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交婚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
《两交婚》是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全称《四才子二集两交婚小传》,一名《续四才子书两交婚传》《四才子续集两交婚传》,又名《续四才子》《两交婚恶姻缘》《双飞凤全传》《玉觉禅》《巧合情丝缘》。不题撰人,或以为作序之天花藏主人即为作者,成书于清初。
内容简介
全书叙重庆府有甘颐、甘梦兄妹,皆有才貌,值府考,甘颐因未行贿落第,后为宗师施沛查明真相,得中第一。时扬州多才女,好结社赋诗。有国子监祭酒辛受告老在家,女古钗,子辛发,姐弟皆美而有才。古钗设红药诗社,欲借此为弟择配。恰甘颐来扬州,扮女妆,冒妹名往试。古钗与之倡和,极中意,遣弟往甘颐处求婚。适其时甘梦在家因表兄刁直逼婚,亲笔作呈词诉县,王知县公断得免。王知县爱女才,作书辛祭酒,为辛发作媒,因是两家婚约遂定。后威武侯暴雷为子暴文求古钗为妇。古钗爱甘颐,不允,以婢绿绮冒名代嫁。甘颐赴京应试,得知古钗实未嫁,及中探花,因拒婚暴文之妹挂冠而遁,被捕下监。时辛发亦已中试。众进士皆不平,共上辞本。天子详究其事,召见甘氏兄妹、辛氏姐弟,当殿面试,于是得授职赐婚,两对夫妇美满团圆。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在明末清初,涌现了一批以婚姻爱情为题材的“才子佳人”小说,《两交婚》就是其中的一部。书成时间当晚于顺治十五年(1658)的《平山冷燕》,大约在康熙初年。
人物介绍
甘颐
字不朵,四川重庆府巴县缙云山横黛村人,相传是三国刘备甘夫人的支派,亦算做“衣冠文物之家”。不幸父亲早殁,只有寡母田氏在堂,抚养他兄妹二人。虽生于山僻乡野,却长得明眸皓齿,玉润金辉,胜似潘安,诵读诗书,博通古今,每日与妹妹唱和诗词。甘颐巧遇学道施文宗,得以中选秀才,于是辞家游学。一日来到扬州,在妓女黎瑶草的帮助下,男扮女装,会见了大乡宦辛祭酒的女儿辛古钗。郎才女貌,一见钟情,经过几番起落曲折,甘颐进京考中探花,天子明断,赐金莲御灯,驰驿归娶,终结美满良缘。作者把他塑造成不仅年轻貌美,才思超群,而且还是一个美满自主理想婚姻的勇敢的追求者,这在当时的社会,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辛古钗
字荆燕,人们顺口称作荆娘,江都县人,国子监祭酒辛受之女。生得风流香艳,妖娆妩媚,能诗能文,能词能赋,遍扬州无一人及得上。她年方一十八岁,名门贵族公子求聘者无数,她却视之直如豚犬,声称只要才美,“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人,才可以成为自己的郎君。同甘颐相识后,既为他的才貌所倾倒,但又不急于应允婚事,怕他恃才美轻视辛家,而是沉着冷静地坐待时机。她深谋远虑,足智多谋,对暴元帅的纨祷公子逼婚,巧妙的以婢女代嫁,隐名潜居以避其祸,最后得到皇帝恩典,与甘颐终成卷属。作者用浓郁的笔墨,塑造出一个理想的才貌俱备,胆识兼有的闺秀形象。
黎瑶草
小名青姐, 又称小三,号做瑶草,是个沦落风尘的才女。她生得小巧精灵,俊俏乖巧,虽无惊人的诗文杰作,但聪敏过人,智识超群。她以自已坦率真诚的为人和超卓的智慧,使恃才骄衿的辛古钗待之如上宾,亲密得如莫逆知己,也获得了甘颐的垂顾而不能忘情。在甘颐与辛古钗缔结良缘过程中,她为甘颐设计了扮女妆一睹辛古钗芳容的际缘;甘颐博得辛家赏识后,是她劝阻甘颐不要急于求婚,不要“倚才美一味强求”,把个才女辛古钗的心情猜的明透;甘颐听说辛古钗已嫁给暴公子,心伤欲碎,痛不欲生,又是她分析了疑窦,肯定辛古钗没有出嫁,并为他出谋划策,巧妙安排,终于获得了辛家的信任与赞赏。后来,甘颐也只因不听她的嘱咐,会见了暴公子,几乎丢官丧命。作者在这矛盾冲突中,用正面刻划和侧面衬托等手法,集中表现了黎瑶草的智慧与谋略。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两交婚》与同类型的小说一样,强烈地反映了作者在妇女、婚姻、爱情等方面新的伦理道德观念、新的审美标准和新的审美理想。它也和其它才子佳人小说一样,有着这一流派共同的艺术特色。小说通过描写甘辛两个家庭四个儿女之间的爱情故事,表现了作者崭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爱情婚姻观,即为,选择配偶应由青年男女自已决定,他人甚或是父母都要尊重儿女的意愿。而青年男女择偶时应以“才”“情”“色”为标准,而不应考虑到其它方面的条件。这种婚姻观念决不同于以门第、金钱为条件的贵族婚姻观念,也不同于“郎才女貌”的片面地以男子为中心的婚姻观念。拿此部小说与此前的婚姻爱情小说相比,就可以看出书中所蕴含的思想对于前人来说,是大的进步。中国的婚姻爱情小说源远流长,但不出“郎才女貌”的观念。
在《两交婚》中,女子在婚姻中的地位与作用,与此前爱情婚姻作品中的女子也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从辛荆燕的举动与心态上,就可以看出来。据此前作品描述,女子即使在爱情婚姻中,也没有多少把握自己命运的自主权,在礼教和少女羞涩心理等诸因素的制约下,她们不敢象男子那样,在灯市或其它场合,主动物色中意的异性,并表明心迹。即使相中了某男子,也是等待着此男子先求之,若此男子腼腆不言,则此情就只好付之流水了。就是在暗约偷期中,命运也是被男子左右着,何时约会,何时云雨,多由男子决定。然而辛荆燕就不同了,她牢牢地把握着爱情与婚姻的自主权。她择偶的标准首先是才”,若腕墨无灵,哪怕是侯门公子,也直看得如同豚犬,所以,宁可标梅失时,也决不在婚姻上凑合。她的择偶标准第二是“情”。当见了甘颐以后,自谓他是自己心目中的周南吉士,然而,当父亲意欲纳甘颐为东床时,她却请父亲缓慢允亲,要对甘颐进行一番“情”的考验,她怕甘颐自恃才高,相中她只不过是一时的冲动,并不真正钟情于她,若这样,婚后就谈不到夫妻地位的平等与夫妇生活的和谐了。她理想中的夫君不但要有才,而且还要有情,两者不可废一。
艺术特色
这部小说在艺术上也有两点值得欣赏之处。首先是语言的华美。它在白话的表述中掺杂进部分文言,在流畅的散句描写中夹用骈文。使得整部小说文采斐然,语句似珠玉一样光润夺目。这样的语言风格非常适合对才子佳人生活的描写。让才子佳人出口成章,用语典雅,这样,语言就可以表现他们富赡的才华和不俗的风度。再从读者接受方面来说,用雅语描写才子佳人的生活内容,可以使读者潜意识地领略到这些才美之人高雅的生活方式,不知不觉地让身心进入到这一高层次的社会中生活中,从而便于理解书中人物的感情和行为。当然这样的语言风格也带来不通俗的缺点,文言和用典太多,普通读者在接受时会有许多障碍,直接影响到读者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对本小说的兴趣。
其次是构思奇巧。小说属平空举事,内容基本上是作者虚构的,但作者笔端变化万千,小说情节波灡跌宕。在故事的构思和安排上,作者用了三点技巧。
一是让事奇,事的肇始和事的发展,都是人间少有并出人意料的。四川山村的书生为寻访佳偶竟不远数千里,东下扬州,而一乡宦小姐为择佳婿与弟媳,居然以开诗社为名,欲让芳名传播遐迩并招揽天下名媛;书生为观小姐芳颜,竟冒险男扮女妆,等等。二是让事巧,把事与事组成一种巧合关系。落榜书生竟在小庙里遇到了慧眼识人的考官;辛祭酒的得意门生恰好是巴县知县;甘颐在人地生疏的扬州轻易地得到一个能为己筹划的帮手黎青。三是设计出正与邪的矛盾,让矛盾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因为有刁直的陷害,才有王知县惊识才女甘梦,才有千里姻缘一线牵的故事;因为侯门的恃强逼亲,才有辛小姐智斗豪门与甘探花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故事。第三点技巧比前两点技巧更富有艺术性,它不惟使作品贴近了复杂的充满着矛盾的社会生活,而且使故事变化万方,波澜一个接着一个。就如辛荆燕与甘颐的婚姻,经历了多少曲折,最后婚礼都已经举行了,还余波不息。当然,小说在情节安排上也不是十分完美的,作者经常犯把未来的故事内容说破的毛病,没有造成悬念,减弱了应有的效果,也不能使读者由意料之外的结局得到快感。
版本信息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初本衙藏版本,藏大连图书馆;清素位堂刊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道光咸丰间枕松堂刊本;清光绪十四年(1888)姑苏红叶山房刊本,藏国家图书馆。1985年春风文艺出版社“明末清初小说选刊”排印本衙藏版本,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中华书局“古本小说丛刊”影印枕松堂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本衙藏版本。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04-27 08:46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