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公论》 ,1937年7月21日在上海创刊。大型学术性月刊。
钱亦石主编。编委有
王志莘、杜佐周、张志让、张仲实、郑振铎、钱介石等。1937年8月20日出版第2期后,曾和《世界知识》、《国民》周刊、《妇女生活》出版《战时联合旬刊》4期。
办刊历史
1937年7月20日创刊于上海。
王志华、杜佐周、张志让、张仲实、郑振铎和钱亦石为编辑,陈霖任发行人,中华公论社发行,社址位于上海福州路复兴里四号。
该刊停刊时间和原因不详,馆藏最晚一期为1937年8月出版的第二期。
办刊成果
在代发刊词《我们的认识和态度》一文中,该刊的编者声明:“我们的热望,是把这块文化的园地,做成一面反映现实的镜子,让大家——为独立自由而奋斗的中国人——从这面镜子中,认识世界的真相,认识中国的前途。”这样才能实现“团结御侮,争取中华民族解放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胜利”之目的。《中华公论》关注现实问题,立足于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评论,以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建议。该刊既关注政治问题,也关注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例如《请政府速定外交政策》即是对中国的外交问题提出的建议,属于政治领域。而《国防经济的几个基本问题》和《民族危难中的教育政策问题》则分属经济和文化领域。该刊设有短评、变动中的世界和社会杂感等栏目。“短评”栏目刊载的文章篇幅较短,重点在于当时的重要事件和现象。“变动中的世界”所关注的是世界,用于向国人介绍当时世界的情况。“社会杂感”栏目则主要刊载讨论社会问题的文章。该刊还会为某些特定的主题设置专栏,如“宪法与国民大会”就是专门讨论宪法和国民大会问题的。
《中华公论》为一份创刊于全面抗战爆发之际的综合类刊物,以讨论当时中国各方面的现实问题和中国的前途为主要内容,其中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情况和处境,同时也反映了相关同人对于国家命运等问题的思考和建议,故而对于研究这些方面,该刊均有一定的作用。
文化传统
《我们的认识和态度》(代发刊词)(本社同人)
世界正处在十字路上,一条路是和平,一条路是战争。
中国是世界的一环,世界往何处去,中国也往何处去。反过来看,中国又是决定世界和平与战争的关键,中国往何处去,世界也往何处去,
我们不幸而为“世界的中国人”,眼见中国在帝国主义侵略的过程中,降为半殖民,近五年来,更有从半殖民地走向完全殖民地的趋势。遇到这样空前未有的民族危机,我们不仅痛心,并且有抑制不住的战栗。
我们又幸而为“世界的中国人”,眼见全世界的被压迫者觉醒了,中国受时代的“启事”也觉醒了,从前中国是一匹驯伏的羔羊,现在中国要做怒吼的狮子。
面前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正在转变中,正在统一中,正在前进中。我们渴望着中国在对内维护和平对外抵抗侵略的基本国策上,从半殖民地的火坑跳出来,向独立自由之路昂首迈进!
中国开始觉醒了,中国快要怒吼了,目前已逼近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这些文化界的工作者,应该怎样迎接这个时代呢?
我们把目前文化运动的成绩,作一次总检阅,证明近来“大众化”的收获是不错的。但这只是文化运动的一方面。我们认为在“大众化”以外,应该提高理论水准,加深“学术化”。假使说“大众化”是文化运动的扩大,那么,“学术化”就是文化运动的深入了。扩大与深入是不可偏废的。因此,我们特集合许多一向从事于文化工作的朋友,开辟这块文化的园地,做点“学术化”的工作。
我们不赞成“读死书”,所以不肯以背对着二十世纪以面向着十八世纪,把文化运动引到“复古”的坟墓里去。我们主张加深“学术化”,是用“学术之光”,照彻现实,分析现实,认识现实。一方面,我们固然不愿“浅尝辄止”或以“一得自矜”;另一方面,我们也不愿堕入“烦琐哲学”的迷宫,专门讨论那些“一个针尖上容得下几许天使跳舞”的问题。我们的主要目标,是要求理论与现实结合,尽可能的做到“理论问题现实化”,“现实问题理论化”。
我们相信学术有它的“时代性”,但决没有“地域性”。我们生在二十世纪,生在学术落后的中国,应该坚持“求知识于世界”的信念,大开门户,向世界学术的雰围气中,行深呼吸。学术是不分国界的,我们只知道尊重事实,只知道服从真理。
同时,我们也没有一刻忘记在苦难中的中国的需要。我们要在民族危机中,尽我们所能的贡献我们的一切。在消极方面,我们要批判一切误谬的以及汉奸的理论,在积极方面,我们要本事实的教训和真理的指导,讨论中国当前的诸问题,阐明有利于全民族的基本国策,使中国在最短时期内,跳出半殖民地的火坑,走上独立自由之路。
现在,我们把这块文化的园地——《中国公论》——提供于全国文化人之前,要求大家在共同的认识上,把学术界各种重大问题,特别是与现实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诸问题,作理论的探讨。
我们没有宗派的成见,也没有“说教”的野心,观察各种问题,都抱着客观的研究的态度。西施来还她个西施,无盐来还她个无盐,歪曲事实的幻术,我们是不会变的。我们的热望,是把这块文化的园地,做成一面反映现实的镜子,让大家——为独立自由而奋斗的中国人——从这面镜子中,认识世界的真相,认识中国的前途。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够根据共同的认识,把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努力配合起来;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够团结御侮,争取中华民族解放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