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0月29日,皖西大队和中共舒桐潜工委的领导人在桐城县将铁乡的孙家湾举行会议,相互交流情况,研究共同坚持大别山敌后斗争的意义和工作方式,决定将中共舒桐潜工委改建为中共皖西工作委员会(简称皖西工委),直属华中分局领导,由桂林栖任书记,张伟群任副书记,钟大湖、沈博、朱正中为委员,舒桐潜工委领导的武装编入皖西大队,增补张伟群为副政治委员。
简介
抗日战争结束后,在重庆谈判中,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和平,在不损害人民根本利益的原则下,对国民党作了一定的让步,同意让出南方包括皖南、皖中在内的8个解放区。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同时决定华中局北移山东和山东分局合并,成立华中局。原来华中局领导的准南、淮北、苏南、苏北解放区合并,成立华中分局和苏皖边区政府,皖江区党委和新四军七师根据华中局10月2日的指示,10月上旬主动撤军北上。留下对大别山区情况熟悉的较强的党政军干部,带领3个主力连坚持原地斗争。
皖江区党委和新四军七师北撤时,留下的白湖中心县委书记桂林栖和七师沿江团二营教导员钟大湖,副营长朱正中及白湖团政治处副主任沈博,在无为县尚礼岗大徐家举行会议,决定将沿江团留下的三营七连、九连和白湖中心县委手枪队共300多人合编为皖西大队,钟大湖任大队长,桂林栖任政治委员,沈博任教导员,朱正中任副大队长;并决定部队转移到大别山区,充分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10月13日,蒋介石向国民党各部队发布了内战命令,桂系第七军一七一师和安徽省第十一挺进纵队向新四军撤离后的巢湖南北地区进行“清剿”,企图消灭这支武装,皖西大队遂向皖西大别山区转移,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沿途击溃了来自庐江桐城、舒城的尾追堵截之敌,在桐、潜交界的西岭同中共舒桐潜工委(时亦称大别山工委)正、副书记张伟群、杨震及其领导的190余人武装汇合。
10月29日,两支部队的领导人在桐城县将铁乡的孙家湾举行会议,相互交流情况,研究共同坚持大别山敌后斗争的意义和工作方式,决定将中共舒桐潜工委改建为中共皖西工作委员会(简称皖西工委),直属华中分局领导,由桂林栖任书记,张伟群任副书记,钟大湖、沈博、朱正中为委员,舒桐潜工委领导的武装编入皖西大队,增补张伟群为副政治委员。当时蒋介石正在加紧部署内战,皖西处于国民党桂系军阀统治之下,他仍以优势兵力不断地向人民武装进行“清剿”,战斗频繁。皖西工娄和晓西大队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以桐(城)、潜(山)、舒(城)交界的蒋铁、西岭、水贵一由区为活动中心,逐淅向潜山小岳西、舒城边界,潜山、桐城、舒城边界,岳西、潜山、太湖边界,舒城、岳西、霍山边界扩展。皖西工委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实质,教育干部、群众做好自卫战争的充分准备;整顿、恢复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建立基层政权i发展革命武装,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1946年3月的中共皖西工委一度与华中分局失去联系,部队分散活动,战斗频繁,供给困难,于是工委派手枪队指导员刘建民等抵鄂中新四军第五师,与李先念师长取得联系,汇报了坚持皖西斗争的情况,并请求给予支持。李先念给皖西工委和部队负责人写信,指出内战难以避免,广酋军仍是极其反动的,嘱咐要提高警惕,进行扩大统一战线工作,并望多方协助中原军区一批干部遒过皖西去华北、东北。皖西工委和皖西大队按照李先念意见,积极开展工作,从而打开了皖西局面,斗争形势有了较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