘宗教研究’新十四卷二号),‘无题’(大英博物馆S二五0三),‘无题附赞禅门诗’。‘大乘无生方便门’,‘大乘五方便’,‘无题’,‘无题附赞禅门诗’,实为同一内容,只是传本不同──次第、详略,具阙的不同而已,为北宗当时传授禅法的 一种记录。
代表这一禅门的,是“五方便”:一、总彰佛体──离念门,依‘起信论’。二、开智能门──不动门,依‘法华经’(也通释‘金刚经’,‘维摩诘经’,‘华严经’)。三、显不思议门,依‘维摩诘经’。四、诸法正性门,依‘思益经’。五、无碍解脱──了无异门,依‘华严经’。‘坛经’中说:
“又见有人教人坐,看心看净,不动不起,从此置功”。 “此法门中坐禅,元不看心,亦不看净,亦不言(不)动”。
‘坛经’所指责的,正是五方便中的前二门。看心看净,是离念门;不动不起,是不动门。这是北宗传授修持的法门;其余三门,只是以此解通大乘经义。所以圭峰称之为“拂尘看净,方便通经”。“不动门”,虽参合了‘涅盘经’的闻不闻四句,而实则与‘楞严经’有关。如说:“和尚打木问言:闻声不?(弟子答):闻。不动”。“于耳根边证得闻慧,知六根本来不动。有声无声落谢常闻,常顺不动修行。以得此方便正定,即得圆寂,是大涅盘”。
这是根性常在不动的说明。和尚击木发声,问大家“闻声否”,与‘楞严经’的击钟验常一样。从根(闻等)性不动用功,开智能门,入佛知见。这部分搁下不谈。
北宗的传授,主要为总彰佛体──离念门。传授的前方便,是发愿、忏悔、受戒等。正授的方便,是这样:
“次各令结跏趺坐”。 问(原作“同”):佛子!心湛然不动,是没(什么)?言:净。佛子! 诸佛如来有入道大方便,一念净心,顿超佛地。 和尚击木,一时念佛。和(尚)言:一切相总不得取相,所以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看心若净,名净心地。莫卷缩身心!舒展身心,放旷远看,平等尽虚空看! 和(尚)问言:见何物?(佛)子云:一物不见。 和(尚)言:看净,细细看。即用净心眼、无边无涯际远看,(原有“和言问”三字,应是衍文)无障碍看!和(尚)问:见何物?答:一物不见。 和(尚)言:向前远看,向后远看,四维上下一时平等看,尽虚空看。长用净心眼看,莫间断,亦不限多少看。使得者然(疑是“能”字)身心调 ,用无障碍。 和(尚)言:三点是何?(佛)子云:是佛(∴,见‘涅盘经’,读为伊,代表佛大般涅盘。古人,现代的日本人,“佛”字每写作“!1漕”,就从 此意义而来)。 “是没是佛?佛心清净,离有离无,身心不起,常守真心。是没是真如?心不起心真如,色不起色真如。心真如故心解脱,色真如色解脱。心色俱离,即无一物是大菩提树。 佛是西国梵音,此地往翻名为觉。所言觉义,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于此法身,说名本觉。觉心初起,心无初相,远离微细念,了见心性性常(性常,疑为“常住 ”之误),名究竟觉”。
上来所引的,是‘大乘无生方便论’文。这是当时传授禅法的实录。“和”是和尚,禅法的传授者。“子”是佛子,指来会受禅的大众。传授,采问答式:一面说,一面用功,一面问,一面答。在大家结跏趺坐后,和尚先标举主题:“心湛然不动”,是什么?自己说:是“净”。这一“净”字,是北宗坐禅的要诀。所以接着说:“如来有入道大方便,一念净心,顿超佛地”。原则的说,北宗是直示“净心”,顿成佛道的。“净”,只是“净心”。主题宣示已了,和尚把“法木”(如惊堂木一样。现在讲经、传戒,也还用木)一拍,大家一起念佛。念什么佛?怎样念佛,虽不大明了,而北宗的禅法方便,的确是先念佛的。
来参加传授禅法的大会,只是为了成佛。念佛虽只是口里称名,却是引心向佛。进一步,要坐禅了。佛是“觉”,是“心体离念”,也就是“湛然不动”的 “净心”。所以要大家从“净心”下手用功。据北宗原意,不是要你执着一个“净心”,所以先引‘金刚经’句,一切相都不得取。一切相不取不着,就是净心了。“看”,就是“观”,用“净心眼看”,上下,前后,四方,尽虚空看。依北宗的见解,我们的身心,是卷缩的,就是局限在小圈子里。所以用尽一切处看的方便,从身心透出,直观无边无际,无障无碍。如‘无题’(大英博物馆S二 五0三)说:
“问:是没是净心体?答:觉性是净心体。比来不觉故心使我;今日觉悟,故觉使心。所以使伊边看,向前向后,上下十方,静闹明暗,行住坐卧,俱看。故知觉即是主,心是使。所以学此使心方便,透看十方界,乃至无染,即是菩提路”。
坐了一回,也就是看了一回,和尚就问:见个什么?坐者说:“一物不见”,就是“无一物”。一再问答,“一物不见”。尽虚空观而没有什么可得的,这就是系缘法界一相。然后和尚又问:∴是什么?是佛。一转而直示净心即佛,所 以说:“佛心清净,离有离无”。看心看净,只是“离念门”,“无一物”是“大菩提树”(依此开花成果)。对于“佛”的开示,直引‘大乘起信论’的“觉义”。觉是“心体离念”,“离念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所以北宗是以“净”──无一物可得为方便;以“离念”成就“净心”,顿成佛道的。
这是传授方式。学者在平时,当然不用问答,只是念一回佛,然后摄心看净。初学到尽虚空看,也还是有次第(很像修四无量观,由小而大,由近而远)方 便。到成就,就是证入。‘楞伽师资记’传五祖弘忍说:
“尔坐时,平面端身正坐。宽放身心,尽虚空际远看一字(可能是佛字),自有次第”。“若初心人攀缘多,且向心中看一字”。“证后坐时,状若旷野泽中,迥处独一高山,山上露地坐。四顾远看,无有边畔。坐时,满世界,宽放身心,住佛境界。清净法身无有边畔,亦复如是”。
‘文殊般若经’的“一行三昧”,专念佛名,系缘法界一相,能悟入众生与 佛的法界无差别性。“一行三昧”的修持方便,是否与北宗一样,当然还待研究。然在形式上,“东山法门”以般若的“一行三昧”为宗,疾成佛道;北宗的修法,也可说最近似了!
净众与宣什宗
五祖门下,分化于现今四川省方面的,不在少数。现今所能知道的,有“净众”(或作净泉),“保唐”,“宣什”──三派。保唐宗是不念佛的。这一派,形式上继承五祖弟子,而实受到南宗──曹溪禅的影响。净众与宣什,都没有详备的记录可考,现就可知的,略为叙述。
“净众”,继承五祖弟子,资州智诜的法脉。智诜也曾应则天的礼请;回到资州(今四川资中县北)德纯寺,长安二年(七0二)就去世了。弟子处寂(俗 姓唐,人称唐和上)继承宏阐,开元二十年(七三二)去世。继承人为无相(俗姓金,新罗人,人称金和上),移住成都的净众寺,成“净众”一派。智诜与处寂的传禅方便,无可稽考。无相──净众的开法情形(称为“开缘”),如‘历代法宝记’说:
“金和上每年十二月、正月,与四众百千万人受缘。严饰道场,处高座说法”。 “先教引声念佛,尽一气念绝,声停,念讫云:无忆、无念、莫妄。无忆是戒,无念是定,莫妄是慧。此三句语,即是总持门”。
净众宗的“开缘”,据圆觉经大疏钞卷三,知道与当时的开戒一样。这是集合大众,而进行传授与短期的学习。所以“十二月正月”,不是两次,而是从十二月到正月。大众集合后,先要修方等忏法,一七或二七。然后正授禅法,授时,先教大家引声念佛,也就是尽一口气而念。大概念了多少口气,声音停下来,开示禅法,总不离“无忆无念莫妄”三句。开示传授完了。接着就坐禅,如‘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之下说:
“授法了,便令言下息念坐禅。至于远方来者,或尼众俗人之类,久住不得,亦须一七二七坐禅,然后随缘分散”。
“净众”的禅法,先引声念佛,然后息念坐禅。而禅的内容,不外乎“无忆无念莫妄”。从‘文殊般若经’的“一行三昧”去看,这不外念佛,及以无忆无念莫妄的禅,而导入法界一相的境地。无相──金和上的禅法,无忆无念莫妄,是别有传承的,如‘历代法宝记’说:
“我此三句语,是达磨祖师本传教法,不言是诜和上,唐和上说”。“我达磨祖师所传,此三句语是总持门。念不起是戒门,念不起是定门, 念不起是慧门:无念即是戒定慧具足”。
金和上不认这三句为从智诜,处寂传来,而说是达磨传来。我以为:这是受到了曹溪禅的影响。如‘坛经’说:
“悟此法者,即是无忆、无念,莫起诳妄”。
“无忆、无念、莫起诳妄”,不就是“无忆、无念、莫妄”吗?金和上以无念为戒定慧具足,就是戒定慧等学。金和上宏禅的时代,与神会北上宏扬南宗的 时代相当。在有关神会的作品中,没有“无忆、无念、莫妄”的开示。那时,手写秘本的‘坛经’,金和上一定见到了,这才以达磨传来,与智诜,处寂不同,而以三句教人。
五祖门下的“宣什”宗,如‘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之下说:
“即南山念佛门禅宗也。其先亦五祖下分出,法名宣什。果州未和上,阆州蕴玉,相如县尼一乘皆弘之。余不的知禀承师资昭穆”。
“法名宣什”的意义不明,或是宗派的名称。宗派,或从地方得名,如“洪州宗”,“牛头宗”。或从寺院得名,如“荷泽宗”,“净众宗”,“保唐宗”。“宣什”,大致不出这二类。但在宗密时代,这一派的传承法系,已不能明确说明,只知道“从五祖下分出”而已。弘传这一宗的,有果州(今四川苍溪县),阆州(今四川阆中县),相如县。宗密在‘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中,也说到“果阆宣什”。这是宏化于四川嘉陵江上流的禅门。从他的传授仪式,与 “净众”大同而论,这多少受有“净众”,或常时传戒的影响。
“宣什宗”的传授禅法,也如‘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之下说:
“初集众,礼忏等仪式,如金和上门下”。 “欲授法时,以传香为师资之信”。“正授法时,先说法门道理,修行意趣。然后令一字念佛:初引声由(?)念,后渐渐没(低?)声,微声,乃至无声。送佛至意,意念犹麤,又送至心。念念存想,有佛恒在心中。乃至无想,尽(?)得道”。
“宣什”的传授,与“净众”一样,也是集众传授,而作短期的修习。在仪式中,“传香”是这一宗的特色。传授时,先开示法门道理,然后教授禅法。以念佛为方便:先念“一字”佛,就是只念一个佛字。在上面“北宗”中,也曾说“看一字”。在摄心入定的修习中,简单比复杂有效。五祖门下的念佛,大致是只念一“佛”字的。‘圆觉经疏钞’原文,有些错字,但意义还可以了解。传授即修持的方法是:先引(长)声念;渐渐的低声念;再渐渐的微声念,声音轻到只有自己听到;再不用声音念,就是意想念佛(一“佛”字)。意想念还是粗的 ,更微细是心念。心,应指肉团心(通俗是以此精神根源处的)。念念存想有佛在心里。这还是有想念的,更微细到想念不起,心佛不二,佛恒住心中,那就是 得道开悟了。念佛与禅,“宣什”是真的统一起来。这一修法,是可用以摄心入定的。在大小乘中,也有类似的修法。但只是这样,以为是得道了,有些人是不 会同意的。
曹溪的南宗
五祖门下,最特出而予未来佛教以重大影响的,是曹溪惠能,也就是六祖。六祖所传,也还是“东山法门”(‘宋高僧传’“惠能传”)。代表曹溪禅的,是‘坛经’。虽然近代学者,异说纷纭,而足以代表曹溪禅风的,还只是‘坛经’;‘坛经’只是为后人添附一些而已(‘坛经’问题,别论)。
‘坛经’的主题,是说“
摩诃般若波罗蜜”。‘文殊说般若经’,曼陀罗仙所译的,正名‘文殊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经说修“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如从这一点看,六祖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在五祖门下,并非创新,而是学有禀承的。上面说到,五祖门下传禅,一般是“念佛名”,“令净心”(不但北宗如此)。而‘坛经’主体──大梵寺施法部分,也是传禅的记录,却是这样说:
“善知识!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法”。 “总各各至心,与善知识说
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善知识虽念不解,惠能与说,各各听”! “迷人口念,智者心行。……莫空口说!不修此行,非我弟子”。
六祖以“净心”(六祖自己“净神”良久,才说话),“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教授弟子。念是口念的,六祖以念摩诃般若波罗蜜,代替了念佛。传说四祖道信,在吉州城被围困时,就劝大家“但念般若”(‘续高僧传’“道信传”)。“念般若”,在达摩禅系统中,道信已在提倡了。然念般若,如不解不行,是没有用的。真正的佛弟子,应该由念而解而实行的。上来五祖门下的念佛,并非称念佛名以求往生净土,主要是“佛”这个名词,代表了修行目标。念佛是念念在心,深求佛的实义,也就是启悟自己的觉性,自成佛道的。所以五祖门下所念 的,是“一字佛”(‘文殊说般若经’,作‘一佛”)。在‘坛经’中,不说佛而直指“般若”,如说: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须求大善知识示道见性”。
“般若”,“菩提”,是异名而实同的。依菩提而名为佛,也就是依般若而名为佛;佛与般若,本无差别。但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佛”每解为外在的,十方三世佛,不免向外觅佛,或有求加持、求摄受的他力倾向。六祖禅的特色,是直探根本,将一切──发愿,忏悔,归依,佛,都直从自身去体见,从自身本有“菩提般若”中去悟得。如说到佛时,就说:
“三身在自法性,世人尽有,为迷不见,外觅三如来,不见自色身中三身佛”。“凡夫不解,从日至日,受三归依戒。若言归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 即无所归”。
六祖重于自性佛,自归依佛,见自法性三身佛。而这就从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开示本有般若而显示出来。所以,以“念般若”代“念佛”,外表上不同,而实际一致。进一步说,比形式的念“一字佛”,更得五祖禅的真意呢!
六祖也说到一行三昧,但与一般的见解,也不相同。‘坛经’说:
“一行三昧中,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直心是。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说法直。不行直心,非佛弟子。但行直心,于一切法上无有执着,名一行三昧。迷人着法相,执一行三昧,直心坐不动,除妄不起心”。
‘坛经’以“直心”为“一行三昧”,可说受到‘起信论’的影响。‘起信论’说:“直心,正念真如法故”。称“真如三昧”为“一行三昧”,也没有说到“念佛”。依‘坛经’说:“直心”──行住坐卧,无不是“一行三昧”。这明显的,弹斥那“直心坐不动,除妄不起心”──重于坐禅,重于除妄的禅者。“东山法门”所宏传的“一行三昧”,一般以“念佛名”,“净心”为教。而实现净心成佛的方便,是坐禅,离念(除妄)。形成念佛与净心形式的。六祖的“一行三昧”,与一般不同,但不一定与五祖禅不合。
“北宗”,“净众宗”,“宣什宗”,依“一行三昧”而念佛,都是“一字佛”,都不是求佛摄受,愿生净土的。六祖以“见自性自净,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为宗;念“般若”而不念“佛名”,当然不会说“往生净土”了。‘坛经’有答韦使君疑问一则──念阿弥陀佛,能不能往生西方?六祖的答说中,指出“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净其心”。有几句话说:“心但无不净,西方去此不远。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顿教大乘,念佛往生路遥,如何得达”!
六祖彻底发挥了自净自作的自力说。对弥陀的悲愿摄受,念佛往生──他力佛教的特殊意趣,显然是不曾加以理会。从历史看来,四祖、五祖、六祖,六祖弟子的时代(六二0──七七0),一贯的是从自己身心,去自悟自修,自成佛道。六祖对往生净土的观点,有以为是为了破执。这是主观的解说,忽略了当时(一、二百年)的禅风。禅净合修,这是后人的调和,不是禅宗的原始意义。
这里想说到“保唐宗”的无住禅师(弘禅不久,约七六五──七七四),他批评向外求佛菩萨的人(‘历代法宝记’)说:
“大德!佛在身心,文殊不远。妄念不生,即是见佛,何劳远去!……说 偈:迷子浪波波,巡山礼土坡。文殊只没(这么)在,背佛觅弥陀”。
在形式上,无住是继承无相──金和上的衣法,而实际是别成“保唐”一派。圭峰‘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之下),以无住为五祖门下,老安(嵩山慧安)的再传弟子。然据无住弟子所作的‘历代法宝记’说,并不如此。‘历代法宝记’说:(无住)“忽遇(老安的弟子)白衣居士陈楚璋……密契相知,默传心法。……三五年间,白衣修行”。“天宝年间,忽闻范阳到次山,有明和上;东京有神会和上;太原府有自在和上,并是第六祖师弟子,说顿教法。……遂往太原礼拜自在和上。自在和上说:净中无净相,即是真净佛性。和上(指无住)闻法已,心意快然。……(自在)老和上……便与削发披衣”。
无住从老安弟子陈楚璋得法,又从六祖弟子自在和上得法并出家。‘历代法宝记’,认惠能为六祖,对神会也有良好影响。“保唐”有曹溪禅的特色,如批评“看净”的说:“法无垢净,云何看净?……看净即是垢”。论禅定说:“起心即是尘劳,动念即是魔缚。只没(这么)闲,不沉不浮,不流不转,活鱍鱍,一切时中总是禅”。这一派,圭峰称之为“教行不拘”,对佛教所有事相──“礼忏,转读,画佛,写经,一切毁之,皆为妄想”。这是不用任何仪式;出家众在一起,也没有任何制度;连日常经济,也不去顾问的一派。这是着重理证的, 受有曹溪禅的影响,而多少流于极端的学派。对佛教来说,不免引起破坏的副作用。与六祖门下有关,不向外求佛,所以附带的说在这里。
东山法门的原意
五祖门下传出的禅法,都是念佛名与坐禅相结合的。在宏传修习中,都成为定形的轨式,次第修习的历程。五祖禅门而流于这种形态,不是没有人感到失望,而发出慨叹的。杜朏的‘传法宝纪’就说:
“至乎今之学者(对“念佛名令净心”),将为委巷之谈,不知为知,未得为得。念佛净心之方便,混此彼流(?);真如法身之端倪,曾何仿佛!悲夫!岂悟念性本空,焉有念处(责念佛)!净性已寂,夫何净心(责净心)!念净都亡,自然满照。于戏!僧可有言曰:四世之后,变成名相,信矣!……今大通门人,法栋无挠,伏膺何远!裹足宜行,勉哉学流,光阴不弃也”!
杜朏是神秀弟子。对“念佛名”与“净心”,确认为五祖弘忍、神秀,禅门化导的方便。但当时神秀门下的“念佛”与“净心”,形式化而渐失五祖禅的真意义,不免发出了“悲夫”、“于戏”的慨叹!末了几句,显然是勉励神秀弟子们的。‘传法宝记’的著作,一般论为开元初年(七一三──)作。约为六祖惠能在曹溪入灭前后。这是早在神会北上以前,北宗学者自觉禅风的蜕变,而对北宗的批评。
弘忍、法如、神秀,有“念佛名”,“令净心”的方便,与后来的北宗,应有多少不同的。另一位北宗学者净觉,曾从神秀、老安、玄赜──三大师修学。从景龙二年(七0八)起从玄赜学了十余年,成为玄赜的入门弟子,玄赜曾以衣钵付嘱他。净觉在神龙元年(七0五)──二十二岁,就作了一部‘金刚般若理镜’。开元十五年(七二七),作了‘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李知非说他“由般若波罗蜜而得道”,是北宗中重视般若的大师。李知非‘心经略序’,说净觉“三十余年居山学道”;又说“比在两京,广开禅法,王公道俗,归依者无数”:这是北宗极盛时代,义福、普寂以外的又一系。他着有‘楞伽师资记’,是继承玄赜的‘楞伽佛人法志’而作的,约七二0年顷撰。‘楞伽师资记’中,传说了四祖道信,对“一行三昧”,“念佛名”,“令净心”的意见。净觉的出家学 道,离四祖道信已五十多年。所传的道信禅法,不知根据什么?然距离并不太久。五祖及其门下,都重“一行三昧”,而五祖的禅,是禀承道信的,所以所传道 信的意见,应有部分的真实性。净觉在‘楞伽师资记’中,引用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门’。这部禅法,内容相当丰富,也相当杂,这是有过补充与附加的‘ 入道安心要方便门’发端说:
“我此法要,依楞伽经诸佛心第一。又依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
这是标宗,提示了禅法的依据与宗要。在达磨禅(旧有的)用以印心的‘楞伽经’外,又增‘文殊说般若经’。以后五祖门下禅法的开展,都不离这一家法。如神秀“论楞伽经,玄理通快”;而对则天却说:“依文殊般若经一行三昧”。‘楞伽’与‘般若’的合一,是始于道信的。原文在标宗后,引‘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文,然后说:
“夫身心方寸,举足下足,常在道场。施为举动,无非菩提”。“除三毒心,攀缘心,觉观心;念佛心心相续,忽然澄寂,更无所缘念。大品经云,无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名无所念?即念佛心,名无所念。离心无有别佛,离佛无有别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所以者何?识无形,佛无形,佛无相貌。若也知此道理,即是安心。常忆念佛,攀缘不起,则泯然无相,平等不二。入此位中,忆佛心谢。即不须征。即看此等心,即是如来真实法性之身。……如是等心,要令清净常现在前,一切诸缘不能干乱。何以故?一切诸事,皆是如来一法身故”。“略举安心,不可具尽。其中善巧,出自方寸”。
这部分,是“入道安心要方便门”的根本。从念佛而契入“泯然无相,平等不二”的法界一相,就是“一行三昧”。念佛,是佛无相貌(经说:“不取相貌”)的;念佛而入无所念,即心即佛,为安心的方便。说到“看此等心”,“如是等心要令清净”,也有“看心”“看净”的意味。但这是在“忆佛心谢”,无所念而显的“净心”,这就是法身。“更不须征”(推求),只是照顾自心,净心常现前就得。
“一行三昧”的修证,虽如上所说,但众生的根性不一,所以从“念佛”而契入一法界性,情形也有多少不同,该论又说:
“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净”? “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计心,亦不思惟,亦不观行,亦不散乱,直任运,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独一清净,究竟处心自明 净”。“或可谛看心,即得明净,心如明镜。或可一年,心更(便?)明净。或可三五年,心更(便?)明净”。“或可因人为说,即悟解。或可永不须说,得解”。 “为学者取悟不同,有如此差别。今略出根缘不同,为人师者,善须识别 ”。
不同的安心方便中,有的是“不看心”,“不看净”,“不念佛”,只是“ 直任运”,心就自然明净。这与六祖的“不看心”,“不看净”,“不念佛”,有着非常的近似。在七二0年顷,从神秀,老安,玄赜所传,从四祖以来的禅门,有不看心,不看净,不念佛的存在。在岭南的六祖,直提顿教,只是四祖以来,深彻而简易的部分,给予特别的唱导而已。从杜朏与净觉的撰述中,坚定的相信,五祖弘忍所传的禅法,不只是“念佛名”,“令净心”;“看心”、“看净”那一类型的。在这自心是佛的立场,对于一般念佛,求往生净土的方便,四祖与六祖所说,自然归于一致(其实北宗等都是一样的),如‘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说:
“问:用向西方不”? “信曰:若知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究竟清净,即是净佛国土,更不须 向西方。……为钝根众生,令向西方,不为利根人也”。
‘入道安心要方便门’,后安立五门,第五门为“守一不移”。传为五祖所 说的‘修心要论’,就是宣说“守心第一”。这样的“守心第一”,禅风渐倾向 于常坐,发展而成为北宗的“直坐不动”,“除妄不起”。然而,四祖、五祖所传,是不限于此的。
结说
南宗与北宗的分立
从上来的叙述,可见南宗与北宗的分立,都是渊源于
黄梅,而且是始于道信的。道信以‘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为方便,实为此后禅门开展的重要根源。天台学者荆溪湛然(七一一──七八二),在‘止观辅行传宏决’(卷二之一)也说:
“信禅师元用此(‘文殊说般若经’)经以为心要。后人承用,情见不同,致使
江表京河,
禅宗乖互”。
这一说明,极为精确!‘文殊说般若经’的“一行三昧”,智者在‘摩诃止观’,明四种三昧,就引用以说明“
常坐三昧”。这部经从梁代译出以来,影响极为广泛。‘起信论’引用他,智者引用他;以“
念佛”,“观心”,作为即心即佛方便的道信,也引用这部经。道信是
达摩禅大发展的重要关键。传说:道信在
黄梅双峰以前,曾“留止庐山大林寺,……又经十年”(‘续高僧传’“道信传”)。大林寺,是智者门人智锴(六一0卒)开山的。道信到大林寺,约为智 锴晚年。一住十年,对天台的禅法,多少会有影响的。道信在
达摩禅的本质上,开展“一行三昧”的安心方便,而禅门大大的兴盛起来。“一行三昧”,在四祖 ,五祖时代,是应机而顿渐浅深不一的。“法受双峰”的慧忠,也还是“论顿也不留朕迹,语渐也返常合道”(‘宋高僧传’“慧忠传”)。
活泼泼的“一行三昧”,到了五祖门下,逐渐分流而形成对立。
禅学见解
四祖、
五祖、
六祖,凡自认
达摩系的禅,“
念佛”、“净心”的方便,极为普遍,也有“不念佛”、“不看心”、“不看净”的。然有一共同点,即从自心中自净成佛道。“
念佛”,浅的是称念佛名(一字佛),深的是离念或无念,就是佛。“
念佛”是自力,而不是仰凭佛力以求
往生净土的。金陵
法持,传说为
弘忍弟子,有净土的倾向。如‘净土往生录’卷中说:
“
法持……依黄梅忍大师得心焉。……持于净土,以系于念,凡九年,俯仰进止,必资观想”。
被称为五祖十大弟子之一的
法持,晚年专心于净土的观想,倾向于他力的念佛。从唐代(中唐以上)
禅宗的各派来看,这是多少感到奇突的。依‘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说法持为十弟子之一,是五祖对玄赜说的。然检玄赜的弟子净觉,依玄赜‘楞伽佛人法志’,而作的‘
楞伽师资记’,所说十弟子中,并没有
法持。‘
历代法宝记’所说黄梅十弟子,也没有
法持。虽然迟一些,圭峰已说到金陵
法持,但这到底是变化了的传说,不足为据。从当时“一行三昧”的念佛来说,
法持是不属于这一法系的。
禅宗对念佛的原始见解,一贯是自力的,作为
即心即佛之方便的。从“东山法门与念佛”的研究中,得到了这一明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