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汶村位于广东省
梅州市平远县东石镇。在东石圩以东3公里处。北邻凉庭村,东南与太阳村相连,西邻汶水村。含黄行、上汶、新田三个自然村;辖土陂子、柿子树下、老屋、新屋、坪上、农会、松山尾、坑背、坑尾角、新村、石下、上屋、当铺、下排、中心、田隆、大坑头、岌下、石岩前、梧桐桥、新田、过塘头、张屋、茶园、大圳下共25个村民小组。有李、林、刘、邓、何、张、熊、华、杨九姓人共居,汉族,讲
梅州金柚(客家话)。全村共792户,3020人。东汶村委会原与汶水村委会在
人民公社体制时同属汶水大队,1961年自汶水大队分出,新成立东汶大队。
名字由来
因地理位置在汶水东部而得名“东汶”,一直沿用至今。1989年改设东汶管理区,1999年设东汶村委会。
社会概况
东汶村交通便利,S332线贯通全村。还有通往黄行村村道也实现了水泥路面。
东汶村境内有东汶小学(完小)、黄行小学(初小)两间小学。
经济概况
东汶村岌下铁矿资源丰富,矿质优良,已有三十多年开采历史。石岩前一带石灰石资源充足,质量好,是烧制石灰和加工水泥的好材料,已有百年开采
历史。境内还有未开采的锰矿。
东汶村共有耕地1650亩,山林面积1126亩。农产水稻、花生、黄豆等,水果有
梅州金柚、三华李等,农业人口人均年收入3657元。
东汶村大坑头建有水电站一座,黄行村建有黄行水库一宗。
清朝乾隆年间,上汶村刘述元上京考取了进士,在四川省任过知县等职。
信息通道
【大坑头】 村东北部,是偏僻小山沟,距村委会3
公里,这里是上方三条山坑汇集处,形成较大的坑而得名,住林、熊两姓18户76人,林姓与东石村里的林姓同一祖宗,明嘉靖40年以福建上杭迁来;熊姓从何处迁来不详,村民以种粮为主,耕山为副,兼铁矿为业。
【岌下】 村东北面,距村委会1
公里,地处尖山南麓岗下,故名岌下,盛产铁矿,1958年大闹钢铁时曾在这里大开采,九十年代初,东石矿产公司在这里大规开采至今仍有少量出产,村民44户198人,全为林姓,过去以农业为主,自铁矿开采后,多以采矿为业,多有致富者。
【石岩前】 村东北,距0.5公里,南面有一座石灰岩山而得名, 石灰岩历为烧石灰,镇政府(和前公社)在这里办厂烧石灰,八十年代后开采为制水泥的原料,这里住林、华两姓44户197人,平远—新布的公路由此经过,村民以农业为主,岌下铁矿开采后,多有采矿为副业致富的。
【大圳下】 村东北,距村委会1公里,引大坑头溪水灌田的大圳经此处,故名大圳下,住林姓19户82人,以农业为主,岌下铁矿开采后,多有参加采矿致富的。
【新田上】 村委会东北,距0.5公里,旧时这里是神社名—新田社,住林、刘两姓,均于明、清时迁来,共24户103人,历以种田为主,岌下铁矿开采后,多有参加采矿致富的。
【梧桐桥】 周围村民谐间叫“鱼塘头”这里竖有清代的石桅杆一条,又叫“石眉”(桅)队,村委会东北,距0.5公里,住林姓36户173人,蕉平公路过此,村民以农为主,兼采铁矿为业。
【过塘头】 村委会东北,距0.7公里,这里有口鱼塘,旧时老路由塘沿经过而得名,住扬、林两姓,明末清初从外地迁来至今扬姓为15代,林姓为17代,共16户55人,以农为主,兼采铁矿。
【茶园下】 村委会址后面。为刘姓17户80人,旧有连片的茶树地而得名,以农业为主,这里是平远历代“四大进士”之一的刘进士(刘述元)出生地,门前仍竖有乾隆九年中举、乾隆十年中进士的桅杆石夹四根,上刻有高中的年月字样,村民以农业为主,兼有采铁矿为业的。
【石下】 是石岩前的石山下方,有一天然的十余米宽的白面巨石,下面居住点命名为“石下”住林、李两姓31户126人,村民以农业为主,兼有采石灰石和采铁矿为业者。
【张屋】 村委会西北,住张氏20户85人,东石至蕉岭的
公路从屋后经过,以姓氏命名,故名“张屋窝里”,村民以农业为主。
【当铺】 距村委会0.2公里,又名为“下屋”清代在这里一菜“当铺”而得名,住林姓37户156人,住石岩前的石灰厂大路由此经过,村民以农业为主,兼有采矿为副业者。
【中心队】 距村委会0.3公里,大集体时分队顺序而命名,住林、刘两姓37户114人,以农业为主。
【下排】 又称麻园里,距村委会址0.5公里,住林\u5218\u4f55三姓53户217人,均为明末清初迁来,东石新布公路经过此,以农为主。
【田隆里】 村委会西、距0.7公里,地处田段中间而命名,住林、何两姓36户135人,以农业为主。
【土陂子】 村委会东南距1公里,大坑头,扁坑两溪水汇集后的东汶河由此经过,上筑土陂供灌溉而得名,住李、林两姓,24户104人,以农业为主。
【柿子树下】 昔有柿子树一片而得名,村委会东南距1公里,住李、林两姓23户99人,以种水稻为主。
【老屋】 村东南距1.2公里,总地名为“黄坑角”是清代从今
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迁此定居的祖屋,住36户134人,以农业为主。
【坪上】 是黄坑角一小地名、村委会东南1.3公里,此处与周围住地相比较为平坦而得名,纯为李姓33户113人,以农业为主。
【新屋下】 村委会东南方,距1.3公里,是老屋子孙后建的新屋而命名,李姓28户99人,以水稻种植为主。
【松山尾】 村委会东南距1.3公里,是黄坑角边沿,大片的松树山下而得名,李姓,27户118人,以农业为主。
【坑背】 村委会东南距1.5公里,有小坑与新屋和松山尾相隔,故称坑背,李姓33户132人,以农业为主。
【坑尾角】 坑背的上端,以溪流的尾端而得名,村委会东南,距1.5公里,住李、邓两姓,23户107人,以农业为主。
【新村里】 二百多年前,黄坑角片在这里新开辟的居住点,故定名为新村里,村委会东南,距约1.5公里,李姓18户91人,以农业为主。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