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淝河,古名淝(肥)水、东淝水,是
淮河右岸的一级支流,位于
长江、淮河分水岭的北侧。发源于安徽省合肥市
肥西县大潜山北麓椿树岗,汇流至
淮南市寿县开荒集白洋店入
瓦埠湖,经
寿县城关北门港,过五里闸,在后赵台村入淮。《安徽省志地理志》称,全长122公里(《六安地区志》称152公里),平均比降0.3‰,流域面积4200平方公里。
干流概况
上游河道
东淝河,古名淝水,有东、西两源,于董铺汇合。东源出肥西县的大潜山,北流经青枫岭,过淠河总干渠天河渡槽,经石步桥,纳官亭来水,又汇源出焦婆店经长城镇的来水,北流至唐老圩,与源出将军岭自东向西三水汇合,进入寿县境。折西向北与西源在寿县董铺汇合,全长49公里,流经寿县境内14公里,流域面积211平方公里。西源出六安县龙穴山,北流过石埠后入肥西县境,经金桥折西北,过淠河总干渠金桥涵至六安县太平集,纳源出枣树店的青龙堰水,曲折北流,经李家圩有源出三十铺的桃园河入,再北流又纳源出肥西县江夏店的大堰水入,进入寿县境,折东北,流至寿县董铺汇合东源。全长56公里,流经寿县境内长42公里。流域面积136平方公里。
《合肥市志》认为,古代多以源于肥西长岗店北的王桥小河之水作为淝水源头,认为其与施水(南淝河)同源于将军岭,而归异(一入淮,一入江),故有“出同归异曰肥”之说。清光绪《寿州志》(包括《六安市志》)等以龙穴山水为东淝河正源,《合肥市志》认为不确。
东西两源汇合后,进入平原区,北流经过石埠嘴、船涨埠,至白洋淀后进入瓦埠湖。自庙台起,两岸有堤。白洋淀以下,河湖不分,枯水期河槽出现。自董铺至瓦埠湖河口,全长96公里。东淝河自西源至瓦埠湖河口,全长152公里,其中寿县境内长138公里,流域面积2563平方公里。
下游湖区
东淝河主河道自寿县董铺以下北流寿县城东,再北流入淮河。中下游因淤积形成狭长湖泊,名
瓦埠湖。瓦埠湖是安徽省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位于寿县城东南,纵横涉及寿县、长丰、淮南市3个行政区域(其中寿县占65%,长丰县占30%,淮南市占5%),北起寿县城附近的五里闸,南至邢铺,全长60公里,水面最宽6000米,最窄处只有300米。北端过五里闸在后赵台入淮。
水位保持在18.0米时,其相应的湖区水面达156平方公里,深处水深4.5米,浅处水深0.5米,湖区内平均水深2~2.5米,蓄水量为2.2亿立方米。瓦埠湖是淮河中游的蓄洪区之一,当洪水位22米时,水面积365平方公里、蓄洪水总量12.9亿立方米。1954年湖堤决口。7月26日最高水位25.9米,蓄洪总量38亿立方米。瓦埠湖湖水含沙量为350毫克/升,湖岸坍塌经常发生,有损沿湖的建筑物和良田。
水文特征
东淝河-瓦埠湖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44毫米,降水的年际、年内分配极为不均。据大井水库水文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89.4毫米,水量最大的1991年达1405.1毫米,最小的1978年仅为423毫米。一般汛期降水占全年的70%左右,日最大降雨量为149.7毫米,3日最大降雨量为241.9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深为313毫米,年径流系数为0.335,多年蒸发量为1520.6毫米。
东淝河正常年径流总量12.22亿立方米,最丰水年份(1983年)年径流总量高达26.04亿立方米,最枯水年份(1978年)年径流总量只有6.3亿立方米。
瓦埠湖是淮河中游的蓄洪区之一,1954年湖堤决口,7月26日最高水位达25.9米,蓄洪总量38亿立方米。
主要支流
沿河,古称阎涧水,俗称庄墓河、瓦埠河,东淝河东岸最大支流庄墓河,河下游约20公里,最宽处60米,最高水位22.7米,最大流量1500立方米/秒,为长年河;其上源及支流均为季节河。清光绪《寿州志》载:“沿河即阎涧水,出合肥县北土山,历定远县西至方家集入寿州境,过庄墓桥水始盛,通舟楫……。”今查沿河上源支流甚多,主要的有三条:西源,发源于吴山镇南桥冲水库,穿合淮公路北流,经龙门寺到车王乡甄小桥转西北流,过庄墓桥,至徐庙乡陈岗嘴入瓦埠湖,其下游形成瓦埠湖的向东岔湖。这是主河道,全长52.8公里,源头高程近67米,落差49.5米,河底比降1/1000;中源,发源于双墩乡北部朱冲,经黄坝向西穿淮南铁路北流,经下塘西侧余桥和瓦东干渠燕庄地下涵,到甄小桥与主河道汇合,全长40.5公里,源头高程62米,落差近45米,河道比降1/900;东源,发源于吴店乡海宝集东侧,向北经东岭塘、下塘渡槽,在陶湖乡红石桥转向西北,穿淮南铁路到车王集附近老鼠笼汇入中源。全长35公里,源头高程62米(老鼠笼附近22米),落差约40米,河底比降1/870。
陡涧河,位于寿县窑口镇背面,瓦埠湖西侧,其河水主要来源于上游安丰塘来水。流经安丰镇、堰口镇、窑口镇,下游在寿春镇入瓦埠湖,约34.12公里。在枯水季节,区域内企事业单位的生活和生活废水全部进入陡涧河,在雨水季节,除污水水源外,流域内的地表径流全部汇入。
寿西退水渠,1950年开挖寿西退水渠时,利用挖渠土方,对其北侧原支堤进行整修,称牛尾岗堤,西南从三十铺起经九里沟至城南牛尾岗止。解放前,寿西退水渠是经由城墙西南角经西门至城墙西北角排入东淝河。新中国建立后,在牛尾岗堤施工中为节省土方,将堤直接与城墙西南段联接。退水渠水改由护城河经南门、东门后入东淝河。
新河,1950年治淮开始,东淝河疏浚及开挖新河被列为第一期工程。原计划循老河疏浚中泓,后因淤泥较深,施工困难,改在淝河北侧开挖新河,全长15公里,底宽18米,边坡1∶3,比降1/1000,水位在17.7米时,相应流量为78.3立方米/秒,比原计划少挖6公里。
治理开发
河湖治理
瓦埠湖承低山丘陵来水,中段宽浅潴水遂为湖,经东淝河下游宣泄入淮。瓦埠湖治理工程,包括疏浚、开挖东淝新河、兴建东淝河节制闸、加固城墙等工程。
1950年治淮开始,东淝河疏浚及开挖新河被列为第一期工程。原计划循老河疏浚中泓,后因淤泥较深,施工困难,改在淝河北侧开挖新河,全长15公里,底宽18米,边坡1∶3,比降1/1000,水位在17.7米时,相应流量为78.3立方米/秒,比原计划少挖6公里。
1951年1月6日定线测量,16日正式开工,工程分三段,一段从河口至寿县城,长5.5公里,分别由庄墓、三和、曹庵(以上3区均划给长丰县)、瓦埠、堰口、双庙6个区大队出民工37062人,开挖土方854710立方米;二段县城北段经东津渡至施家湖,长7.5公里,由7个区大队(后又增加保义区)承担,出民工34200人,开挖土方748925立方米;第三段从施家湖至金刚嘴,长2公里,分别由湖滨、湖上2大队承担,出民工3000人,开挖土方110490立方米。分别建北新桥、东津桥(详见《寿县交通志》)。
东淝河闸坝的建成,可放开瓦埠湖蓄洪,调节淮河的泄洪流量,削减洪峰500—1500立方米/秒,计划蓄洪水位高程22米,相应库容12.9亿立方米,减少对淮北大堤和淮河下游的威胁;非蓄洪年份,可控制淮河水倒灌,降低湖水位,确保麦收面积15.7万亩。
主要涵闸
东淝闸,设在五里庙东淝河上(亦称五里闸),距入淮处3公里,由治淮工程指挥部设计,于1951年11月动工兴建,1952年7月建成。采用无桩基荷重承载,闸墙为重力空箱式,宽6米(高程25米,净宽1.8米),闸底高程14米。5孔,每孔净宽7.5米;两边4孔高6米;中孔高10.5米。闸门为直升式平板钢闸,中孔双层,上扇高4米,下扇高6米,手摇卷扬式启闭机6台,配有平衡铊。设计进洪流量1500立方米/秒,泄洪流量1000立方米/秒。技工来自淮委及淮南煤矿(137人),施工高峰时技杂工达1167人。土方开挖和填筑用工来自下塘、曹庵、三和(今属长丰县)、三义、堰口、瓦埠区,先后达6500人次。完成土方87.5万立方米,石方0.70万立方米,混凝土1.05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81万元。
2004年在原闸南侧50米修建新闸,闸门为5孔,每孔宽5米,两闸门合并运用控制流量为1500立方米/秒,控制水位为双向控制,控制淮河水位25.80米,控制瓦埠湖分洪水位20米,排涝水位21.4米。
蓄水工程
魏老河水库,建于瓦埠湖支流魏老河上。坝址在长丰县杨庙乡四树西约1.5公里处,系瓦东干渠反调节水库。集雨面积44.8平方公里,由3条冲洼汇集。由县水电局刘知俭按50年洪水设计,300年洪水校核标准,报省水利厅批准兴建。1958年开挖瓦东干渠,形成单坝拦冲的基础。1966年冬续建时加固单坝,次年兴建渠库合用的泄洪闸。1969年孙堰渠下涵和土郢电灌站相继竣工,该库始引淠史杭水提灌1.2万亩。1975年对泄洪闸渗漏进行了灌浆加固维修。翌年春建成双坝和进水、泄洪两用涵1座。1977年开挖100米宽非常溢洪道1条,防洪能力达到千年校核标准。该库均质土坝长2458米,坝高16.5米,顶宽4米。共做土方70.42万立方米,石方3781立方米,混凝土569立方米,投资71.67万元。总库容1113万立方米,兴利库容647万立方米,库水面3.1平方公里,可提水灌溉农田7.23万亩,比设计增加灌概能力0.43万亩。
龙门寺水库,建于沿河(庄墓河)主河道的上游。坝址在长丰县新集西南2公里处,系瓦东干渠反调节水库,集雨面积90.8平方公里。由县水电局陆凤祝,按50年洪水设计,300年洪水校核标准,报省水利厅批准。1966年冬完成单坝拦冲土方任务,1973年冬建成双坝,渠库分开。施工中,遇老河口封闭工程水深4米,水下淤泥深度难测定,土方任务发生争议,延误工期。县委副书记王静安亲赴工地,脱下棉衣,手持竹杆,破冰潜入水底测量淤泥,感动众民工,旬日工程毕。该库均质土坝长3558米,坝高16米,顶宽4米。建有泄洪、进水涵和非常溢洪道。先后完成土方76.52万立方米,石方4330立方米,混凝土830立方米,总投资76.59万元。总库容230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080万立方米,可灌溉农田5.7万亩。
大井水库,原名杜岗水库。位于小甸镇东北约3公里处,集水面积33.6平方公里,总库容5040万立方米,设计兴利水位41.70米,相应兴利库容3635万立方米,死库容525万立方米。完成土方84.7万立方米,石方2.54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其中提水灌溉6.97万亩。大井水库由寿县水电局勘测设计,于1958年冬动工,瓦埠区组织民工,完成土石方5万立方米,后因自然灾害(1959—1961年),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而停工缓建。1969年秋,正式开工续建,1973年完成大坝及坝坡块石护砌。主体工程包括大坝(土质,长3290米,顶宽3.5米)、进水闸、泄洪闸和2座放水涵。1983年11月中旬至1984年7月上旬,进行了大坝灌浆加固工程,钻探灌浆320孔,总进尺3664米,并续建了非常溢洪道工程,均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千年一遇洪水校核。至1987年总投资274.2万元。
花果水库,位于三觉镇、六冲、谢埠乡交界处。集水面积6.2平方公里,从瓦西干渠引水充库,是瓦西干渠上的反调节水库。总库容103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815万立方米,死库容11万立方米,设计兴利水位高程45.6米,设计坝顶高程47.5米,有效灌溉面积3.23万亩。花果水库由县水电局设计,1970年冬开工。坝体土方工程于1971年冬竣工。南北涵及泄洪涵、大坝块石护坡1974年完成。坝长1500米,顶宽3.5米,最大坝高13米。完成土方39.07万立方米,石方11758立方米,混凝土491立方米,投资95.93万元。
自流灌区
瓦西灌区瓦西干渠,渠首起自六安县境的罗管庙闸上,百家堰东侧,经百官塘、野鸡洼至寿县六冲入境,向北经谢埠、桓店越石集航道,过荆塘至保义闸。县境内长33.64公里(全长62.57公里)。1958年10月开工,1961年7月石集倒虹吸建成通水至保义。1964年主体工程全面通水。设计灌溉面积47.77万亩(抽灌面积1.4万亩)。六冲至茶庵支渠口长2.1公里,底宽11米;茶庵支渠口至谢埠闸长5.57公里,底宽8米,上两段设计水深3米。谢埠闸以下至保义闸长26.03公里,渠底宽7米,水深2.5—2.8米。
保义分干渠,该渠由瓦西干渠渠尾节制闸即保义分渠渠首进水闸引水,渠道经戴楼至施家小郢,渠全长14.6公里,设计灌溉面积10.97万亩,设计灌溉流量5立方米/秒。渠首以下有戴楼节制闸、何寺集节制闸。西侧有一放水涵,水入益民水库(小一型)。
瓦东干渠,从总干渠末端的新民闸引水,经肥西高刘集至王岗入寿县境,向北经七里杠至沙井冲节制闸下2公里许入长丰县境。干渠道在寿县境内长25.8公里。工程从1958年11月动工,经历了最严峻的“三年困难时期”,至1961年被迫停工。1966年冬续建,于1967年基本建成通水。寿县设计灌溉面积56.8万亩(从干渠抽灌面积15.6万亩)。一般渠道底宽15米,水深3.9—4米,可通航。
渠道沿江淮分水岭西北侧丘陵地带延伸,有9处较大的切岭和填方工程,切岭深10米以上的有王岗、孤堆眼、七里杠、杨大庄等处,长5010米(其中杨大庄最深切岭16米,长2332米)。填土高5米以上的渠坝有鹆鹊洼、南小河、牌坊冲、螺丝堰、金小堰、邓西湾等处,长4882米(其中南小河最大填土高13米,填方段长1695米)。1985年,瓦东干渠续建配套工程,在县境内干渠工程投资606.5万元;支渠系统配套工程投资825万元;干渠工程土方38.2万立方米。
合豸铺分干渠,该渠由长丰县境内的杨郢子引水经合豸铺、邹岗、小柿园入寿县境,沿贾岗、左郢、大房岗、大拐闸入大井水库(长丰县境内有魏老河进水闸和邹岗节制闸)。渠系内有大拐闸和小柿园地下涵,渠上建有大井、陈郢两座石拱桥。
分干渠,在寿县境内长8.1公里(全长22.7公里)。从分干渠上引水灌溉面积2.7万亩,分干渠输水入大井水库,由水库引水灌溉的面积8.11万亩,抽库水灌溉面积3.2万亩,合计灌溉14万亩。设计灌溉流量3.6立方米/秒。自分干渠上引水的有小甸支渠,长6.7公里。支渠以下放水闸18座。
提水灌溉
开荒电灌补给站。位于开荒乡的后楼村,建于1969年。原为机灌站,一级站装机6台(套),540马力;二级站装机9台(套),710马力。1979年改为电灌站,为补给性抽水站。在灌溉水源紧张时,提瓦埠湖水,再由二级站抽至保义分干渠,灌溉保义、开荒、青莲乡10万多亩土地。电源由保义变电所35千伏直供,接线长7.8公里。一级站装机11台、1265千瓦;二级站装机9台,950千瓦;三级站装机2台,150千瓦;抽水流量6.16立方米/秒;设计进水位17米,出水位27.4米,扬程11米。完成投资98.5万元,其中机电部分47万元,民力及自筹资金22万元。
江黄补给站。1967年建机灌站,属调节性补给站,位于徐嘴附近,抽瓦埠湖水入九槐支渠进石集分干渠,堰南支渠供二级站装机水源,灌溉江黄、堰口、陶店乡10万亩土地。电源接线长5.6公里,装机11台1265千瓦。二级站6台,450千瓦,变压器2台,抽水流量6.16立方米/秒,进水位17米,出水位27.4米,扬程10米。投资95万元。其中机电部分45万元,房屋及建筑工程30万元,民力自筹20万元。
郑岗站。坐落在瓦埠湖东岸邵店乡北,提瓦埠湖水,分三段入李山支渠,补给瓦东干渠水源,引保义变电所电至小甸,再接至郑岗,引线3.5公里。一级站设下塘郢,净扬程10.1米;二级站在罗大坝下,净扬程8.2米;三级站在罗大坝上,净扬程10.5米。安装1800/35变压器1台,75千瓦电动机,16丰产水泵75台(套),流量10立方米/秒(二级站装机25台套;三级站装机22台套)。
老岗头站。坐落在瓦埠湖西岸,安丰乡境内,接线长1.5公里,安装1800/35、100/35变压器各1台,配75千瓦电动机、丰产牌35水泵25台(套),抽瓦埠湖水进石集分干渠。一级站在松棵村,净扬程11米,流量10立方米/秒;二级站在庙岗闸下,安装1800/10变压器1台,75千瓦电动机,16丰产35水泵20台(套),净扬程10米,水提至庙岗闸上,沿石集航道抵倒虹吸,补水源不足。1978年开工,1980年5月建成,设计水位16.5米,每级净提水10.5米。
航道航运
航道
淝河,古为江淮间主要航道,1950年,六安专区水利局为扩大东淝河的排洪能力,将这段河道进行裁直,拓宽和浚深。河底高14.5~15米,约与瓦埠湖底同高,可航行100吨级轮驳船队。1952年,为防止淮河洪水倒灌,水利部门又在河口上游2.5公里处建节制闸1座,名东淝闸。
1966年,在东淝闸处建1座30吨级斜面升船机,后因这座升船机运行速度慢、效率低,于1980年封存停用。
东淝河虽有东淝闸(五里闸)碍航,但闸上通航条件较好,至1987年从淮河口至邵老湾58公里,常年通航100级轮驳船;邵老湾至董铺35公里,季节通航50吨以下船只,洪水期还可再上行18公里至韩桥。
东淝河航道年运量15万吨左右,进出口货种主要是煤炭、黄沙、化肥和粮食、油料、水泥。
全河有跨河桥梁3座:石铺嘴桥,位于东淝河上游,系3孔石拱桥,长105米。
东津渡公路桥,系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底高程25.17米,桥下净空基本满足通航要求。
寿县北门新大桥为正在兴建的3孔钢筋混凝土拱桥,桥下净空基本达到六级航道通航标准。
瓦埠镇北侧的大桥湾向东为沿河(《水经注》称阎浆水),东达庄墓桥25公里。夏秋季节,可通中小木船。
船闸
寿县航道出于农田灌溉与水上航运等综合效益,应建船闸多处,限于人财物力,多未实施。1952年为治理水利,建东淝河闸(位在东淝水入淮处,距县城北门2.5公里,亦称五里闸),但因节制水位,水运不便。1964年经安徽省交通厅计划设计在此闸西首建厢式漕运“斜面升船机”翻过船只,轨道322米,船厢长18米、宽4.5米、深1.6米(最大水深1.3米),16个轮子,最大提升高度12.94米,用电动卷扬机牵引,设计过坝船30吨,年通过能力25万吨。1965年8月动工,次年4月试转竣工,由航运部门设“寿县升船机管理所”专门管理与经营。从1967年起,至1978年底统计,过船50余万吨。唯时效与此处的大运量不合,加上属于试验工程,设备不配套,轨道基础下沉等诸多原因,于1982年后停用。
码头
寿县城关码头,寿县位于淮河与淝河汇合处附近,逆淝水上行30公里能到瓦埠镇,再南至接近六安、肥西的董埠,顺淝水西北行,至河口达淮上。“东连三吴之富,南引荆汝之利,北接梁宋,平途不过七百;西接陈许,水路不出千里”(晋伏滔《正淮论》),古为交通要枢。至近代,这里却为小轮停泊处所。80年代改原来自然坡岸为平型装卸码头,置一台3吨吊车,日装卸量500吨左右,年吞吐量约15万吨,出口以粮食、砂、石为大宗,进口多为煤炭、百杂货之类。客运寿瓦客班以此为起点。
河口码头,位于淝水入淮处,古称淝口,原为自然坡岸码头,今分二处:一是河口西约1公里处的赵台子,为淮河客运轮船中途停靠码头,建国后建有砖瓦结构旅客候船室150平方米,岸边置一水泥质地的趸船供轮船靠用。一是为货运装卸码头,位于河口上游的东淝河闸坝。每逢关闸阻航,货物在此通过“斜面升船机”翻船过坝。后因故停用。
瓦埠码头,位于瓦埠湖(即淝水)东岸的瓦埠镇,是寿州通往庐州合肥古道驿站所在地。《嘉庆重修一统志》称:“瓦埠镇在寿春东南六十里,淝水旋绕,舟楫商贩,往来不绝”。原为河边自然坡岸码头。70年代建成船塘,改善了泊船和装卸条件,年吞吐量在5万吨之谱,多为砂石建材、煤炭、集此待运出口的农副产品。
东津渡,位于城东淝水上。光绪《寿州志》记“淝水”时说:又北“会东陡涧河水至杨家脑,十里至东津渡,至城东北入凤台县境”(按:此“凤台县境”系指清雍正十一年划分城内之东北隅并北门外的石马店、东门外的石头铺等处归凤台县,故称“入凤台县境”)。淝水南段成湖,东津渡至淝口一片河床淤浅,遂成长而宽的长濑津,古时全系荒野沼泽。《淮南王篇》云:“我欲渡河河无梁”。其时可能尚无桥梁。《六朝传乘》“寿阳乐”始见“上我长濑桥”句。水宽时久,后周时桥已毁坏。这一带时有为桥者,但时有时毁,水季仍为渡口。直至1949年后,在此建39米石拱桥和12米石墩木面桥各一座,在治淮中新辟河床,两边筑堤,陆上始通行。然遇洪水汛期,仍成宽渡。70年代废上述二桥,新建大桥,渡口方消失。
历史文化
东淝河,昔称东淝水。其末段流经
八公山南,古时为战略要地,秦晋淝水之战即决战于此。水出于合肥西北将军岭,西行入寿境,北流至东津渡,即古之长濑津,过长濑桥,又名肥桥,绕城东北,过北门大桥,史称“淮南第一桥”,再西北流,于八公山西南麓入淮,此即古时之淝口,今名河口。秦晋淝水之战,秦军“逼淝而阵”,大抵南起长濑津南端,北至淝水入淮之淝口一段。《水经注》也说,淝水西北流有曲水堂,“又西北流,昔在晋时谢玄御苻坚,沂八公山及置阵于淝水滨,坚望山上草木咸为人状,此即故战败处。”淝水之战留下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典故,也使淝水驰名天下。
寿县县城,在东淝河入淮处。古为楚国国都。《史记》称“郢之后,徙寿春,亦一都会”;光绪《寿州志》载记寿春县故城“外郭包今之东陡涧并淝水而北至东津渡,又并淝水而西尽于大香河入淝处”,“其地绵延曲折三十余里。”《陈书》称“寿春者,古之都会”,“得之者安,是称要害”。1986年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