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张遗址 位于福清市东张水库淹没区白豸寺前。
1957年全省文物普查时发现,面积约5000平方米。1958年春,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为配合东张水库建设,进行抢救性发掘,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和历史系三年级师生参加,共开探方60个,揭露面积1500平方米,分甲区和乙区。甲区位于遗址西部,乙区在遗址东部,共发现房基2座,灰坑24个,灶址2处,并获得一批石器和陶器,其中石器1359件,主要是石锛(共703件),另外有斧、镞、刀、凿、矛、戈、研磨器、网坠、纺轮、穿孔石器、环、璜、佩饰等,陶器多为残片。
遗址文化层厚度约1米,乙区厚度达1米以上,有上、中、下三层堆积:下层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昙石山文化,出土陶片为泥质陶和灰砂陶,不见彩陶和印纹硬陶,石器以小型石锛为主,房基为椭圆形半地穴式结构;中层出彩陶和带黑色陶衣的泥质硬陶,房基为长方形地面建筑,墙基用石块叠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器时代早期;上层出印纹陶、彩陶、釉陶,还出青铜器残片一块,表明已进入青铜时代。
东张遗址是福建省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三个不同文化叠压关系的遗址,对研究福建地区史前文化分期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该遗址已被水库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