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维护”是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是指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于2018年4月10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上提出。
完整定义
“两个维护”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维护党中央权威首先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领导核心的重要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党的使命任务、我国国体政体的性质、国家发展的根本任务等决定的,是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和实践逻辑演进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正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人民才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中国发展才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才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维护党中央权威首先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明确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并写入全会文件。
习近平总书记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在伟大斗争中形成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成就,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事实上已经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确立习近平总书记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我们党的郑重选择,是众望所归、名副其实,当之无愧。我们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都要有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忠诚于党,忠诚于党的事业,讲纪律、守规矩,在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上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做到坚定不移。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维护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是统一的。党中央权威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就是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中央权威,首先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在我们这样的大国、大党,全党同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一定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一定要有一个“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的总书记作为核心,这样才能凝聚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各位成员的智慧,凝聚各级领导干部的智慧,凝聚全党的智慧。全党都自觉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党中央就有权威,党中央制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就能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提出背景
综述
两个维护”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深远的历史背景、充分的现实依据。
思想渊源
“两个维护”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拥有严密组织体系的先进新型政党,要带领人民实现一系列奋斗目标,必须拥有一个坚强而又成熟的领导核心,全党上下必须保持团结一致。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政治权威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撰写《神圣家族》《论权威》《反杜林论》等著作,在系统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权威对于无产阶级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从唯物史观角度科学阐释了领袖人物在推动人类社会变革中的巨大作用。列宁在加强政党建设方面尤为重视维护中央权威,通过撰写《怎么办?》《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等著作以及创办《火星报》,从理论上详细科学地论述了加强中央权威、反对党内派别活动的极端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重视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提出并实施了“四个服从”纪律,科学制定并正确实施了党内请示报告制度、党委制与党委会工作方法等,加强了党的团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两个维护”这一具有重大政治意蕴的经典论述。“两个维护”是新时代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内的具体深化与拓展,是在充分发扬民主基础上的更深层次的集中,是要求全党有向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的意识与行动,是要求全党通过践行核心意识捍卫党的团结。
“两个维护”是中国共产党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
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管党治党的历史经验证明: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领袖的权威、捍卫党的团结统一,对党的事业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领导核心、中央权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就建立了自己的领导机关,随后加入共产国际并接受其领导,大革命失败后党开始探索在自己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党的领导核心、中央权威是新时代我国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的政治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政治建设稳步推进,以天宫等为代表的诸多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之所以能取得这些历史性成就,关键在于我们党形成和确立了一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坚强有力、成熟稳重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源于此,全党全国人民有了“主心骨”,敢于迎难而上克服艰难险阻,把党和国家事业胜利地向前推进。
现实依据
“两个维护”是中国共产党经受各类执政考验的现实需要
“两个维护”是我们党应对国际形势变化的需要。当今国际社会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以单边保护主义为代表的反全球化浪潮此起彼伏,“黑天鹅”事件频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在拉大,国际形势发展前景充满变数。随着中国逐渐步入世界舞台中央,国际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丑化”我国国际形象的言论,“历史终结论”含沙射影地指向中国,“中国威胁论”孤立中国,“中国责任论”捧杀中国,这些言论意在通过混淆是非的方式干扰中国的和平崛起。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齐心协力开展工作。
“两个维护”是我们党化解国内矛盾的需要。现阶段,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到了关键期,但一般性矛盾与深层次矛盾互相交织、错综复杂。破解这些疑难杂症需要依靠党中央权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需要党统筹把握国家宏观调控大局,推进社会和谐。从中央与地方这两者间的关系看,只有依靠党的领导核心、中央权威,才能强化国家顶层设计、破解地方保护主义现象,确保党中央制定的大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从社会结构方面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在助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弊端,不同阶层之间因利益问题极易产生纠纷甚至冲突,只有依靠强有力的中央权威才能更好地化解不同群体间的矛盾。从总体看,维护中央权威必然要认同党的领导核心,也就意味着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这种核心与权威使中国共产党具备了极强的集体行动能力,保证了党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发展历史
2018年4月10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上,“两个维护”被提出。
2019年2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突出强调必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025年3月5日,《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概念特性
“两个维护”的政治内涵是特定的、统一的。“两个维护”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权威,一个是核心,两个关键词紧密相连。维护权威必须认同核心,认同核心就是维护权威。从政治建设逻辑说,我们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党中央是党的领导核心,中央总书记是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构成组织形态的政党不能没有核心,达成思想行动统一的组织不能没有权威。核心树立起来,全党就要坚决维护。
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对象是习近平总书记而不是其他任何人;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对象是党中央而不是其他任何组织。
党的核心只有一个。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要有意识地维护一个核心。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决定道路方向、决定事业成败、决定党的兴衰、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在维护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更加执着、更加真挚。
党的权威必须归于党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经验,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
“两个维护”是从实践中千辛万苦探索得来的宝贵经验,更是我们党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社会意义
从理论逻辑上,深刻感悟“两个维护”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重大建党原则的一脉相承,是党的权威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从历史逻辑上,深刻感悟“两个维护”是历史、人民的选择,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的重要经验;从实践逻辑上,深刻感悟“两个维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稳致远的根本保证。
(一)“两个维护”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
“两个维护”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内涵着马克思主义有关领袖权威、党中央权威的理论特质、历史基因,与马克思主义政党权威论是一脉相承的。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领袖问题、核心问题、党的权威问题至关重要。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强调“权威”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强调“中央要有权威”以及维护权威的重要性。马克思认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并用“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形象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恩格斯认为,权威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他在《论权威》一文中以纺纱厂、铁路以及“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为例强调权威是解决问题的必然要求。列宁强调,党的领袖权威是政党组织力的精神纽带,认为“政党通常是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来担任最重要职务而被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并指出“党首先应当是一个组织严密的有机整体,必须有统一的意志、统一的纪律和统一的行动”,唯有如此,党才成为“真正钢铁般的组织”。从理论逻辑看,“两个维护”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原则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发展。
(二)“两个维护”集中体现了党的权威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两个维护”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客观需要,体现了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的高度统一,做到“两个维护”与“以人民为中心”具有高度一致性。“两个维护”所体现的党的权威性和人民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党的人民性是党的权威性的目标,党的权威性是实现人民性的根本保证。《共产党宣言》中强调,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决定了其权威也是具有人民性的,是人民立场的权威、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权威,其通过维护党中央核心、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而形成共同的意志、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从根本上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规定“要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高度统一起来”。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做到“两个维护”是维护党和国家根本利益所在,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三)“两个维护”是在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国内外历史反复表明,只有党中央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有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团结起来进行有效斗争,革命、建设和改革才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国内外历史上不乏损害党中央核心、党中央权威的教训。巴黎公社作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旋起旋灭,仅仅存在了72天。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时,认为其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于“缺乏集中和权威”,强调维护新政权、建设新政权都需要有权威,恩格斯更是感叹“难道我们没有理由责备公社把这个权威用得太少了吗?”十月革命能够取得胜利,关键在于有以列宁为领导的中央领导集体和中央集体的有力领导作用。苏共解散和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党中央权威和党内团结统一的丧失。
我们党成立之初,因未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党的事业屡受挫败。随着我们党在政治上的日益成熟,遵义会议确定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候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以史为鉴戒,毛泽东同志在《切实执行十大政策》中指出“要建立领导核心,反对’一国三公’”。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经验,强调“党的历史表明,必须有一个在实践中形成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个领导集体中必须有一个核心”,并强调“这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一个重大问题。所以,从历史逻辑看,维护党中央核心的地位和党中央权威是我们党的历史经验,“两个维护”体现了客观历史规律在新时代的具体要求。
(四)“两个维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两个维护”是发挥好我们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作用的根本保证,也是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形成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的关键。我们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党中央权威是在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中铸就的。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的是全面深化改革中错综复杂的深层次矛盾,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需要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需要防范化解“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等重大风险,需要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党是拥有9100多万名党员、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大党,要经受住“四大考验”、抵御“四种危险”,要确保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都需要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需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中央核心。船重千钧,掌舵一人。当前,我们党领航的是带领人民战胜一切风浪、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肩负的是前所未有的艰巨使命,“掌舵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全党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选择。只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胜利达到彼岸。
实践要求
做到“两个维护”,是“国之大者”之首要,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只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跨越新的“雪山”“草地”、征服新的“娄山关”“腊子口”,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我们党的重要政治品格是知行合一,做到“两个维护”既需要理性认同、情感认同,更需要落到实处、见诸行动。需要党员干部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增强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自觉加强理论武装,夯实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思想是本,行动是形,本正则形立。做到“两个维护”,需要坚定理想信念,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始终做到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需要加强理论武装,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力,努力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收获真理力量,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需要自觉在学懂弄通中涵养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努力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认识、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自觉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思想灯塔,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靶向治疗”,廓清思想迷雾,澄清认识误区,常扫思想之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二)自觉加强政治建设,提升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能力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自觉加强政治建设,需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做到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自觉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从人民利益出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主动跟上新发展阶段“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对能力和水平的新的更高要求。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深刻认识政治与业务之间融为一体、高度统一的关系,将坚定政治方向、强化政治担当、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在履职尽责的各方面、全过程。
(三)自觉守正创新,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行动实效
马克思认为“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体现在行动上。党员干部不仅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更要做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守正创新的“行动派”,将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到工作实处。这需要贯彻落实党的章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要求,准确把握“时”与“势”,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提出符合实际、符合科学规律的对策和建议,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努力以创造性工作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效。
社会观点
媒体观点
中央和国家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把手做工作要首先自觉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态度,严守政治纪律,经常校正偏差,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
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是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才能永葆中央和国家机关作为政治机关的鲜明本色。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上深化认识、强化认同,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不断增强带头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坚定性。
带头做到“两个维护”,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做到对党忠诚。忠诚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两个维护”要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言行上。新形势下,要大力加强对党忠诚教育,发挥中央和国家机关红色资源优势,形成具有中央和国家机关特点的党内政治文化。
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既要体现高度的理性认同、情感认同,又要有坚决的维护定力和能力。提高政治定力和政治能力,要靠学习,更要靠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在防范化解风险上勇于担责、善于履责、全力尽责;各部门各单位要创造条件让干部在斗争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不断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定力和政治能力。《人民日报》
专家观点
践行“两个维护”,是增强“四个意识”的要求。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每个共产党员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的本分。增强“四个意识”服务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根本目的,要达到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必须坚决与一切公然挑战党中央权威、阳奉阴违敷衍党中央权威、打折扣对待党中央权威的现象作具有勇士精神的斗争。增强“四个意识”直接关系“两个维护”,做到“四个意识”内化于心,必须当好“两个维护”的践行者。
践行“两个维护”,是强化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身份意识和组织归属感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彰显党组织的政治属性,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取决于党员和领导干部对自己政治身份认同度的高低,取决于对党组织归属感的强弱。只有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才能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坚定性,才能不断增强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践行“两个维护”,是维护党章党规党纪权威的要求。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历来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和鲜明特色,党章党规党纪具有制度治党的权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各级干部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真正使党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党规党纪是对党章的延伸和具体化,学好了党规党纪,就能弄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敬畏党组织就必须敬畏党章党规党纪,维护党中央权威与维护党章党规党纪权威是统一体。践行“两个维护”,必须严格遵守党章的规定,严格执行党规党纪的规范,以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华东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