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渔村
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下辖村
东门渔村位于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东门岛上,与石浦镇城区隔港相望,拥有大马力钢质渔船240艘,
基本村情
东门渔村,坐落石浦镇东门岛上,有“浙江渔业第一村”的美誉。村域面积2.23平方公里,全村现有住户1210户,人口3806人,共有10个村民组,52名村民代表。全村各类组织齐全,有73名党员。2014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60万元人民币,主要收入是冷冻厂、店面出租、菜场承包等方面,人均纯收入22000元。全村80%以上青壮年从事海洋捕捞业,拥有大马力钢质渔船270艘。本村另有果园面积274亩,山林面积1799亩。本村内有村集体企业1家(制冰),私人企业13家,分别是:网厂5家、冷冻厂3家、虾皮加工厂1家、制冰厂3家、船厂一家。近年来,东门渔村依托独特的资源和产业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拓宽增收渠道,以“渔业增收、渔民增收、渔区和谐”为发展目标,渔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积极创建全面小康渔村,先后获得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农家乐特色村、浙江省旅游特色村、浙江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宁波市全面小康村、宁波市文明村、宁波市卫生村等多种荣誉。
自2012年以来,总投资406万元的东门渔村渔文化综合大楼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150万元有21间房间,总床位40余张的村老年公寓也已建成使用。在东门老学校,在县教育局的关心帮助下,成立了东门渔文化艺术村,每年接纳近2000余名全县的中小学生,“鱼拓美术”吸引了众多中小学生的青睐,深受中小学生的喜欢。本村旅游发展顺利,上规模的渔家乐有2家,分别是“东门渔家乐”和“丰收日”,其中“丰收日”渔家乐集餐饮、住宿于一体,有床位100张,坐落村休闲公园旁边,环境优美。2012年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目前传统村落修复工作在进行中,争取在三年内完工。
渔村有很深的人文历史及渔文化积淀,建于明洪武年间的昌国卫古城墙遗址、门头古灯塔及每年的开洋节、谢洋节吸引无数游客前来参加观光。每年的“中国开渔节”重点项目祭海仪式在渔村的门头山妈祖像前举行。
历史沿革
东门渔村是石浦镇的一个村,与石浦镇隔海相望,依山傍港,全村有近4000人口,居民大多以渔为业。东门渔村历史悠久,至今还有“新石浦,老东门”之说,岛上居民为保护历史遗存尽心尽力。唐神龙二年(706年)象山立县,它是辖村之一,明代昌国卫从舟山迁到东门。东门渔村北港口为铜瓦门,南港口为东门门头,扼航路要津。
文化习俗
在东门岛,百姓年年热热闹闹过元宵节。相传,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大举入侵石浦,戚继光的军队和老百姓众志成城,奋起抗击。在一次军民欢庆抗倭大捷的晚宴中,各种菜肴洗切好正准备下锅烧煮,忽接探子报告,另一支倭寇为报复前来进犯,眼看军情危急,伙夫匆忙将各种小菜统盘倒入锅内掺上薯粉,做成“糊粒”,将士们你一碗我一碗像吃着“珍肴美味”,个个士气大振,奔赴战场,一举全歼残敌,这一天正是正月十四。从此,家家吃“糊粒”以示纪念,“十四夜”成为本地最盛大的节俗。
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为妈祖诞辰,也是东门渔民扬帆出海,北上岱衢洋捕洋山黄鱼的启程日。岛上渔民尊奉的妈祖是一位有求必应的海上保护神,这在浙东沿海极为罕见。出海前,举办祭海神妈祖庙会,确保平安与丰收,成为渔村一年中的盛事。庙会自十五日开始,拜祭天后妈祖,备三牲福礼,荐享天后,虔诚祈祷。上供时间必选涨潮时分,以期财源随潮滚滚来。午后开始演戏,日夜连台,演五天至十天不等,号“出洋戏”。期间,村民招亲致友,宾朋盈门,天后宫常常拥挤得水泄不通。洋山黄鱼汛,于农历六月二十日结束,东门渔船从岱山返航归里。天后宫热闹非凡,演戏庆丰收,庆平安归来,称“谢洋戏”或“还愿戏”。由高产渔船出资包演,盛时连演七天七夜。渔民把渔汛丰收平安,归功于天后妈祖庇佑,农历六月二十三日,在天后宫举行隆重的谢洋祭妈祖典礼。
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前,为祭祖先,村民在海岸边或港边举行放水灯仪式,表示渔村民众对海上遇难人的一种怀念,也表示对大海的崇敬。一次放水灯,少则几百盏,多则上千盏。水灯载着做灯人和渔家的希望与祝愿,顺着潮流,漂向远方。渔村各家都要做“羹饭”,购来好菜,添上美酒,祭祀祖先,要发麦糕,还要做麦饼筒。麦饼筒以麦粉糊烙成一张张圆圆薄饼,不可烙焦,要有极好的韧性。然后将餐桌上丰盛的菜肴,如肉丝、鱼片、豆芽、米面、菜干等,夹放在薄饼中,像蜡烛包那样裹起来。荤素皆有,味道极好。
荣誉记录
2020年4月19日,入选第六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名单。
2022年1月,入选2021年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名单。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3 23:25
目录
概述
基本村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