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史
2005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图书
《中华文化史》是2005年12月1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的图书,作者冯天瑜、何晓明。
内容简介
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若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年。
本书是曾获中国书奖一等奖和首届国家图书提名奖的《中华文化》的最新修订。由文化史名家冯天瑜先生主笔,何晓明和周积明两文化史新锐合力,以宏大的构思、新颖的理论、丰富的内容和严谨而优美的文笔,全景展现了中华文化生成机制和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重理论而又多有丰富史料的佐证;有描述而又不乏精辟议论的概括。
本书既可作为文化史研究者的重要参考,又可为普通读者领略中华文化精髓提供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指引。
作者简介
冯天瑜,1942年3月生,湖北红安人,历史文化学家。曾在武汉师范学院历史系、湖北大学思想文化史研究所任教,1994年任武汉大学教授。1986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曾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以及985“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转型”创新基地负责人,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史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及武汉市地方志副总纂。2023年1月12日逝世。长期从事思想文化史研究,探讨中国文化史框架构筑和明清文化史,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百篇,著有《明清文化史散论》、《中国文化史断想》、《中华文化史》(合著)、《中华元典精神》诸书。提出并论证“文化生态”说、“文化元典”说。近十余年来,着重研究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发掘中国文化近代转换的自身资源和内在动力,注重探讨中西文化互动在中国文化近代转型中的关键作用,并注目于从概念的古今转换、中外对接考察文化近代转型,代表作为《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合著)、《晚清经世实学》(合著)、《张之洞评传》、《新语探源》、《“封建”考论》等。论著曾获中国图书奖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多种成果译为英文、日文、西班牙文、韩文出版或发表。多年来为建立和发展武汉大学中国文化史学科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品目录
题记
导论
一、文化史的研究对象
二、文化:一个向广延和深刻拓展的概念
三、文化结构
五、文化史在历史学科学中地位确立和发展
上编 中华文化生态
第一章 “文化生态”界说
一、地球——人类创造文化的载体
二、人对环境的能动作与与环境对人的制约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学与生态不结合的产物
四、自然场与社会场·文化生态三层次
五、中华民族在古代近代和近代面对的两组文化生态类型
六、中华文化生态概述
第二章 中华文化的地理背景
第一节 地理环境:文化创造的自然基础
一、在地理与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两种极端之论
二、“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失误
三、历史的及文化的研究必须重视对地理环境的考察
四、物质生产构成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文化发 展的中介
五、地理环境为文化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而人文因素是转变为现实性的选择动力
第三节 中华文化多样化发展和文化中心转移的地理前提
一、中华文化拥有一个较之其他古文化更为辽阔的发展基础
二、气候类型完备,地形、地貌、流域繁复
三、复杂的地理形势是中华文化多样化发展的空间条件
四、辽阔的疆域为中华文化中心转移提供纵深腹地
第三节 中华文化圈的周边环境
一、东亚陆海关系
二、东方海洋现比较
三、中国古代海洋事业的成就与局限
四、明清“海禁”及其在近代的突破
五、东亚内陆方向的地理障壁
第四节 东亚地理环境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一、文化传播的功能
二、东亚大陆的地理独立性与中华文化发生期的独自完成及其双重意义
三、中国人突破隔绝状态的努力
第三章 中华文化植根的经济土壤
第四章 中华文化依托的社会结构
余论
下编 中化文化历程
第一章 上古:中华文化的多元发生
第二章 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第三章 春秋战国:“轴心时代”
第四章 秦汉:统一的帝国与一统的文化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第六章 隋唐:隆盛时代
第七章 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的勃兴
第八章 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
第九章 明:沉暮与开新
第十章 清:烂熟与式微
第十一章 近代:蜕变与新生(上)
第十二章 近代:蜕变与新生(下)
结语
作品影响
本书曾获荣誉:第五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1991年),第一届中国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94年),第一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5年),第一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5年)。
参考资料
第一届国家图书奖获奖书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冯天瑜.武汉大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6 21:04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