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健康管理,是基于个体的健康现状(个人既往病史、健康体检/医检信息、遗传基因信息、个人生活饮食习惯等信息),建立健康管理档案,经科学、系统和专业化的健康风险综合分析评估,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及医学干预等多方面加以预防和规避风险因素,并提出切合个体本人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指导方案,以利于健康维护与疾病预防,降低医疗开支,提高生命质量。
健康管理是以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与发展,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针对个体及群体生活方式相关的
健康危险因素,通过系统的检测、评估、干预等手段持续加以改善的过程和方法。
20年前,健康管理早已在欧美流行、并成为独立行业,在国民健康维护和疾病预防等方面成效显著、有目共睹;但在中国,健康管理却是姗姗来迟、刚刚起步。现代人既要面对快节奏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还要应付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而且必须要承受“地球村”的环境压力。由此,“老年病”逐渐年轻化、“富贵病”逐年高发,慢病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日趋严重。正如中国政府15个部委联合发布的《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中所言:“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慢性病病程长、流行广、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是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若不及时有效控制,将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国内外经验表明,慢性病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0年之前就强调指出:人类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是可以避免的,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早期发现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因此,WHO特别强调:预防的意义远胜于治疗,治疗疾病的开支远远大于疾病预防。人类的疾病有成千上万种,可总归于一种病、即:细胞病,而细胞的生理机能与基因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已科学证实并表明:人的生、长、病、老、死都与基因有关,任何人与生俱来大约携带250—300个失去功能的基因突变,其中大约20%与疾病有关;除同卵多生子外,人与人之间的基因组都存在差异,每个人都有其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特质。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一生健康!其实,健康需要管理和维护。基因上的差异,造就个体的生理机能不尽相同,所以健康管理与维护则需因人而异,就必须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和科学性。因此,健康管理需要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