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河大拟铲鲟(学名:Pseudoscaphirhynchus kaufmanni)是鲟科、拟铲鲟属鱼类。相对于阿姆河小拟铲鲟来说,阿姆河大拟铲鲟个体较大,最大可长达75厘米、重2.5千克。因通常有尾丝(尾鳍上叶延伸很长,越来越细成为鞭状尾丝),又名丝尾拟铲鲟。阿姆河大拟铲鲟与拟铲鲟属的其他两个物种一样,仅生活在浑浊流动的水体中。以昆虫幼体和小型鱼类食。分布在流入咸海的阿姆河中。
形态特征
全身被以5列骨板,吻长占头长的70%以下,吻须4根;吻呈竹片状,边缘较尖,无喷水孔;下唇连续不分裂,有2叶,吻须无毛,尾柄较短,被骨板部分覆盖;背骨板数少于15,侧骨板数少于41;外侧吻须短于内侧吻须的2倍长,通常有尾丝(尾鳍上叶延伸很长,越来越细成为鞭状尾丝),头上有1-5根刺。
相对于阿姆河小拟铲鲟来说,阿姆河大拟铲鲟个体较大,最大可长达75厘米、重2.5千克。阿姆河大拟铲鲟背骨板10-15枚,侧骨板38-40枚,腹骨板5-11枚,
背鳍条数29-34,
臀鳍条数16-23,
鳃耙数15-17。
栖息环境
历史上,阿姆河大拟铲鲟栖息在阿姆河较广的范围内,甚至栖息到河口的咸水区,后来,主要幸存于阿姆河中游。喜栖息于砂或砾石底质的浅水区;耐盐性,可生活于水域盐度为8.5的水域。
生活习性
阿姆河大拟铲鲟与拟铲鲟属的其他两个物种一样,仅生活在浑浊流动的水体中。在阿姆河盆地的湖泊中没有发现过阿姆河大拟铲鲟的存在,有人认为阿姆河大拟铲鲟在静水中将很快死亡。阿姆河大拟铲鲟以昆虫幼体和小型鱼类食。其食物主要由鱼苗(占36.6%)和摇蚊属组成。
分布范围
阿姆河大拟铲鲟分布在流入咸海的阿姆河中,涉及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也可能存在于阿富汗。阿姆河大拟铲鲟与阿姆河小拟铲鲟分布重叠,有时可与阿姆河小拟铲鲟杂交。
繁殖方式
阿姆河大拟铲鲟性成熟年龄为6-7年(50厘米长);在有流水条件下产卵,产卵场在阿姆河的中上游;在4-5月水温14-16℃时产卵;卵呈黑灰色,卵径1.5-2.7毫米。产卵数为990-1110(体长25.5-26.5厘米)。随着体长的增加,绝对生育力略有增加。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9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9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列入《乌兹别克斯坦红皮书》。
列入《土库曼斯坦红皮书》。
种群现状
阿姆河大拟铲鲟的商业捕捞是19世纪末俄罗斯人进入该地区后开始的,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后来,阿姆河大拟铲鲟已失去其商业价值,由于个体小、资源少,无人捕捞。在河流条件下,阿姆河大拟铲鲟的自然繁殖仍然存在,但补充率很低。
濒危原因
阿姆河大拟铲鲟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是阿姆河上的水利工程和环境污染。过去,阿姆河在木伊那克镇(阿姆河三角洲)附近进入咸海,但自1982年以来,由于水坝和取水(主要用于灌溉),阿姆河一直没有到达大海(Birstein 1997,Zholdasova 1997)。此外,由于矿物肥料、棉花农业用杀虫剂和废水处理,阿姆河的水污染程度也很高,其中阿姆河下游的污染程度最高,虽然1989-1990年期间,阿姆河水中的农药含量有所下降(Zholdasova 1997)。
阿姆河大拟铲鲟只出现在快速流动的浑浊水域。据认为,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阿姆河的低水位降低了流速和河床的尺寸,阻止了阿姆河大拟铲鲟从阿姆河中下游的迁移(Zholdasova 1997)。
保护措施
莫斯科动物园在开发一个水产养殖项目,目的是放养阿姆河大拟铲鲟。部分阿姆河大拟铲鲟分布在阿姆河自然保护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