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个体化
社会学术语
《中国大百科全书 ·心理学卷 》提出,去个性化是指群体中个人丧失其同一性和责任感的一种现象,导致个人做出在正常单独条件下不会做的事情。郑雪等人将去个性化定义为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一种现象 。郑艳认为去个性化,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个体丧失其个体性而融合于群体当中,此时人们丧失其自控力,以非典型的、反规范的方式行动。也有学者指出去个性化 (deindividualization) 是指处在群体中的个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融合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性的一种状态。
提出概述
去个体化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费思廷格(Festinger)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为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做去个体化。
表现
人们在群体中,一旦面临群情高涨,情绪激动,就很容易处于去个体化的状态,当个体处于去个体化状态时,个人的行为就较少的受自己的个性和意志的支配,而倾向于依从整个群体的状态,群体的规模越大,气氛越强烈,越易于引发人的去个体化状态。投入群体暴乱活动的个人,往往忘乎所以,处于去个体化状态。去个体化状态使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的意识,降低了个人对于社会评价的关注,因而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都被削弱,从而就使平时制约与社会规范下的行为不受规范的制约,使人表现出通常状态下不会表现的行为,甚至使个人的侵犯行为增加。
原因研究
众多心理学家认为引发去个性化的因素包括了以下几点:
1、匿名因素,由于匿名,群体中的个体认为外人不知道其“庐山真面目”,其反社会行为不会被别人发现,这样就助长了个人为所欲为。2、责任分散,一个人单独行动时,往往能从伦理的角度考虑自己的行为。在群体行为中,个体往往认为反社会行为的责任落在群体身上,个人可以推卸责任。3、自我意识因素,匿名因素和责任分散因素会诱发去个性化行为或反社会行为,但都不是决定因素。当个体自我意识水平很高,他就能做出正确的自我导向,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4、自信心不足,学生在群体活动和交往中因感到自信心不足、力量有限,就会不顾判断标准去迎合群体的心理,丧失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Zimbardo 认为 , 助长去个性化过程的条件包括:(1)匿名;(2)重视群体;(3)期望避免道德责任的消极评价;(4)群体大小;(5)情绪唤醒水平;(6)模糊情境的新颖性;(7)乱用药物;(8)卷入群体活动的程度等。
发展历程
早在1896年,法国的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就发现,个体常迷失在群体中,做一些他们独自一人时不会做的事。他发现:不论是组成它的个体是谁,不论是否像他们的生活模式、他们的职业、他们的性格或他们的智力,他们被卷入一个群体中这一事实使他们拥有一种群体思维(1895)。
除了有群体思维,集群还是不理智的,它的智力水平常常低于单独的个体。勒绑也描述了集群的情绪性。他说在集群中,个体便感到和表达一种原始状态的情绪。根据勒绑所说,三个机制对形成集群有贡献。第一,因为个体是匿名的,他们丢失了个体的责任感,并因此参与他们通常不会卷入的行为中。第二,传染性使集群中的个体以他们在别的场合中不会表现的方式行动。传染性减少了个体的抑制性,并容许他们按照榜样的行为活动。第三,人们在集群中变得更加易受影响。集群使个体催眠,他们会按其他的成员或群体领导的意见行事。
其他研究者扩展了去个性化过程的视角,并提出了三个模型。一个认为,一些条件,如大群体、匿名性和高水平的唤醒是去个性化的前提。这些条件导致个体淹没在群体中,丢失了自己的身份感(Zimbardo ,1970;Taylor,O'Neal Langley&Butcher,1991)。当身份丢失发生,人们不再感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的注意力指向群体,并且行为开始由当时情境中短暂的线索指引。当人们丧失了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他们不再受多数情境下的常规和抑制的控制。他们的行为变得冲动、情绪化并很难阻止。
最后,这个观点认为,去个性化减少了每个人心中的恐惧。当沃森(Watson,1973)研究200多个国家的武器类型时,发现被面具和涂料去个性化的战士相比那些不使用这些军备的文化中的战士更倾向于虐待战俘。沃查尔(Worchel)和安德烈奥利采取略有不同的方法发现,侵略者在迫害受害者之前,将他们去个性化。当侵略者选择性地会议信息时,被害者的去个性化便发生了,他们消除了被害者的身份和唯一性。进攻一个去去个性化的受害者比进攻一个个性化的受害者要容易得多。
后来迪纳尔、费雷泽、比曼和凯乐姆发现万圣节的化妆骗子,当他们戴着面具保持匿名时,比能被识别出来时更有可能偷东西。
第二个观点也认为,人们在群体中丧失了个人身份。但它认为这不是由不受限制和约束导致,而是人们采取了一个新的身份,这个身份由他在群体中的角色定义。根据后来的实验研究中,被试由于穿着制服而被去个性化,他们认为这个新的身份引导被试的行为。但在一些情况下,实验者指出,他们的制服同库可勒斯可兰——一个暴力团伙的制服相似。在另一些情况下,实验者强调制服同护士的制服相似,他们是非暴力团体。然后被试有权力在一个习得的情境中攻击另一个人。制服与库可勒斯可兰相似的人攻击行为较多。而当制服与忽视的相似时,进攻的强度明显“降低”。即当个体原有身份的显著性被降低时,被试道德表现更像他们所代表的群体。
为了理解第三个观点,想象你在一个大群体时的自身感受。我们中的很多人可能会发现在群体中丧失自己的身份是令人烦恼和不快的。在很多大学,学生们抱怨迷失在群体中,他们像成员一样被对待,没有人了解或关心他们。感到迷失在群体中会促使人们为了获得身份并被识别出来,做出一些使自己在群体中突显的事。因此,激动、夸张、有时甚至是反社会行为可能表示人们希望获得识别。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迷失个人责任感的角度解释雪球投掷者的行为。群体释放了他对不投掷雪球的抑制。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认为,在群体中被淹没,促使他们做出一些事以得到识别,将球投出去可以把他和其他人区别开来。
显然,去个性化是个复杂的过程,这三种假设都只能部分解释它。但是去个性化也有另一方面。我们已经证明了去个性化会导致反社会行为,但其实去个性化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常常导致人们降低对组织规范的顺从。有时,将个体从组织规范的束缚中释放出来能提高可能被一致的创造性。例如,一些作家使用笔名是因为当他们这样写作时,会感受到更少的限制。最后,在一些去个性化的专业领域,其中的个体必须打破社会常规来进行他们的工作。比如,外科医生必须处理和切割患者的身体。很多年以来,人们一直相信外科医生不应该和病人很熟,当手术开始时,外科医生从头裹到脚,而病人也被大衣裹起来以至于仅仅让有些部位可见。我们也许推测,这里的去个性化会消除可能影响医生工作的担心和恐惧。但是许多患者和医生也抱怨说,这种没有感情的互动令人很不舒服。如今,许多医生在手术前要花一些时间了解他们的病人。可见,虽然去个性化有它不利的一面,但也有积极的一面。
影响
去个性化的消极表现现实情境中去个性化的消极影响。
1、去个性化状态可能导致无知心理的影响扩散
对于处于去个性化状态的个体,群体的行为极具导向性,由群体中极少数人的不道德行为引发整个群体的不道德行为的可能性就很大。如果此时群体中存在少数对某种道德无知的个体,就会将无知心理影响扩大到整个群体。由于处于去个性化状态的个体“唤醒水平”较高,容易对错误心理行为产生内部认同,以后即使脱离了原有群体,仍然会保持这种不道德行为。
2、去个性化状态使从众心理合理化
从众心理的产生往往是自信心不足,不能确定自己的思想行为的正确性,从而转向群体寻找依据,来支持或修正自己的思想行为。或者虽然能够肯定自己思想行为的正确性,但是在群体中因个人的行为不能扭转大局而屈从于群体。尤其当这种屈从能给个体带来某些利益时,从众心理更容易产生。
3、去个性化状态容易引发侥幸心理
去个性化状态存在很强的“匿名性”。个体感觉自己只是整体的一部分,以为“法不责众”,此时的个体就容易产生侥幸心理。网络情境由于其特殊的匿名性、缺乏监督和道德自律,也常常出现去个性化现象,其消极影响主要有三种:自我控制水平下降、羞辱感淡化、违规行为增加。
4、去个性化的积极影响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指出,“去个性化现象”更多的是与反规范的消极行为联系在一起。尽管在像包括爱与创造等种类较少的行为中也可能出现此种现象。 对于现实情境下的去个性化的积极影响几乎没有学者研究,因此以下就网络情境下的积极影响进行讨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5:49
目录
概述
提出概述
表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