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法,中国传统医药之一,由
中国中医科学院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发展综述
中医诊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名医秦越人(扁鹊)擅长“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黄帝内经》根据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理论,对诸多诊法作了具体描述,并阐述其综合运用的原则,在方法上奠定了“四诊”基础。
西晋王叔和撰集《脉经》,承前启后,确立中医脉诊的方法。
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继承完善着中医的诊法,形成了大量有关诊法的典籍,如宋代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明代《敖氏伤寒金镜录》、清代的《望诊遵经》等,累积存世的诊法著作有近百种。
发展沿革
中医诊断疾病的理论与方法,早在《周礼·天官》中便有记载:“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 公元5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即可通过“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而“言病之所在”二“今天下言脉者,扁鹊也”,是扃鹊发明了诊脉。
西汉的淳于意,又叫“仓公”,他创立了“诊籍”,也就是病历。“诊籍”的内容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面有记载,共收集了二十五个病案。
东汉的伟大医家张仲景,建立了辨证论治理论,在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里面用六经来辨伤寒,以脏腑来辨杂病,是辨证论治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医圣”。他还创立了“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诊法。
西晋王叔和著《脉经》,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把脉分为三部九候。《难经》强调了独取寸口,而寸口又分为三部九候,里面讲到了二十四种脉象, 该书被后世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到朝鲜、日本、欧洲等地。
隋代巢元方等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第一部讨论病 源和病候的专著,全书共分67门,列出各种疾病的病候1739候,以内科疾病论述为多,其他各科病症也有详细记载,如外科仅金创病候就有27种,眼科病候有38种,妇科病候有140多种,内容丰富,诊断指标明确,同时对一- 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妇科病、儿科病等的诊断,更有不少精辟的论述。
宋金元时期,在诊断方面的突出论著,如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南宋.施发的《察病指南》是诊法的专著,并绘脉图33种,以图来示意脉象,颇有特色。南宋,崔紫虚的《崔氏脉诀》,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24脉,对后世颇有影响。元朝有敖氏者,著《点点金》及《金镜录》,论伤寒舌诊,分12图,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后经杜清碧增补为36图,即为所见的敖氏《伤寒金镜录》。
明清时期,对于诊断中的脉诊与舌诊发展尤为突出,同时对于诊病的原理、辨证的方法,更有进一步的阐发。明代张介宾著《景岳全书》,内容十分丰富,论述甚为精辟,尤其是其中的“脉神章”、“十问歌”、“二纲六变”之论等,对后世的影响甚大。李时珍,不仅是一个药物学的大家,著《本草纲目》,其所撰《濒湖脉学》,取诸家脉学之精华,详述27种脉的脉体、主病和同类脉的鉴别,言简意深,便于习诵,为后世所推崇。此外,明末李中梓的《诊家正眼》,周学霆的《三指禅》,徐灵胎的《洄溪脉学》,周学海的《重订诊家直诀》等,也都是专论脉诊的著作,使脉学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舌诊的研究,在清代有突出的成就。在舌诊著作中,多附有舌图,为其共同特点。如张登所辑《伤寒舌鉴》,载有120图,梁玉瑜辑成《舌鉴辨证》,载有149图。
清代的叶天士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创立了三焦辨证,对中医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陈泽霖的《舌诊研究》,曹炳章的《彩图辨舌指南》,赵金铎的《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朱文锋的《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常见症状中医鉴别诊疗学》等使中医诊断学的内容更为系统、完整、准确。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医院校在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中医诊断学》教材不断编写面世,使中医诊法得到系统、全面地整理,并逐步规范化。特别是随着声学、光学、电磁学、生物学以及电子技术等手段广泛地运用,使中医诊法在客观化、标准化上,取得了许多可喜的进展。
第一、舌诊的现代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舌诊的研究已从临床的肉眼观察进入到细胞、亚细胞水平,并且运用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微循环、组织学、组织化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微量元素分析等多种现代科学的实验手段对舌诊进行研究,使中医舌诊在客观化、规范化方面取得进展。
第二、望诊的现代研究
望诊是中医诊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测色仪、色差计、信息诊断仪、热像仪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望诊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为望诊提供了定量、定性依据;运用毕物伞息律原王单,已涌现出如耳诊、穴位诊、甲诊、掌诊、指诊、指纹诊、尺肤诊、第二掌骨侧诊等全息诊法,使望诊的范围在不断拓宽。
第三、闻诊的现代研究
近年来的医学研究中,利用声音的特性对其频率、振幅、持续时间进行分析,运用声谱仪、语声仪、喉声气流图仪、频谱分析仪等结合电子计算机对语声、咳嗽声、肠鸣声、呼吸声等进行了初步观察,为闻诊的客规化迈出可喜的一步。
第四、切诊的研究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试图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中医诊查方法的规范化、客观化、标准化研究,在切诊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脉诊和腹诊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非遗特征
诊法综述
中医诊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主要运用“四诊”的方法诊察疾病。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身体有关部位及其分泌和排泄物等以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包括望舌、望神、望色、望五官、望形态、望络脉等。其中望舌即舌诊,指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变化,以判定病情、推测预后,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自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壁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素问·脉要精微论》)
闻诊是医生通过听病人声音、嗅其气味以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听声音指通过声音了解病人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等声音变化;嗅气味则是凭嗅觉嗅病人口气、体气和排泄物等异常气味。
问诊是医生对病人或陪诊人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询问,是全面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
切诊是医生运用手的触觉,对病人寸口脉及体表特定的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体验,从而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切寸口脉和按诊两部分。寸口是人体脏腑气血交会之处,独取寸口的方法,在汉代成书的《八十一难经》中就已经形成。“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素问·脉要精微论》)
诊病原理
中医诊法原理是指中医实施诊病方法的思维方式。熟悉并掌握中医诊法原理,也即思维方式,对于正确运用中医诊病方法有指导作用。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因果关系,局部病变是全身病理反应在局部的体现。因而,全身的病理变化可反映于局部,局部可反映和体现于全身,任何内脏的病理变化都必然会通过种种迹象表现于体表,而通过审察种种表现于体表的症状和体征,就能测知其内在的疾病本质,这便是中医诊法的基本原理所在。
中医诊法的基本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司外揣内
“司外揣内”是《内经》首创的诊法原理。《内经》认为,人体是一个内外相应的统一体。五脏六腑在人身之内虽不可见,但其一切生理活动、病理变化,“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似形”,必然有其相应的现象反映于体表,因此认识了现象与本质间的辨证关系,作到“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那么临证对深藏于内的脏腑病证就会做到“若清水明镜之不失其形”(同上)一样的明晰清楚,这便是《内经》所提到的“司外揣内,司内揣外”的诊法原理。
(二)见微知著
“见微知著”是中医诊法的又一基本原理,是指医者通过患者细微的变化就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机体局部的变化,蕴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这一原理体现于中医诊法的诸多方面,如《灵枢·五色》篇中的五色明堂诊法即是其例,原文论述了五脏六腑、形体肢节的病理变化在面部的反应区域,然后根据面部的色泽之浮沉、清浊、泽天、散抟和上下等情况,可以辨别疾病的性质、部位、间甚、新久,推断疾病的发展、转归及预后等,进而根据色部的变化以调治疾病,这便是察面部色泽以测知全身病变的具体描述,也是“见微知著”原理的应用实例。再如独取寸口诊法,是通过诊两手寸口脉,以候全身五脏六腑的病证,而详审寸口之三部九候,以推断全身疾病的方法一直沿用。此外,耳廓的不同部位能反映全身各部病变;舌与内脏关系密切,故舌的变化可以反映脏腑气血盛衰及病证的寒热虚实;五脏六腑皆上注于目,故诊目可了解人体的神气盛衰,并以此可察全身脏腑器官的变化,等等。大量的实践证明,某些局部的改变,确实可以作为诊断全身疾病的依据。
(三)以常衡变
诊法特色
中医诊治是一门独具特色的学科,其特色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整体察病
“整体察病”就是要把疾病看成是患者整体失调的表现,既要细察机体的外在表现,以详审机体内在的异常变化,同时还应当把患者与外在自然环境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诊察,全面地了解病情。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脏腑与体表的形体官窍之间密切相关,当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协调平衡,能适应社会、自然环境的变化时,便是身心健康的表现。如果内外环境不能维护其一定范围内的和谐一致,便可发生疾病。因此人体一旦患了疾病,局部的病变就可以影响于全身,脏腑的病变可以造成气血、津液、阴阳、营卫的失常和精神情志活动的障碍,任何局部的病变,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整体而具有整体性的变化。
疾病的发生是机体自身整体失调的结果。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络沟涌和感应传导,将六腑、形体、官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并通过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的统一活动。各脏腑组织虽然有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之间又紧密联系,相互协同,互相制约,共同维持着机体生理状态下协调平衡的总“画面”,因此人体一旦发生疾病,就是整体失调的反映。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盛衰变化有关,而局部的病理变化又可对全身产生相应的影响,例如目赤肿痛多为肝火上炎所致,而肌肤疮疡又可引起全身性的热象。所以根据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就能判断其内脏病变,每一局部出现的病理变化实为整体失调的结果。中医诊断学就是从人之整体及人与外在环境(社会的、自然的)关系中,全面地认识疾病,从整体的、宏观的角度把握疾病的本质。
(二)诸诊合参
“诸诊合参”是指诊察疾病时要将诸法相互参合,全面、客观地了解病情,并把所收集的全部病情资料进行综合考察。
中医诊法种类虽多,但彼此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临床上应当注意综合运用,相互对照参考,才能获得全面的信息,对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诸法合参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四诊合参,即望、闻、问、切的配合运用。只有诸诊合参,全面获取病史资料,才能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疾病作出正确的判断。所以诸诊是从各种不同角度检查病情,所搜集的资料各有不同意义。在诸诊合参的基础上,还应注意兼参其他诊法。古代的医家往往把时辰、运气、体质等内容融会贯通于诸诊之中,说明任何疾病所表现的症状、体征,都不能孤立地对待,应该联系到四时气候、地方水土、生活习惯、性情好恶、年龄长幼、体质强弱、性别之男女等诸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考察。
实际上,临床诊病时常常难以将诸诊截然分开,比如对排出物的诊察,往往既要望其色、质、量,又要兼闻其气味,同时要问其排出时的感觉。另如在进行腹部按诊时,要望其腹之外形,腹壁之色泽,叩其腹而听其声,并通过切按而知其冷热、软硬,及对按压的反应等。这都说明临证时必须做到诸诊合参,全面诊察。
(三)辨证求本
“辨证求本”是指在对病证诊察分析时,必须寻求导致病证发生的本原,为进一步治疗用药提供依据。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机体在诸种致病因素作用下,脏腑经络、气血津液、营卫阴阳失去平衡的结果,然后又通过种种症状、体征表现于外。然而这些症状和体征,都是疾病过程中的外在表象,虽可反映本质,然却不等于本质,而且有些表象和内在本质还有相当的差距,这就要求医者要熟练地运用中医理论,对诸诊所搜集到的资料、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辨清其原因,探明其病位,识别其病情,判断其邪正关系及病变发展趋势,寻求其本质,才能指导治疗。例如同样是失眠症状,就有心’肾不交之失眠、心脾两虚之失眠、食滞胃脘之失眠、胆郁痰扰之失眠、心血虚之失眠、心阴虚之失眠等不同证型,只有结合诸诊资料,全面分析,辨证求本,才能探明引起失眠之本质所在,也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四)辨病辨证相结合
在中医学中“病”和“证”是密切相关的两个不同概念。辨证是在诊法的基础上,运用中医理论,经过逻辑思维,对临证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揭示疾病现阶段本质变化的诊断方法和认识过程。
辨证方法是医生识别证候、探求病因、分辨病位、区别病性、审察病机和病变趋势的具体手段。中医辨证是临床思维的重要形式。正确地运用各种辨证思维方法,既善于综合考察病人各方面的情况,又重视分析病人对各种致病因素的具体反应,强调病变阶段邪正斗争的结果。具有综合判断与具体分析、注重整体与灵活应变相统一之思辩特点。辨证时要正确处理临证资料。辨证能从全面、详细而又复杂纷繁的临证资料中,立足于疾病现阶段的变化状况,判断先后因果,分辨轻重缓急,分清矛盾主次,抓住主要症状,并据此揭示特定阶段的病理本质。例如失眠是一个症状,若与心悸、心烦、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少津、脉象细数并见时,则为心阴虚证;若与心悸、面色萎黄不华、唇舌甲色淡、脉象细弱并见时,则为心血虚证;若与心悸、面色萎黄、腹胀纳差、便溏乏力等症状共见时,则为心脾两虚证;若与惊悸、头晕目眩、舌苔黄腻、脉濡数并见时,则为胆郁痰扰证。辨证就是要立足于最突出的主要症状,然后由此及彼地将那些与主症相关的其他症状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辨别它们相互之间是否构成特定的证候。因而辨证具有从症辨证、突出联系、从现象探求本质的特点。
“病”与“证”的概念不同。疾病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出现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病理过程。疾病常表现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各阶段的相应证候。如伤寒病就有太阳证、阳明证、少阳证、太阴证、少阴证、厥阴证之分;温病有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的不同。I临证时辨证和辨病都很重要。辨病有利于从疾病的全过程上把握疾病的本质,辨证则有利于随时掌握疾病特定阶段的病位、病理及邪正盛衰。临证时可以先辨病而后辨证,也可先行辨证而后辨病。这是因为经过辨病确定了病名,便可根据该病的一般规律提示常见的证型,在辨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也可先辨证而后进行辨病,当疾病的本质反映不够充分时,则辨证不仅有利于当前的治疗,而且可以通过对证的认识,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揭示,从而确定其病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既重视了疾病的一般矛盾,又能抓住疾病特定阶段的特殊矛盾,所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是中医诊法的又一显著特征。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中医诊法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诊断疾病的方法,其潜在的科技与人文文化内涵,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传承人物
邓铁涛,男,1916年10月出生。2007年6月,邓铁涛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中医科学院申报。项目名称:中医诊法。
周仲瑛,男,1928年8月出生。2007年6月,周仲瑛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中医科学院申报。项目名称:中医诊法。
葛凤麟,男,1955年6月24出生。2012年12月,葛凤麟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北京市海淀区申报。项目名称:中医诊法(葛氏捏筋拍打疗法)。
王兴治,男,1953年6月出生。2012年12月,王兴治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北京市西城区申报。项目名称:中医诊法(王氏脊椎疗法)。
王培章,男,1932年11月出生。2012年12月,王培章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申报。项目名称:中医诊法(道虎壁王氏妇科)。
朱鼎成,男,1951年2月出生。2012年12月,朱鼎成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上海市申报。项目名称:中医诊法(朱氏推拿疗法)。
李济仁,男,1931年1月出生。2012年12月,李济仁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黄山市申报。项目名称:中医诊法(张一帖内科疗法)。
张舜华,女,1932年1月。2012年12月,张舜华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黄山市申报。项目名称:中医诊法(张一帖内科疗法)。
保护措施
王氏脊椎疗法第十三代传承人王兴致在北京开设国葆堂为广大病患诊治,传承并推广中医诊法。
截至2015年,王氏妇科第二十七、第二十八、第二十九代传人有数十人在山西平遥、榆次、介休、交城、太谷、太原、广西南宁、天津、上海、北京等地从医并坐诊妇科。
2007年6月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承办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题展——中国传统医药保护开幕式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展开。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评估合格。
主要流派
葛氏捏筋拍打疗法
葛氏捏筋拍打疗法,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海淀区。
葛氏捏筋拍打疗法是治疗疾病的外科疗法,主要流传于北京,用于治疗颈、腰椎病、关节疼痛等骨科疾病。此法源于清末,由闯关东到辽宁锦州的山东蓬莱人葛献宝创,已传承五代。20世纪50年代,第三代传人葛长海移民北京后,葛氏捏筋拍打治疗技艺随之传至北京。
葛氏捏筋拍打疗法依据中国古代传统的绥筋学说理论而创,将“导引按跷”手法与武术的“点穴法”相结合,其治疗手法有打皮不打肉的虚打法、打肉不打皮的实打法两种。即用手指捏揉和着拍子拍打人体的七十二对脉位,促使气血畅通、调理脏腑,达到强筋健骨、诟和气血、防病治病的目的。
王氏脊椎疗法
王氏脊椎疗法,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西城区。
王氏脊椎疗法主要用于治疗脊椎病、脑疾病,主要流传于北京。王氏脊椎疗法起源于清代顺治年间(1644—1661),由民间中医王汝清所创。早期主要用于治疗军队伤员的毒箭枪伤,因其疗效可靠、治愈率高,被留为宫廷御用。清末散落民间,截止2015年已传至第十三代。王氏脊椎疗法的治疗原理为循经取穴、药物渗透和推拿按摩,通过穴位弹刺达到“药入邪出”的目的。治疗时,用竹罐作为给药工具,在利用竹子清热解毒、散风祛湿功效的基础上,通过高温、高压将药液注入竹罐。拔罐时产生负压,将药液渗入人体,达到治疗的目的。
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
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平遥县。
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是流传于山西省平遥县道虎壁村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如今已传承二十九代,有八百余年历史。王氏中医主要治疗妇女月经不调、久婚不育、崩漏带下、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腰困、出血淋漓不断等妇科疑难杂症。道虎壁王氏中医注重药材选用,加工炮制精细,丸、散、丹、膏采用日晒,露炼上糖、酒制、醋泡、盐泡、蒸、晒、蜜制等制作技艺,全凭经验掌握。道虎壁王氏中医实践经验丰富、治疗效果显著。家族有医著《傅山女科家传应用》流传。
朱氏推拿疗法
朱氏推拿疗法,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
朱氏推拿疗法是近代中医推拿的流派之一,由上海市嘉定黄墙中医世家朱春霆创立,其理论依据医著《黄帝内经》和达摩所创的一指禅推拿,手法有推、拿、按、摩等十余种,主要诊治脾胃病、小儿麻痹症、头痛、月经不调、小儿发育不良、颈椎病、骨关节炎等。朱氏推拿疗法特色是以指代针、内病外治,其万法归一、经络诊治、柔和舒适的理念和疗法在诊治内外疾病方面独树一帜。
由于“一指禅”推拿不仅需要天分,更需坚强毅力,常人往往难以胜任。除“朱氏一指禅推拿”代表性传承人、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推拿科主任——朱鼎成在继续行医问诊外,其技艺的传承后继无人。
张一帖内科疗法
张一帖内科疗法,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黄山市。
张一帖内科疗法是流传于安徽省黄山市的中医内科诊治疗法,擅长诊治内科疑难杂症和急性热病。黄山,古称新安,新安医学是中国中医药发展史上影响较大的地域性医学流派,世传医家众多。明朝嘉靖年间,安徽歙县定潭的新安世医家族的中医张守仁因医技精湛,常常以一帖药剂治愈危急重症,故被称为“张一帖”。
张一帖内科疗法流传截至2015年已有十五代、四百五十余年历史。其治疗特点是妙方独具,用药猛、择药专、剂量重。至第十三代传人张根桂(1908—1957),不仅擅长治疗急性热病等危急重症,还创新发展了祖传药方的配伍、制法,截至2015年皖南民间仍流传“定潭向有车头寺,半夜敲门一帖传”。
社会影响
传承影响
第四代葛氏捏筋拍打疗法传承人
葛凤麟瑚为北京世纪坛医院骨伤科主任,从事中医正骨治疗三十余年,不仅在北京为广大病患服务,其治疗方法还传承到了新加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中医诊法”项目传承人邓铁涛将岭南邓氏内科学术流派发扬光大,五脏相关学说、气血痰瘀相关论等中医学术论著,融古通今,影响深远;开创名师带徒模式,与院校教育结合使学派形成名医群体,受益百姓更跨流域,遍中华。
荣誉表彰
2014年6月6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第三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和“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贡献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医诊法葛氏捏筋拍打疗法传承人葛凤麟获得“薪传奖”。
出版书籍
《中国医学诊法大全》
麻仲学主编,78万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7月出版。
该书的编写特点有三:一是将上至秦汉,下至清今的有关中医诊法资料纵横收集,精心整理,除一般诊法所包含的内容外,还将运气、体质、气质、气功、八卦、相息诊法、特异功能等学说中涉及的诊法收编人书,并阐述了经络诊法、释梦诊法、时辰诊法、信息诊法、五音诊法等。中医各科诊法皆在其中,充分体现了“大全”特色。二是打破了传统的按四诊、八纲、辨证三段式的诊断学分类法,采取人体部位分类诊断法,以部位统四诊,以诊法辖病证。三是将中国少数民族医学诊法收编入书,充分反映了中国医学诊法之全貌。
《中医诊法图谱》
顾亦棣,等主编,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8年3月出版。
该图谱是根据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医诊断学》有关望诊内容编撰而成。包括全身望诊和局部望诊在神、色、形、态方面的典型病例照片200余幅。《图谱》取材于临床,真实反映了各种疾病的病理特征。在内容选择和编排上,充分体现了中医望诊的传统特点j图谱清晰,形象逼真,是直观体验和教学的一本有价值的参考之作。
《中医舌诊》
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编,约7万字,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年1月出版。
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为舌诊发展概况;第二章为舌的构造及其与脏腑的联系;第三章为舌诊的临床意义;第四章为舌苔的诊察方法;第五章为舌质的诊察。
《舌诊研究》
陈泽霖,等编著,约25万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12出版。
该书作者运用现代医学知识,阐述各种舌象的形成机制,并通过不少病例,对每一病理舌象加以分析。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概述,叙述舌诊的发展概况、临床意义、舌苔的诊察方法及舌下望诊法;第二章介绍舌诊的研究方法,概述了国内外有关舌诊的研究方法和资料;第三章为正常舌象,介绍了正常舌象的形态和变异,以及舌的解剖、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第四章为病理舌象,分淡白舌、红绛舌、青紫舌、白苔、黄苔、黑苔等,并讨论了该舌象出现的有关因子。书中并附有插图及彩色照片图100余幅。
《中国舌诊大全》
李乃民主编,约345万字,学苑出版社,1994年2月出版。
该书集古今中外文献之大成,内容博而全,是对中医舌诊的一次历史性总结,是一本划时代的巨著。
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共收集整理古医籍400余部和新中国成立前各种杂志报刊发表的有关舌诊论文30余篇,展示了中国民国以前的舌诊临床与研究经验;中篇为新中国成立后至1991年中国学者所撰写出版的舌诊专著或含舌诊内容的医学著作230余部;下篇收集整理了新中国成立以后至1991年国内各种杂志发表的论文近900篇。另有附录两章,第一章为国外舌诊专著;第二章为国外舌诊论文及有关舌诊舌病内容的部分外文目录。本书最后为舌诊彩色图300余幅。
《脉诊》
刘冠军编著,约14万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4月出版。
该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脉诊总论;下篇为各论,分别论述了浮沉、迟数、虚实、大小、长短、滑涩、促结代脉以及缓脉、洪脉、微脉、紧脉、濡脉、弱脉、革脉、牢脉、动脉、伏脉、散脉、芤脉各自的[定义]、[脉象]、[鉴别]、[主病]、[脉机]、[应用举例],并附有各脉的歌诀。
《濒湖脉学》新释
王汝琨,等注释,约15万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9月出版。
该书以195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濒湖脉学》为蓝本,对其原文、原注作了新的注释和语译。具体内容包括词解:对疑难字、词进行解释及考证;语译:用语体文对原文进行了忠实原意的释译;浅解:以中医理论,对每节原文进行全面的解释,以加深对原文的理解;按语:对各脉体象、主病、产生机理及相类脉鉴别作了概括性的小结;进展:从近代生理、病理角度解释各脉形成的机制,列举所主疾病,并附有绘制之模示图。
《中医脉诊学》
赵恩俭主编,约86万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
全书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言;第二章为古代脉法,详细地阐述了《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以及扁鹊、仓公的脉法特点;第三章为后世脉法,十分详细地阐述了《脉经》的诊脉方法,其27种单一脉和常见相兼脉的脉象特征及主病规律,脉象的变动与主病(证)的机理,脉象图解,客观因素对脉象的影响以及十怪脉、趺阳脉、反关脉、斜飞脉等特殊脉的脉象特征及主病等;第四章为脉诊的现代研究,内容包括脉学的现代研究,解剖与生理,脉象反应的信息,脉象的客观化研究方法及其实践等。书末附有关于脉诊历史资料选录。
《中医脉诊研究》
费兆馥主编,约70万字,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
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内容为脉象的形成和发展,脉诊的意义,脉象形成的机理,脉诊的方法,脉象的表述,常见脉象,脉象的客观检测,脉图,生物力学在脉图分析中的应用,脉象的动物实验研究,脉图的机理研究,脉图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电子计算机在脉诊研究中的运用,共计13章。下篇内容包括常用脉象仪及脉图,脉图的分析判别,脉图的基础研究,常见病脉图的临床观察,共计4章。
《中医脉象今释》
傅骢远,等著,约27万字,华夏出版社,1993年10月出版。
该书以大量第一手科研资料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中医脉象的形成机理及其客观表达。全书共分十五章,主要内容包括脉诊及其客观化的意义与研究进展,脉图检测方法及各种脉象的压力脉图特征,正常人的脉象和脉图及其影响因素,脉象形成机理,脉与辨证关系研究,脉象属性探讨及其方法学研究,脉诊位、数、形、势变化的心血管生理学探讨及其结论和提示,脉诊研究展望等。推理严谨,资料可靠,实用性强。四、中医辨证专著
《辨证论治研究七讲》
方药中编著,约14万字,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8月出版。
第一讲为谈中医学的整体观;第二讲重点谈了作者对藏象的认识和理解,对某些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讨论;第三为“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第四讲为从《内经》病机十九条的基本精神谈辨证论治的具体步骤和方法;第五讲为辨证论治七步的设想。,这七步是:①脏腑经络定位。②阴阳气血表里虚实风火湿燥寒毒定性。③定位与定性合参。④必先五胜。⑤各司其属。⑥治病求本。⑦发于机先。第六讲为辨证论治七步临床运用经验举例;第七讲为对中西医结合病历的要求和书写格式的初步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