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霜霉病
植物病害
丝瓜霜霉病是由古巴假霜霉引起的、发生在丝瓜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茎、卷须及花梗。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的褐黄色斑,逐渐扩展成多角形黄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斑背面长白灰黑色霉层,后期斑连片整叶枯死。
病原特征
丝瓜霜霉病病原为古巴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Berk & Cur.) Rostov.),属鞭毛菌亚门、假霜霉菌属。 孢囊梗自气孔伸出,单生或2~4根束生,无色,主干144.2~545.9微米,基部稍膨大,上部呈3~5次锐角分枝,分枝末端着生一个孢子囊,孢子囊卵形或柠檬形,顶端具乳状突起,淡褐色,单胞,大小18.1~41.6微米×14.5~27.2微米。孢子囊可直接萌发,长出芽管,低温时,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1~8个,在水中游动片刻后形成休止孢子,再产生芽管,从寄主气孔或细胞间隙侵入,在细胞间蔓延,靠吸器伸入细胞内吸取营养。
为害症状
丝瓜霜霉病在丝瓜的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茎、卷须及花梗。幼苗期发病,子叶正面产生不规则形的褪绿枯黄斑。潮湿时,叶背产生灰黑色霉层,严重时,子叶变黄干枯。成株期发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发病初,叶片正面产生水浸状淡绿色或黄色的小斑点,后渐扩大,由黄色变成淡褐色,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形的病斑,在叶片背面病斑处生成紫灰色霉层。在潮湿的条件下,霉层变厚,呈黑色。严重时,病斑连接成片,全叶黄褐色,干枯卷缩,全株叶片枯死。发病后,在高温干燥的条件下,霉层易消失,病斑迅速枯黄,病情发展较慢。
侵染循环
温暖地区病原在病叶上越冬或越夏。在中国北方地区,病原是借季风从南方吹来的,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流行规律
丝瓜霜霉病发生的适宜温度是15~24℃,低于15℃、高于28℃不利于发病。病菌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以上,相对湿度在60%以下时孢子囊不能产生。孢子囊萌发和侵入一定要在叶面上有水滴或水膜存在的条件下,否则不会发病。露地栽培在20~24℃,加上雨水多、雾大、结露多时,病害才能大流行。
在中国华北地区,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发病较多。温室内的丝瓜一般在11~12月和2~3月发病严重。不同品种间抗丝瓜霜霉病有明显的差异。丝瓜植株不同的生育阶段抗病性有一定差异,结果初期和盛期发病较重。气孔已充分发育的叶片,有利于病菌侵入,易染病。在地势低洼、栽植过密、通风不良、肥料不足、浇水过多的情况下,均易造成病害流行。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在重发病区,收获结束拔秧前,可用5%石灰水,每亩100千克喷布均匀,或用石灰粉按每亩20千克的量喷粉,病株集中烧毁,可减少田间病菌的残留。
发病初期可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58%瑞毒霉锰锌500倍液,或64%杀毒矾400倍液,或70%甲霜铝铜250倍液,每7~10天喷一次,连喷3~6次。也可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1.0~1.5千克喷粉,每8~10天一次,连喷3~6次。在大棚温室内亦可用40%百菌清烟剂,每室用药200~250克,把药分成4~5份,均匀分布在棚室内,傍晚用暗火点燃闭棚,次日早晨通风,每7天一次,连熏3~6次即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06 11:16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为害症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