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普天乐
元代张养浩曲作
《中吕·普天乐》是元朝诗人张养浩创作的一首曲。 这首曲风格清新明快,语调婉转自然,虽然篇幅短小,通篇仅有48字,但却极能反应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典故运用灵活无痕迹,细节描写恰到好处,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作者摆脱官场污浊后的轻快心情。
作品原文
折腰惭①,迎尘拜②。槐根梦③觉,苦尽甘来。花也喜欢,山也相爱④,万古东篱⑤天留在,做高人轮到吾侪。山妻稚子,团栾⑥笑语,其乐无涯。
看了些荣枯,经了些成败。子猷兴尽⑦,元亮归来⑧。把翠竹栽,黄茅盖⑨,你便占尽白云无人怪⑩。早子收心波竹杖芒鞋,游山玩水,吟风弄月,其乐无涯。
注释译文
①折腰惭:陶渊明彭泽令,郡遣督邮至省,“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见萧统《陶渊明传》。这里是作者以陶渊明自比。
②迎尘拜:晋潘岳谄附贾谧,每候其出,辄望尘而拜。见《晋羽·潘岳传》。又高适在开元二十三年,因宋州剌史张九皋的推荐,担任封丘县尉。他在《封丘作》一诗中描写自己任职期中内心的痛苦与矛盾说:“迎拜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哀。”“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此兼用其事。
③槐根梦:即南柯梦。认为官场得意,不过是“槐根梦觉“而已。
④山也相爱:辛弃疾《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这里是化用他的语意。
⑤东篱:这里代借隐逸处所。
⑥团栾:同“团栾 ”,团圆,团聚。
⑦子猷兴尽:子猷,即王徽之。《晋书·王徽之传》:“尝居山阴,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四望皓然……忽忉戴逵,逵时在剡,便夜乘小舟诣之,经宿方至,造时装店 不前而返。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逵)耶?”见《世说新语·任诞》。
⑧元亮归来:元亮,即陶渊明。他只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便以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赋《归去来辞》。
⑨黄茅盖:用黄茅盖一座简单的草堂。
⑩“你便”句:唐皎然《诗式》曾批评“大历十才子”的诗歌,“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以为己有”。这里用了这个典,但又不露痕迹。
创作背景
据后人推测,这首小令大约作于张养浩辞官回乡后不久。当时,在官场沉浮30余年的作者,认清了上层统治阶级的黑暗腐败,对其彻底失望,于是在英宗至治二年借为父养老之名 辞官回乡,过上了归隐闲居的生活。
作品鉴赏
这首《普天乐》,风格清新明快,语调婉转自然,虽然篇幅短小,通篇仅有48字,但却极能反应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典故运用灵活无痕迹,细节描写恰到好处,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作者摆脱官场污浊后的轻快心情。
首句通过两个典故说明自己辞官归隐的原因。“折腰惭”出自《晋书·陶潜传》。据记载,陶渊明担任彭泽令时,郡中排遣督邮到彭泽巡查,属吏请求其正衣 冠、束冠带迎接督邮,陶潜感慨不已,以为自己终究“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 旋即解印还乡,从此不问官场事。 “迎尘拜”这一典故则出自《晋书·潘岳传》。潘岳为人谄媚,依附于贾谧,每次贾谧外出,潘岳皆望尘而拜,极尽卑躬屈膝之丑态。这两则典故,前者表彰陶渊明不为功名富贵屈节的高风,后者则表明自己对官场等级制度的痛恨,将自己为官的痛苦心理活动生动地展示出来,同时表明自己辞官的原因。
第二句中“槐根梦”的典故则来自唐代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作者将自己为官30年的经历比作倚着槐树做了一个梦。既然是梦,总有一天要醒来。 幸好自己及早从虚幻的梦中醒悟,过上了“苦尽甘来”的生活。视无数人趋之若鹜的官场生活为苦,反倒对平平淡淡的居家生活甘之如饴,可见作者独具一格、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也为下文归家后惬意的生活奠定了基础,转合无痕、过渡自然。
“花也喜欢,山也相爱”,运用了移情人景的写法,赋予了原本没有生命的花、山以人的情感,原本是作者悦意于自然的花草林木、山山水水,却写花草树木钟情于终El泛游其中的 作者,匠心独运,与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 略相似”中所体现出来的意境颇相类似。
下旬中的“东篱”用来代指隐逸者的居所,出自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作者沉浸在隐居生活的欢乐之中,认为唯有隐居才能保持内心的本真自然,使自己的道德节操逐渐升华。“做高人轮到吾侪”一句,直率活泼,气势高昂,隐约可见作者的得意之状,心情欢快不言而喻。
曲终处,作者选取了隐居生活中最为打动人心的一个场面来描写,“山妻稚子,团栾笑语”,妻儿家人欢聚一堂,谈天说地,笑语不断。这一幕“其乐无涯”的场景与前文描写的龌龊官场形成了鲜明对比。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山东济南人。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历任县尹、监察御史、礼部尚书。以直言敢谏著称。弃官归隐后,因关中大旱,复出治旱救灾,劳瘁而死。散曲集有《云庄休居小乐府》,多写寄情林泉之乐。间亦有关怀民瘼之作。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21:31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