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海箫音
福建省歌剧院舞剧作品
丝海箫音英文名为Flute Music at the Silk Sea,是一项传统舞剧,由福建省歌舞剧院演出。本剧讲述了泉州刺桐港以阿海为代表的水手们与海搏击、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赞扬了阿海与桐花的淳朴爱情及小海继承父亲遗志的孝顺与顽强等种种美好的感情。
剧情介绍
序幕祈风祭海八百年前的泉州刺桐港,九日山下。涨潮。水手们聚集在海边,在市舶司提举的主持下,接受道士的祝福,勃发出与海搏击、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的奋进精神……
第一场情满街市刺桐城市井,十州人在繁华的街市忙碌地交易……水手阿海受雇于波斯商人哈马迪即将远航,年轻的妻子桐花把心爱的洞箫给他,愿悠悠的箫音时刻传递相思之情。螺号催人,阿海告别了身怀六甲的桐花,率通远舟师渡海远航。
第二场魂系大洋丝绸之路在海上延伸着,枯燥的航行也折磨着水手们的心。阿海吹响了洞箫,倾诉思恋之情,也激起了张旗扬帆的信念。骤然,大海狂怒了,舟师在浪山波谷中奋进。危难中,阿海为救哈马迪投入大海,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弥留之际,他把洞箫托付给哈马迪
第三场望海盼归冬去春来,桐花生下小海,同时对丈夫的思念也与日俱增。摇篮旁,她虔诚地祈祷着海神的保佑,愿亲人早日归来……元宵佳节,人们终于迎来了远航的亲人,而桐花面对着噩耗,悲痛、无奈,只能伴随着织布声,任岁月流逝……
第四场特使来朝十七年后,刺桐花开得格外鲜红。作为波斯王国的特使,哈马迪重回刺桐城。在欢迎仪式上,他惊喜地见到小海高超的水手技艺,犹如又见到了救命恩人阿海……小海继承父业的宏愿为太守所赞许,并得到水手的号衣。桐花望着儿子身上那刺眼的号衣,顿感天旋地转,十七年含辛茹苦,她再不能让小海重蹈丈夫之路了。于是,两颗心在碰撞中破碎了……
第五场坟茔箫音一片为丝海之路而献身的万国之灵之坟。小海在父亲坟前哭诉着衷情……桐花在丈夫坟前诉说着苦衷……哈马迪望着碑石和母子。他明白了,眼前正是自己找寻和挂牵的亲人,于是,他捧出了洞箫。箫音叩开了万国之灵的冥冥之门。阿海的亡灵出现了,万国亡灵升腾起来了。他们出海搏击,义无反顾,丝海之路在搏击中延伸着……桐花仿佛悟到了什么,在飞天乐使的簇拥下,毅然地把水手号衣披在小海身上。
尾声丝海雄风又一次涨朝。哈马迪又将远航去了。小海接过父辈的大橹;桐花把心爱的洞箫交给儿子。如同把刺桐城妇女的心托付给远航的男人,默默地祈祷着、祝福着丝海之路一帆风顺……
责任者
演出单位: 福建省歌舞剧院
创作者总策划:邹维之。编剧:《丝海箫音》创作组,颜庭寿执笔。总监制:练向高。艺术顾问:管俊中。执行监制:张树平。总导演:杨伟豪。编导:杨伟豪、谢南、吴玲红。作曲:吴少雄、林荣元。舞美设计:郑志光(场景),许镇川(服装),陈文霖、宋史强(灯光),王少雄(道具),吴惠銮(化妆),龙招平(音响)。
演出者主要演员:程春玲、张宁夏(饰桐花A、B),高国庆、岳军(饰阿海A、B),邓宇(饰小海),王建文(饰哈马迪),阮少铭(饰市舶使)。乐队:上海交响乐团。指挥:陈燮伯、黄晓同,洞箫独奏:陈强岑。
演出大事记
本剧参加了在沈阳举行的1992年全国舞剧观摩演出,获优秀剧目奖、演出奖、优秀作曲奖、舞美、服装设计奖,邓宇获最佳表演奖,高国庆、程春玲获优秀表演奖。1993年3月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同年4月获文化部第三届文华大奖,以及编导、作曲、舞美、演员奖。福建省政府特此通报嘉奖、颁发奖金二十万元。1993年11月赴香港参加丝绸之路艺术节。1994年12月接受新加坡国家艺术委员会的邀请,在新加坡黄金剧场上演。
评论撷萃
评论撷萃敢问路在何方于平
有国人竟误认我们辽阔的海岸从来就是闭锁的“新月”,并进而误解我们悠久的历史缺少开拓的勇气和进取的动力。对此,福建的文化有识之士和舞蹈家们认为有责任陈述那一史实,即我们的祖先屡屡泛舟楫于湍流之上,扬篷帆于雄风之中,我们确确实实地于万顷波涛中拓劈过一条“海上丝路”,这便是舞剧《丝海箫音》所力图揭示的主题。《丝海箫音》的情节可以概括为“两代人前赴后继,一条路势在必通”。舞剧的主体部分,实际上是由“潮涨箫欢”、“涛涌箫惊”、“梭穿箫思”和“帆扬箫奋”几块组成,箫是贯穿全剧的道具,箫音则是各场景情感氛围的某种揭示和喻示。用一户三口两代人的命运来揭示这样一个恢宏的主题。他们不仅构织水手与海啸的外部冲突,造成一种“挽狂澜于既倒”的磅礴气势,而且构织桐花这一形象的内心冲突,造成一种“断肠人在天涯”的幽婉情怀。应该说这都是在直接或间接地强化着“出海”那一信念的。出海者在风浪的吞吐中强化那一信念,未出海者则在相思的折磨中强化那一信念。这信念在舞剧中的典型依托者便是桐花,是这个从对丈夫“依依不舍,切切盼归”到对孩儿“铮铮蓄志,凛凛送行”的桐花。该剧的动作语言不仅舞蹈性强,而且颇具“方言”特征。《丝海箫音》不像《丝路花雨》有丰富的“敦煌壁画舞姿”作为“方言”语汇,这就迫使编导者抓住有限的闽南民间舞动律,在民俗气氛的营造和人物性格动态的设计中加以发展变化,使“方言”虽语源单纯却不失表述的丰富。观看《丝海箫音》,常常会让人联想到十几年前甘肃创作的舞剧《丝路花雨》。但我们舞蹈家对类似题材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着。我们不再絮叨“我们曾经是一个开放的国度”,而是更进一步去揭示“我们曾百折不挠地要走出去”。这也是一种“愚公精神”。“愚公移山”的神话作为我们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主要的启示不仅是“挖山不止”的韧性,更是“走出家门”的朝气,是“挖”之后的“行”。舞剧《丝海箫音》所揭示的主题正是在这方面触及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底蕴。(摘自1992年7月15日《中国文化报》)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26 12:38
目录
概述
剧情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