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台(东路二人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自清康熙年间起,清政府放宽了出塞垦荒的禁令,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农民涌入张家口一带垦荒,有的打短工春去冬归,有的携家小长期定居;与此同时,一些小商贩、小手工业者和民间艺人也流入该地,使坝上形成了一个蒙汉杂居的地区。冬闲时,人们为了自娱,围坐在一起演唱民歌和民间传说,此谓“丝弦坐腔”(形式与蒙族“好来宝”相仿)。后来,艺人在“丝弦坐腔”的基础上,借鉴融会“社火”的表演,把叙事性的民歌加以引伸,改编成情节简单的故事,以第一人称进行表演,约于光绪初年形成了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的二人台。艺人组成五六个人的小班,生擎霸王鞭,旦舞彩扇手绢,演出小戏或民间歌舞,当时称谓唱“蹦蹦儿”。民国初年,打地摊的小班渐多,剧目也丰富起来。张家口南、北市场以及茶坊酒肆多有演出,较早的有丁义祥班和蔚县刘义家班,坝上乡间打地摊卖艺者则更多,演出甚为频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蹦蹦儿”正式定名二人台,由打地摊演出搬上舞台演出。1953年,张北县举办了二人台演出班。1957年成立了张家口地区民间歌舞团。尚义、沽源等县办起二人台艺校,康保县也成立了专业民间歌舞团。此间新文艺工作者也参与了对二人台艺术的挖掘整理。这些剧团经常到内蒙古、山西北部以及京,津艺地演出,并多次参加河北省文艺会演,《扁担忙》曾获优秀剧目奖,《两块六》曾参加天津电台春节文艺晚会,《割红缎》《打金钱》《打秋千》曾拍成电视、电影。“文化大革命”中,东路二人台受到摧残,专业团体被解散,演职员被迫改行,不少艺术资料被销毁。拨乱反正后,张家口坝上各县又都恢复和成立了二人台业余和专业班社,康保、沽源、尚义、张北等县,常年演出的职业班社每县多达十几个。
文化特征
表演类型
东路二人台的表演可分为歌舞和小戏两种类型。歌舞的表演源自“社火”的地平跷,虽不踩跷,但仍沿用其颠颤步,穿插过场仍用高跷的剪子股、編蒜辫以及秧歌的大小8字、大小圆场、二龙出水等套数。所用道具彩扇,手绢、霸王鞭都有一定技巧。这类歌舞节目,人物无姓名,男女角色惯以“兄妹”“夫妻”相称,所唱腔调多是无故事情节的民间歌曲。小戏类的剧目多从叙事性民间歌曲衍化而来,人物有姓名。有简单的故事情节,所唱腔调多是板式化了的民歌。有的专曲专用,有的一剧多曲,小戏的表演无程式规范,动作生活化。
演唱特色
二人台的演唱,有其特定的程序,通常是生角在幕后启唱亮调,上场后唱【烂席片】,或说一段“千嗑”(方言快板),之后再唱【烂席片】,叫门,唤旦角上场。且角上场亦唱【烂席片】,做开门见面动作后,生、旦再对唱【烂席片】,这些总称开场曲子,【烂席片】是所有小戏通用的唱腔。唱完开场曲子之后,生角与旦角商量唱什么,诸如唱【打金钱】【珍珠倒卷帘】等。于是戏文正式开始,多系小生、小旦表演,所唱内容不外是唱十二个月,唱五更,或表述古人,或饰演爱情故事等。通常全剧用一曲,但其间有板式变化,诸如由慢板到流水到捏子板,有时也单用流水板反复演唱。
东路二人台的音乐分唱腔和伴奏曲牌两部分。唱腔主要是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的民歌。受其它剧种音乐的影响,有的民歌已具板式唱腔的雏形,有散板形式的导引句【亮调】,4/4节拍的慢板,2/4节拍的流水板(有快慢之别),1/4节拍的【捏子板】,构成了散慢中快的板式体系。唱词多用比兴,极富夸张,衬词叠字使用频繁。唱念用张家口及坝上方言略加韵化,平声不分阴阳,有少数入声字。其演唱风格和特色,一是“平打平唱”,即按民歌旋律来演唱。一是加以变化,由原来的以真声为主,发展为真假声结会的唱法,采用“高打低”(即将旋律降低8度)、“低打高”(即翻高8度)、“满”(满打满唱)、“花”(增加衬词叠字,繁化旋律)、“闪”(闪板躲字,也称“叼字”)、“掐”(简化旋律)、“口”(口语化,有时夹念夹唱)等演唱技法,并将倚音、滑音加大演唱力度,有的占有一定时值,再加上句间过门的大小“底锤”的特殊伴奏音型(“底锤”也称“公过门”),即根据唱腔落音,演奏固定节奏型的乐句,北派以“舌”为主的梆笛演演奏风格,使东路二人台的演唱具有了区别于民歌和其他剧种的艺术个性。
代表剧目
东路二人台的传统剧目有《回关南》《割红缎》《打秋千》《打金钱》《拉骆驼》《探妹妹》《三女拜寿》《串河湾》《撒荞麦》《卖碗》等六十余出。内容多是表演青年男女质朴纯真的爱情和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
分布地区
东路二人台流行于河北省张家口地区以及山西雁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即原察哈尔省辖区)。为与流行于内蒙呼和浩特以西的二人台加以区别,故称东路二人台。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东路二人台融民俗、民风为一体,承载着地方厚重的文化底蕴,呈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传承状况
二人台流行地多在黄河中游两岸及长城内外的农区,因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给挖掘、整理、保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近年来随着老艺人的离世,许多曲目、剧目濒临失传,急需抢救、保护。
传承人物
武利平,男,1960年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二人台。
霍伴柱,男,1956年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二人台。
冯来锁,男,1965年生,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二人台。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有限公司获得“二人台(东路二人台)”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乌兰察布市艺术剧院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20年7月,由乌兰察布市民族艺术剧院和集宁区乌兰牧骑申报的新编东路二人台历史剧《玉壶春瓶》入选内蒙古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2022年7月18日,东路二人台《战地黄花》在集宁区察哈尔古街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