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统称
节度使与
观察使为两使,有节度观察留后为武臣迁转之阶,政和七年(1117),改名
承宣使。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宗赵炅采取各种政策,削弱
节度使的军、政、财权,以加强
中央集权。
乾德三年(965),令各地赋税收入除日常军费所需外,全部运送中央,剥夺了
节度使擅自处理地方赋税的财权。同年还命令诸州府选送精兵给中央,削弱了地方的
兵权。
宋太祖在平定
湖南时,便命令湖南各州府直属中央,不再隶属于
节度使。太宗又于
太平兴国二年 (977)诏令所有
节度使属下的支郡都直属中央,节度使所领只是一州府,宋政府又以朝臣出任
知州、知府。此后,
节度使一般不赴本州府治理政事,而成为一种荣誉性的虚衔,授予宗室、
外戚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中书令等虚衔,或宰相罢官到地方上带节度使虚衔,谓之
使相,尤为荣耀。辽、金分别于大州或
节镇诸州置
节度使,掌管军民两政。此外,辽圣宗
耶律隆绪亦将统领上京、中京地区
契丹及奚族的五十一部首领令隐改称
节度使。金于胡里改等路亦设
节度使,管辖部族事务。元代废。
宋于诸州置观察使,无职掌,无定员,亦不驻本州,仅为武臣准备升迁之
寄禄官,实系虚衔。辽在不置节度使的州设观察使司,以观察使领本州政务。金代以节镇节度使兼管本管内观察使事,主管本州民政。元代废。民国初年,改清朝之分巡、分守道为观察使,以后改称
道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