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第一枝·桃花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词作
《东风第一枝·桃花》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一首词。上片写东风夜雨下多情的桃花却绽开了,加以用典使桃花的美韵风神毕见。下片推开去写,想象桃花在夕阳里的美丽风采,并又与杨柳为伴,遂更加迷离动人。结处忽宕起一笔,回照了开端,给人以朦胧之美。全词情景交融,用典浑一,韵致无穷。
作品原文
东风第一枝①·桃花②
薄劣东风③,凄其夜雨,晓来依旧庭院。多情前度崔郎,应叹去年人面④。湘帘乍卷⑤,早迷了、画梁栖燕。最娇人清晓莺啼,飞去一枝犹颤⑥。
背山郭、黄昏开遍。想孤影、夕阳一片。是谁移向亭皋⑦,伴取晕眉青眼⑧。五更风雨,算减却、春光一线。傍荔墙牵惹游丝⑨,昨夜绛楼难辨。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东风第一枝:词牌名,也作曲牌名。据传为吕渭老所首创,原为咏梅而作。又名《琼林第一枝》。双调,上片九句,押四仄韵,五十字;下片八句,押五仄韵,五十字,共一百字。
②桃花:指桃树所开之花。桃花灼灼鲜艳,又在春日开花,故诗词中常与情事相关。
③薄劣(bó liè):薄情之谓。宋张元干《踏莎行》:“薄劣东风,夭斜落絮,明朝重觅吹笙路。”
④“多情”二句:此用“人面桃花”之典。据唐孟棨《本事诗·情感》云:相传唐崔护清明郊游,至村居求饮。有女持水至,含情倚桃伫立。明年清明再游访,则门庭如故,而人去室空矣。遂题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⑤湘帘:用湘妃竹编织的帘子。
⑥“最娇人”二句:谓清晓黄鹅在枝头啼叫,那细嫩轻柔的啼鸣声最是动人,当它飞去后,桃枝犹自颤抖。娇,指声音细嫩、清润。前蜀李珣《望远行》:“琼窗时听语鹦娇,柳丝牵恨一条条。”
⑦亭皋(gāo):水边的平地。《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亭皋千里,靡不被筑。”皋:水旁地。”宋王安石《移桃花》:“枝柯蔫绵花烂馒,美锦千两敷亭皋。”
⑧晕眉青眼:比喻柳叶。
⑨“傍荔墙”二句:意谓那鲜艳的桃花依傍在薜荔墙下,牵惹着游丝,红艳艳的与那红色的楼阁互掩难辨。 荔(lì)墙:薜荔墙。 游丝,飘动着的蛛丝。绛(jiàng)楼:红楼。
白话译文
东风薄情,夜雨凄迷,而拂晓看庭院里的桃花,还是昨天的样子。多情如前人崔护,应该会发出人面桃花的感叹吧。帘栊刚刚卷起,看着梁上双飞双栖的燕子,一时神迷清晨黄莺那细嫩轻柔的啼鸣声最是动人,黄莺飞去,一枝桃花仍颤动不已。
黄昏时分,山阴处的桃花已经开遍。夕阳中独立的桃树,越发显得悲凉。是谁把它移来陪伴水边的杨柳?希望五更时分的风雨不要吹损桃花,那鲜艳的桃花依傍在薜荔墙下,牵惹着飘荡的蜘蛛丝,与昨夜那红色的楼阁互掩难辨。
创作背景
在一个桃花飘香的阳春之日,纳兰的情绪徘徊于“人面桃花”的故事中,直到“湘帘乍卷”才醒悟过来,看见了梁间栖燕。此时又忆起了从前与爱妻双宿双飞的美好时光,故作此词。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上片描写了庭院在经历了东风夜雨的摧残之后却依然如故,而桃花却开放了。 “多情前度崔郎,应叹去年人面”,此处用了崔护“人面桃花”的典故,而纳兰用此典,既是赞美桃花的美丽,又可能暗含隐秘的情思。词人唏嘘,此情此景如果被崔护看到,应当会发出人面桃花的感叹吧。纳兰的情绪尚在“人面桃花”的故事里徘徊,至“湘帘乍卷”才猛地回神,看梁问栖燕,“早迷了、画梁栖燕”,词人在这里没有点明,却可以推想,彼时看见的定当是双飞双栖的燕子,因此才会一时迷神。与此同时,清晓黄鹦在枝头啼叫,那细嫩轻柔的啼呜声最是动人,当它飞去后,桃枝犹自颤抖,别有一种楚楚动人的姿态。“最娇人、清晓莺啼,飞去一枝犹颤”,一个“娇”字描摹出声音的细嫩、清润,使桃花的风韵更加传神。
下片则由庭院写到山郭,虚写夕阳里的桃花,并与杨柳为伴,应是更加美艳。纳兰的思绪也由眼前的庭院推延到山郭,他想象桃花在夕阳里的美丽风采。想着想着,却觉得这样的桃花似乎太孤单,“想孤影、夕阳一片’”,独立夕阳中,愈美丽就愈显得悲凉。于是词人给桃花找了水边杨柳为伴,使它愈加动人迷离,愿望终归是愿望,“五更风雨,算减却、春光一线”一句将人拉回了现实,夜来的风雨减损了春色。结处忽宕起一笔,点醒题旨,回照了开端,景情融铸合一,含悠然不尽之意,给人以感发,给人以联想,给人以朦胧之美。
这首词看似写景,实则写情;看似咏物,实则蕴含深意。
名家点评
清代学者陈淏《精选国朝诗余》:“咏梅名作极多,题桃此为佳构。”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5 20:49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