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大学建筑系
东海大学下设系
东海大学建筑系成立于1960年,由校园设计者之一的陈其宽教授担任创系的系主任,当时称为建筑工程学系,实施四年制的建筑专业教育。後因体认到四年难以传授完整的专业教育,乃於1974年改制为五年,并更名为「建筑学系」,毕业授与「建筑学士」学位。
历史沿革
1960
东海大学建筑系成立于1960年,由校园规划及著名的东海路思义教堂设计者之一的陈其宽教授担任创系的系主任,当时称为“建筑工程学系”,实施四年制的建筑专业教育,并引进当时中国台湾第一个以西方包浩斯教育方式进行建筑教育的科系。后因体认到四年难以传授完整的专业教育,乃于1974年改制为五年,并更名为“建筑学系”,毕业授与“建筑学士”学位。在陈其宽教授之后,有胡兆煇、汉宝德、詹耀文、张枢、洪文雄、黄业强、曾成德、罗时玮、刘舜仁、陈格理、关华山、邱浩修等教授相继主持系务,系上在教学、研究、服务与系务方面自此愈加完善。本系致力于培养建筑设计专业人才,着重于学生建筑设计的“创作” 与“人文”思考,并强调创意的思考与表现。
1980
1980年,继成功大学之后,本系成立国内第二个建筑研究所,旨在延续、扩大建筑专业的训练至都市设计,故有关都市理论、设计等成为主要的课程内容与训练方向。1992年成立招收大学非建筑科系毕业生为主的“学士后建筑硕士”,研读年限为三至四年,毕业后同样授与“建筑硕士”学位。此举不仅扩大了本系的教学任务,更加强了硕士班与大学部建筑教育的一体感。2000年再成立以建筑设计为主的第三组,目标在培育具前瞻性与创造力的设计人才。所务工作由游明国、王锦堂、关华山等教授相继主持,1995年研究所并入建筑系中,成为系内的硕士班。
2007
2007年建筑系归并于新成立的“创意设计暨艺术学院”,院中设有与系上研究工作相关的“建筑研究中心”,以及新设的“创艺媒体中心”。此外,“中华东海建筑文化协会”则为系友所组成的社团法人,以期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
教育目标
本系大学部的教育目标以培育具有人文素养和开创性的建筑专业设计人才为主。硕士班的教育目标则在培养具有社会环境关怀与前瞻视野的建筑与都市设计的专业领导人才。
特色
精致的小班教学
建筑专业是综合性的学问,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学不能局限于知识的累积,还要有生活的教育及精神的培养。密切的师生互动正是实践这个理想的最佳方式,所以东海建筑系从创系以来一直坚持小班制。由于这样的坚持,大学部每年级的人数为35人,硕士班三个组也只有30人,专任老师与全系学生(包括硕士班)的比例在1:15左右,由此而强化了系上的教学成效,这是其他学校少有的。
活泼的创艺学院
建筑系和工业设计系、景观系、美术系、音乐系等一起组成创意设计暨艺术学院(创艺院)。五所具有艺术与创作特性的系所共同孕育出特殊的学院风格,彼此活动的参与和融合增进了美育的薰陶。建筑系与工设系、景观系的协同教学不但相互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成效,更增进了学域间的认识。
深植人文思想
本系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具有专业的工程能力之外,还须拥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艺术涵养,对这方面的强调就是反映著对创意表现的重视。在这方面,蕴含深厚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和系内系外丰富多样的人文课程以充实学生们对人文思想教育的认知,充分与扎实的学习正是激励和启发他们创意表现的重要基石。
强化设计训练
本系的专业教育特别重视以建筑设计为教育的核心课程。教育的重心在于培养学生在生活、行为、学习上的成熟度,而独立思考下的创作表现更是建筑设计工作上的重要要求,以此将学生教育成未来建筑专业界的设计人才。
因此,在建筑设计的教学上,采取每周两次共12小时的设计课程,让学生在建筑设计上得到更完整的训练。
教学活动
除了课堂的教学之外,系上非常重视其他的教学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诸如每年夏天在罗马一个月的异地教学(东海罗马建筑营)、到海外各校的研习活动、各种的建筑工作营、学生的竞图活动、以及毕业设计评图会等等皆反映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热闹的学习生活
系上的学生除了会熬夜赶图做设计之外,热闹的节庆活动更是他们的拿手表现。每年耶诞节的系馆舞会是40多年来的光荣传统,多样、花俏、喧嚣和有趣的陈设与表演内容更将校园的欢乐氛围带入高潮,也是学生们将理想与梦想相结合的展现机会。
独特的教学环境
本系有著独栋的馆舍建筑。阶层式的绘图工作空间将全系同学的学习生活融合在一起,亲切、互动、热闹和忙碌的系馆生活孕育出系上学长学弟(妹)间热络的友谊,也形塑出他(她)们未来在专业工作上的互动关系,这是本系以空间强化专业教育最有利的佐证。沉陷式的评图空间更是汇集智慧火花、引领创意表现的最佳场所。
重视本土与亚洲文化
东海建筑虽然深受西方设计思想影响,却是国内最早开始研究台湾传统建筑的科系。1969年的台湾传统民居调查,60年代的传统建筑勘查,以及其后对板桥林家、鹿港的风貌研究、台湾少数民族居住文化、和当代城乡建筑等,已累积相当数量的本土建筑史料。除此之外,大力拓展日据时期建筑的调查研究与再利用规划,例如铁道建筑、台中州厅与台中酒厂。在西方大量而先进的设计思考背后,对本土文化及亚洲的厚实认识是奠定现今时代建筑教学深度的重要基础。
优秀的教学师资
师资阵容更是东海建筑系的特色。多年以来,系上即以网罗具有国外的学习经验、高度的教育热忱、广阔的国际视野、独特的创意见解和卓越设计能力的老师担任教职。在引进国外最新的设计思潮之馀,老师们也努力再发掘台湾当代建筑与都市的问题,并试图提出创见与做法。加上深入本土及亚洲文化之探索与当代生活结合的课程设计,造就了建筑学子在专业设计上突出的成绩,以及在社会上的杰出成就。
丰硕的出版成果
系上每年皆会出版毕业学生的设计作品专辑、老师们的研究成果、会议论文的专册或特殊活动的纪录,迄今东海建筑丛书已出版廿馀册。这是充实教学材料、丰富学习资源、汇整研发纪录和传承教育精神的一种职责和表现。
优美的校园环境
东海有著全国最美丽的大学校园。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观、宽广舒坦的户外空间和幽静恬然的雅趣布置皆是孕育学子身心体智上成熟茁壮的摇篮,而一件件著名的建筑作品,如路思义教堂、文理大道和招待所等皆是在学习建筑时的最佳典范,环境的薰陶正是影响系友作品重要的潜在因素之一。
崇隆的社会令誉
近五十年来,毕业校友在社会中,无论是各种专业上的成就与影响,都令人惊讶与钦佩。他们的表现一方面展示著东海校训中服务社会的精神,一方面也反映著建筑教育的理想。代代的传承,不断的青出于蓝,东海建筑系的声誉由此而扩大而提升,形塑出专业教育的口碑与品牌,这是无形的资产,也是继续砥砺向上的动力。
就业前景
毕业后的发展
由于本系教学严谨,毕业生在建筑专业上工作认真努力,很受建筑设计相关行业的欢迎,因此本系毕业的学生在建筑专业方面的就业率超过六成,其他相关的事业尚包括各部门官员、学校教授、营建公司、建材公司主持人等等。
出国深造
由于本系在教学方面爰用著西方建筑教育中,开放与重视独立思考的创作理念,东海建筑系的教学成果深受国外名校的肯定,因此多年以来,学生们多有出国继续深造的理想。每年的毕业学生,在毕业后三年大概会有一半以上的人出国深造。因为过往毕业生在国外求学时和工作上的优秀表现,许多国外知名学府都特别注意东海的毕业生。多数系友前往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比利时深造,他们在完成学业后已有不少返国从事建筑设计的工作。
建筑师
本系由于早年有大量的系友留学国外,因此留在台湾的系友明显的比其他学校少,但系友在台湾建筑师考试的表现相当突出。东海建筑毕业生从事建筑师的总数比起他校可能不多,因本系人数本来就少,因此按照比例来算,东海系友成为建筑师的比率约为他校的二至四倍。
专业表现
东海建筑的毕业系友们在经过长时间的累积之后,已在台湾的建筑业界崭露头角。2002年代表台湾参加威尼斯建筑展的姚仁喜建筑师,以高铁新竹站的创新设计,向国际展现台湾建筑界的设计实力。黄声远建筑师在宜兰的表现也极为杰出,例如宜兰昔带动一波地方住屋文化改造的风潮,而礁溪乡代表会等五件作品也曾入围2003年远东建筑奖复选。系友龚书章及吴建森共同设计的宜兰县政中心凯旋社区公园暨新福宫广场获得2003年远东建筑奖的第二名。2001年的九二一校园重建特别杰出奖,由姜乐静的台中县信义乡潭南国小获得。2000年建筑奖佳作是简学义的台北县立莺歌陶瓷博物馆。另外,在台中集合住宅知名度很高的榕园、唐庄、理想国、家天下、宏凯绿大地,不但在环境塑造上很有创意,更是中部住宅案的经典之作,这些皆是系友们的创意表现。2003年德国莱比锡大学教堂新建案比图,由东海建筑系系友林友寒获得,这是台湾培养的建筑人才首次在国际建筑竞图胜出,意义非比寻常。
其他行业
本系的系友除了在建筑专业界崭露头角之外,在其他业界也有颇杰出的表现。特别是在室内设计工作、教育界、公务界和房地产开发方面。他们的表现虽各有其特色,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以认真、踏实和远见追求理想,其独特的风格和作为在社会上有突出的表现。在本系刚超过五十周年之际,系友们在各行各业的成就已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继续推动著东海建筑系持续往前迈进。
得奖与成就
近年教师获奖
学生作品获奖
参考资料
东海建筑系介绍.东海大学建筑学系.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8 00:4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