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山小像
1674年黄安平创作的中国画
《个山小像》是黄安平于1674年所作。
作品介绍
《个山小像》于1954年在奉新县奉先寺内发现,随即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1959年拨回给南昌青云谱,现藏八大山人纪念馆,是目前发现的八大山人写生画像。这幅画中,八大山人没有发须,身裹粗服,一幅典型的空门僧人形象。与铜像不同的是,画中的八大山人将斗笠戴在了头上。
个山为八大山人名号之一,生于1626年,卒于1705年,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九世孙。1644年3月,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自尽,明朝江山易帜。清顺治元年,也就是1644年,清军破九江攻南昌,江西藩王子孙多被杀,或“窜伏山林”以避难。
时年19岁的八大山人,遭遇了“父随卒”,“妻、子俱死”的残酷现实。从此,他遁入佛门,法名传綮,开始了“赢赢然若丧家之犬”的逃亡生活。几个关键阶段的经历,世人知之甚少,或语焉不详,成为不解之谜。
《个山小像》上,八大山人自题:“个山小像。甲寅蒲节后二天,遇老友黄安平,为余写此。时年四十有九”。牒谱学者饶国平告诉记者,“蒲节”,就是端午节,“甲寅”,指1674年(康熙十三年)。《个山小像》作于1674年端午节的第三天。这一年,八大山人49岁。
作品展示
参考资料:
画中人物
朱耷(1624年—1705年),清朝书画家、诗人,江西南昌人,明宗室子弟。明亡,深受刺激,由口吃而佯作哑巴。出家为僧,后还俗,又作道士,居南昌青云谱道院,作品多署八大山人。擅画山水、花鸟、竹木,笔墨简括、冷峭、凝练,形象变幻多端,有时夸张脱略,如所画鱼鸟,每以“白眼向人”。画面着墨不多,均生动尽致,无景处也成妙境。所创意境,简练含蓄,豪放中寓温雅,自成独特风格。山水多写残山剩水,意境荒寂,多抒郁愤之气。山水曾学董其昌,书法得力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与原济(石涛)、弘仁、髡残合称“清初四画僧”。传世作品有《朱耷书画合册》、《上花图》卷、《荷花图》轴、《八大山人山水花鸟》册等。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17 15:52
目录
概述
作品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