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三角洲
广东中部地区
东江三角洲位于广东中部,它与西、北江三角洲共同构成珠江三角洲;东江三角洲与西、北江三角洲的发育过程虽有其相似性,但又有其独特之处。东江三角洲地势宽平坦荡,没有“岛丘”,自成体系,不象西、北江三角洲那样有多个“冲缺三角洲”。东江三角洲面积仅约一千平方公里,但地理位置重要,有广东“四小虎”之称的东莞市和华南水运枢纽的黄埔新港及正在兴建的新沙港区均在三角洲之内,经济十分发达。
三角洲的范围
东江应以赤岭峡西口为顶点。增江应以塘洲、金兰寺为北界。永宁河的上界约在沙头村附近。沙河则在翟屋附近。寒溪水既属东矛_〔的古汉河,而且沿程(万福庵、庙边王、下沙、茶山)有海河交互相的生物,故应把企石(入口)至峡日河段视作三角洲的范围。下游的北界应在黄埔新港的墩头基西涌,南界则到虎门镇附近。
地貌特征
平坦低洼
“平坦低洼”是东江三角洲地貌的主要特征。东江三角洲上无“岛丘”,一望无垠,十分平坦。三角洲顶端至出口,直线距离63km,高差仅7m,即平均坡度仅0.011%。三角洲地势相当低洼。顶端的东岸村和马嘶村,高程仅为6.0一8.1m和4.5一6.4m。 中部的石龙-中堂一带高程多在1.5一2.9m,下部的道滘-泥洲尾高程仅1.2一0.1m,至于其上部汊流寒溪水,地势更是低洼,是涝灾频繁的积水注地,虽经近40年的治理和填高,现仍有不少遗留的水塘、低地。例如上部的桥头镇东侧地面高程仅4.7一6.9m,比东江干流东岸村低1m多;中部的横沥附近高程仅1.1一1.5m,下部茶山只0.9一1.4m,均比东江干流两岸低,故而历史上经常积水易涝。1888年,东江决堤,水淹面积达25.7万亩,受灾人日26.2万,茶山镇水淹门楣,浸期长达半年。1939年这条古汊河沿岸也因东江洪水而遭受严重浸淹。
河汊如网
从图1可见,东江三角洲汊道发育。该图虽已将河汊大为简化,但仍可见汊道密如蛛网,纵横交错。在1/2心了航道图上量算,石龙以土的河网密度为0.67km/km^2;石龙至中堂-鹤田厦一线为0.98km/km^2;中堂以下为0.82km/km^2。与西、北江三角洲的平均河网密度相近。东江三角洲河网密度大是与地势低平直接相关的。东江出赤岭峡后,在平原上摆荡游衍,形成多条行洪汊道。石龙以下,更汇集了增江、沙河等源于北面罗浮山的多条山地河溪,水沙更丰,在未建堤围之前,经常冲决、游荡,并以不断分汉的形式堆积、泄洪。下部成陆较迟,沙洲尚未来得及合并,也是河汉众多的一个原因。例如西、北江三角洲相对成陆较早,故“东海十六沙”、“西海十八沙”等在元、明代旱己陆续合并;而东江三角洲下部成陆相对较晚,现仍处于归并、扩大的过程中。
河床淤积旺盛
东江多年平均输沙量为295*10^3t,增江为49.9*10^3t,合计为344.9*10^3t,绝对量虽远比西、北江少(西、北江为8367*10^3t),但相对量却不少。因为西、北江三角洲面积为8033.1km^2,东江三角洲为1042km^2,仅为前者的12.9%。据乔彭年计算,石龙至东江口(北干流)段的平均淤积量为2.53*10^4m^3/a,东莞水道(南支流)为11.87*10^4m^3/a,倒运海为44.11*10^4m^3/a,若按单位河长计,三者的淤积量分别为666m^3/a·km、2942m^3/a·km和24739m^3/a·km。三条水道合计的平均淤积量为58.51*10^4m^3/a,相当于东江干流博罗站同期悬移质年平均输砂量的23%,比西、北江相应河段占同期年平均输砂量的20.1%的比例大。局部河段淤积速率更大,据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师生的调查,三角洲中部的樟村-芦村段河床,近30年来淤积速率达2.3一2.6cm/a,厚街水道达8.3一10cm/a。故现今东江三角洲由于河床淤积旺盛而航运日渐萎缩,数十吨的小船也经常搁浅。江心洲比较发育,而且堆积迅速。江心洲普遍比两岸地面高2一3m。洪水期河水明显高于两岸地面。例如石龙的地面高程为1.8一2.9m,洪水位可达7.82m(1959年)。故东江洪水威胁甚为严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01 18:28
目录
概述
三角洲的范围
地貌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