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柏林
柏林东部地区
东柏林(德语:Ost-Berlin)是对1949-1990年间柏林东部地区的称呼,源于盟军在1945年设立的柏林占领区。二战结束后,德国首都柏林被盟军划分为四块。由盟军占领的英,法,美管辖区合并成立了西柏林,前苏联占领区则被称为东柏林。
勃兰登堡公国时期
柏林是一个很古老的城市。这里最初是易北河东北的一片沼泽地,有西斯拉夫人部落的两个聚落点,名字分别是柏林(Berlin)和科恩(Cölln)。直到12世纪,日耳曼人驱逐定居在这里的斯拉夫人后,才在施普雷河畔建立两个村镇,并且沿用了其斯拉夫名字。柏林在1237年建成,位于施普雷河东岸,是商人的聚居区,科恩位于施普雷河西岸,是渔村。1307年,柏林和科恩合成为一市,名字定为柏林,在阿斯卡家族的统治下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14世纪,柏林加入波罗的海和北欧的重要商业同盟——汉萨同盟。但是此时的柏林只是神圣罗马帝国边疆的一个荒蛮城镇。
德意志王国时期
在普鲁士与汉撒同盟合并之后,德意志统一国家初步形成,最终成为了世界一线国家的德意志王国。王国的实力强大起来,柏林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随着经济的发展,柏林逐渐成为了世界现代化的大都市,并以其悠久的历史与众多的名胜古迹闻名于世。
二战时期
在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徒建立德意志帝国之后,狂热的民族主义者就视柏林为世界之都。然而随着二战的结束,柏林也由“世界之都”变为了一片废墟,紧接着柏林遭到了分裂。
分裂与对峙
二战结束时,德国英国、法国、美国、前苏联分区占领。冷战开始后,为了同东方社会主义阵营进行抵抗,美国将西方三国的占领区合并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联邦德国),苏联的占领区则成为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民主德国)。随着冷战的持续,德国成为了双方对峙的前线,柏林自然也难逃厄运。
1961年8月12日,根据东德政府的规定,一堵柏林墙横在了东西柏林之间,成为了德国分裂的象征。28年后,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德也随之合并。作为德国分裂的产物,柏林墙开始被拆除。
统一
1990年8月,东德人民议院决议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并入德意志联邦德国(西德),并于不久后签署了厚达1100页的统一合约。同年10月3日,全德人民一同欢庆德国重新统一(继1871年德意志统一后第二次统一)。冷战结束后,德国在原柏林墙的旧址上修建了两德统一纪念碑。东柏林也成为了历史。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03 16:06
目录
概述
勃兰登堡公国时期
德意志王国时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