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石古寨
福建省晋江市东石镇境内的古寨
历史悠久的东石古寨,位于龙江澳(东石港)北岸,镇区西隅,古称“畲家寨”,是汉武帝建武年间(25—27)闽中畲家族南迁的酋长住地。五胡乱华时,河南洛阳林尚书(讳开基,号西山),避兵祸带了一批族人,从水路沿海南下居于寨之东,“东石”地名即由此而生,“畲家寨”也即改称“东石寨”。隋开皇元年(581),隋文帝遣使开发夷州(台湾)派兵驻扎。《西山杂志》称此为泉南戍兵之始。有“江防要塞”之称。
古寨的由来
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太宗诏修天下城廓、寨墩时,东石寨以官银大修。大修后的寨墙周长192丈,基广1丈,高1丈5尺,石砌城墙上可跑马。
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与为抗清复台在东古寨安营扎寨,在白沙村建“国胜城”,他招“五虎”“布九营”,把古寨作为整军练武,筹粮筹款的一个重要基地。古寨顶300多平方米的平台就是郑成功操练水师的指挥台。
郑成功对东石人民的无私支援曾作诗鼓励赞扬。其中一首写道“秉元百万献军需,耿耿丹心不郝无;更誉论岑杨二老,家贫愿助一头牛。”郑成功亲书“丹心”二字,命军匠镌于巨岩上以激励将士。如今这浑厚苍劲的阴刻丹心尚存在古寨石崖上。与朱熹弟子曾恕(宋淳熙年间进士)亲笔“棣径”横匾交相辉映。
景观
登上东石古寨,眼前的景色相当迷人。丝丝海风夹杂着淡淡的檀香味,让人神清气爽。善男信女在夫子庙里虔诚祈福,当然还有慕名而来的游客。在这里,硝烟战火已经随着历史远去,一切是那么地和谐与安宁。脚下的龙江静静流淌,似乎要把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永远地埋在历史的深渊里。
发展历史
晋江至今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晋江东石有一个地方,却号称历史却比晋江更加悠长。这就是东石标志性建筑——东石古寨。
东石古寨位于晋江东石镇区西侧,濒临龙江,是一座有着近两千年历史的古寨。早在汉武帝建武年,也就是公元25年到27年,闽中畲家族南迁,来到东石这个地方,看到这里景色宜人,便在这里安营扎寨,住了下来。这里便成了畲家族酋长的住地。古寨早在公元前就建起来了,当时叫做“畲家寨”,畲家寨是当时中原的畲人过来这边建的,整个寨当时只是用石头和栅木垒起来的。“畲家寨”就是“东石古寨”的前身。不过好景不长,畲家族人想在这里安居乐业的愿望并不能如愿。永平年间(公元58-78年),汉明帝为了征服散居在闽南沿海的畲家族,派兵攻打畲族,最终,畲族被征服了,不得不被迫迁徙到闽东福鼎县等地。
永嘉五年,也就是公元331年,爆发了 “五胡乱华”,史称“永嘉之乱”,北方多个少数民族发动大规模叛乱,匈奴更是攻陷洛阳、掳走怀帝。此时北方兵灾连连,一片混乱。当时的官员、百姓,为了避乱,纷纷南迁到相对安定的南方,这也就成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原人民移民的高潮。 当时北方特别是洛阳,兵灾很严重。曾经有一林姓,叫做林尚书(林开基),是洛阳的尚书,当时就是从水路跑到了东石这个地方,他看到畲家寨是一个好地方,所以就在东石寨安家落户,因为当时东边有一块大石,叫做龙山石,所以“东石”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从此,“畲家寨”也就改名为“东石寨”,而林尚书所带来的族人也就成了东石的先民。
明末,郑成功为了反清复台,借助东石寨有利的军事位置,在这里安营扎寨,把古寨作为整军练武、筹集粮饷的基地,所以当时的东石寨又叫做“郑功寨”。顺治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55年,清兵大举来犯,郑成功便派叔父郑鸿逵拆安海城又修东石寨,并在寨顶筑有水师训操台,操练水师。“丹心”二字,据说是郑成功写的。
在顺治十二年,因为当时清军大军压境,战事十分激烈,为了激励士兵,郑成功就写了“丹心”二字,命人把它刻在石头上,后来我们东石人就把这块石头叫做“丹心石”,它也成了东石镇的标志之一。
旅游
东石古寨位于晋江市东石镇镇区,北望晋南山岳村落,向南虎视围头湾,与金门岛遥相呼应。与东石寨相连的是佛门圣境大觉寺。据《西山杂志》载,东石寨原是春秋时闽中畲家寨,隋·开皇元年(581年)重建。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重修,面积30多亩,寨垣高2丈,宽丈余,东北及西北方向各有圆拱寨门,寨城上有雉堞城楼。历代驻有千总、百总及都司。 300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义军,在此安营扎寨、操兵演练,地处平整白沙湾海港、背靠岱山岩的东石寨成为明军理想的水操台。小小的古镇海村一时间旌旗飞扬、声震环宇,令敌寇闻风丧胆、俯首称臣。
景点类型:旅游景点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门票价格:免费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东石镇镇区全年 皆可旅游,最佳旅游季节一般为每年的4-11月。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02 15:42
目录
概述
古寨的由来
景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