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邹氏族谱》的编修从1992年
湖北黄冈邹氏18人发出致族人合修族谱倡议书开始,至今已历时18年,修谱工作得到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及国外广大邹姓族人的参与与支持。
族谱是宗族、家族血缘、姓氏代代相传的记录,它记述宗族、家族的起源、繁衍、迁徙、分布以及各个支系的发展状况,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历史正是建立在正史、方志和族谱这三大支柱之上的宏伟大厦。《中华邹氏族谱》第一部分《邹氏渊源》,论证了“邹姓皆源于轩辕黄帝”,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尊崇炎帝黄帝为共同始祖提供了佐证,对于弘扬炎黄文化,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邹氏自开族立姓以来,一直在百家姓中处于显著地位。北宋<百家姓>排名第35位。清康熙《御制百家姓》,邹氏排名第19位。即使在今天,在前一百个姓氏中,邹姓仍居第67位。新修的《中华邹氏族谱》从先秦时代邹姓开宗立姓记起,记载了历代邹氏家族的播迁与流衍,是一部统帅遍及全国乃至侨居国外所有邹氏宗族的统宗世谱。
1992年,原国棉六厂医院院长邹木生返乡祭祖,遇到村中编修邹氏支谱,遂对修谱产生了兴趣。回到武汉后,邹木生联络了湖北、江西等地的18位宗亲,决定修一部覆盖全国邹氏、上至轩辕下达明清的通谱。
要厘清邹氏源流就必须找到老谱,然而民间有“谱不示人”的传统,为了得到持谱人的信任,邹木生经常守在田间地头帮村民干农活,一干就是一整天。这样的辛劳不是无谓的,一次调查中,邹木生在大山深处的一户农民家中见到了一卷被油纸层层包裹的族谱。在翻阅中惊喜地发现,这卷老谱中详细记载了西汉文学家
邹阳“有三子”的情况,而以往的族谱中都没有关于邹阳大儿子的记录。
整个族谱搜罗宏富,审核精细;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世系分明,源流清晰;以可知为断,以史为凭。整个谱系,斑斑可考,代代可数,昭穆字辈,一目了然,具有很高的概括性、可信度和可读性。尤其在谋篇布局方面,彻底摆脱了旧的修谱框架的束缚,为探索新的修谱体例,迈出可喜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